首页 -> 2007年第9期

用问题教学法探读《阿Q正传》

作者:冯为忠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公布和新课程实验的推进和深入,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形式被逐渐摒弃,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冲破旧的语文教学模式并非易事,从语文教学的实际操作层面来看,运用“问题教学法”无疑是一个较好的突破口。问题教学法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探究来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问题教学法就是由教师有意设疑或由学生主动质疑,在讨论、交流、合作等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真知。
  下面就是笔者运用“问题教学法”与学生一起探读《阿Q正传》第七章《革命》的教学实录。
  
  (一)导入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用在鲁迅先生身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先生一生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从未停止过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从未停止过对国民精神状态的关注。谈到鲁迅的小说,我们眼前自然的会浮现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穿着长衫而又站着喝酒的孔乙己;麻木、迟钝的老年闰土;被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所吞噬而在祝福声中悲惨死去的祥林嫂;把烈士的鲜血当作治病良药的贫苦群众华老栓。他们都是不幸的人。毫无疑问,阿Q也是个不幸的人。鲁迅先生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那么,当辛亥革命波及到未庄以后,阿Q的不幸遭遇有没有变化呢?在他身上有哪些病苦呢?今天我们来共同讨论第七章《革命》。
  
  (二)探究课文
  思考1:绍兴城发生革命的消息如何传到未庄的?
  (明确:大乌蓬船。)
  思考2:大乌蓬船的船主是谁?
  (明确:举人老爷。)
  思考3:举人老爷的乌蓬船来未庄干什么?什么时间来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寄存箱子,跟赵家排了个“转折亲”。夜里偷偷来的。说明他害怕革命,形象地揭示出封建势力诚惶诚恐的虚弱本质。)
  思考4: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识,现在却排了个“转折亲”,反映了什么问题?
  (明确:对革命的恐惧心理,使他们相互勾结起来。)
  思考5:未庄人是如何认识革命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未庄人把革命说成是“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反映了群众对辛亥革命的认识非常模糊,以为是为明王朝复仇,也反映了辛亥革命未把革命道理传播到广大农村,严重脱离群众的事实。)
  思考6:据此来理解小说开头详细介绍日期的作用。
  (明确:1911年11月4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0号)已25天,当时离未庄最近的绍兴也宣布光复,但未庄依然是静悄悄的,用宣统年历更衬托出这里的死气沉沉,闭塞落后。把生活小事和政治大事相提并论,显得滑稽可笑,可见未庄的普通百姓并不关心绍兴光复。)
  过渡语:消息传来,在未庄如死水中丢进了一颗石子,也引起了一点波澜。未庄人“大不安”了,人心动摇,谣言旺盛。
  思考7:消息传来,哪些人变化最大?
  (明确:阿Q和赵太爷们变化最大。)
  思考8:阿Q对革命如何认识?
  (明确:深恶而痛绝——神往——投降)
  思考9:阿Q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
  (明确:深恶而痛绝之:因为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任何社会的统治思想都是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思想”(马克思语);辛亥革命的倡导者没有唤醒农民,使他们对革命产生模糊认识,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
  神往、投降:但是当革命风暴来到未庄,看到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会害怕,生平第一次看到使他受尽欺压和侮辱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神色,感到从未有过的痛快,他本能的感到革命对他有利,于是对革命神往投降。
  可见阿Q神往投降革命,只是处于改变现实地位的潜意识的需要,对革命的认识肤浅而狭隘。
  教者讲析:阿Q决定投降革命之后,得意忘形,“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的人都是他的俘虏”,对不革命的人不屑一顾,放开喉咙,神经质似的大叫“造反了,造反了”。看到未庄人惊惧的可怜的目光,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下了雪水”。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他昂着头唱戏,喊出了“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的“革命”口号。这些心理、行动和语言描写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个性特征。(学生自由朗读、品味。)
  思考10:阿Q向往革命的目的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明确:(1)杀仇人(2)抢东西(3)找女人)
  思考11:如何正确看待阿Q的这些革命目的?
  (明确:(1)杀仇人:一切与他不对的人都是革命对象,不但赵太爷该杀,而且连小D也是第一个该死的,因为第五章中讲到小D“谋了他的饭碗”,抢了他的帮工生活。“王胡也不要了”,仅仅因为王胡抓的虱子比他大。可见,这里表现了他对地主阶级的仇恨,但敌我不分。(2)抢东西:要什么就是什么,再多拿一点东西。反映了他改变长期屈辱地位的愿望,反映了处于贫困地位的农民的许多合理的要求,但对革命的理解是模糊可笑的。(3)找女人:要谁就是谁,而且要漂亮的。这是传宗接代的需要,万不可像小尼姑骂的那样“绝子绝孙”。)
  教者小结:这一切,都是在他“喝了两碗空肚酒”,醉醺醺、飘飘然中“迸跳”出来的想法,我们不妨称之为“阿Q的革命狂想曲”。他的革命观,既有合理的一面,反映了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的一些要求,但是由于他对革命一无所知,由于他所受到的封建思想毒害极其深重,所以他的革命要求中,夹杂着许多落后的意识和营私利己的思想,甚至达到了敌我不分的地步。
  思考12:与此相反,赵太爷他们对革命非常害怕,恐慌不安。有哪些表现?
  (明确:赵太爷:把阿Q改称“老”Q,说明过去对阿Q的蔑视,如今要革命了,不得不对他表示敬重起来。“怯怯的”“低声的”反映他恐惧不安。“现在发财吗”想探听阿Q革命是否会革到他头上,惊恐又狡猾。赵白眼:赵太爷的穷本家,欺压比他更穷的人,但现在见风使舵地跟阿Q套近乎,要做阿Q的穷朋友,同时也为他的主子探听革命风声。“惴惴的”“藏”)
  思考13:就在阿Q耽于幻想的时候,就在阿Q还在睡梦中的时候,赵秀才和假洋鬼子抢先一步,去静修庵革命。文章用插叙的方法交代了这点,说明什么问题?
  (明确:赵秀才的嗅觉真灵,行动也迅速而有目的。他马上把辫子盘起来,打着“咸与维新”的旗号,和假洋鬼子结成反动联盟,勾结一气:素不相能→相互拜访→谈得很投机→立即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相约去革命)。到静修庵打了尼姑,砸了龙牌,偷了香炉,便算完成了革命的大业。这一插叙,有力地揭露了反动势力的狡猾,他们相互勾结,投机革命,以窥探方向,采取进一步行动。)
  思考14:当阿Q得知赵秀才、假洋鬼子已抢先一步到静修庵“革过一回命”后有什么反应?揭示了什么问题?
  (明确:“诧异”→“更其诧异”→“很出意外”→“失了锐气”。)
  这一系列描写生动而深刻地揭示出像阿Q这样的农民,虽然有自发的革命要求,但由于革命者未加以引导,致使他认识模糊、行动软弱无力。)
  教者总结:自从举人老爷的船把革命的消息带给未庄后,未庄人“大不安”起来,阿Q和赵太爷、假洋鬼子等人各表现了对革命的不同态度,可简要归纳为:(结合教学过程形成如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