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语文教师的语言

作者:吴伟星




  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的震荡和变化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给教师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课程,不仅仅是“教学科目”、“教材”,而且是“设置教学情境并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获得经验的过程”。任何课程的实施,又必须以课程资源为依托、为支撑。语文教师,是活生生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语言(主要包括范读、诠释、评价、点拨、描述、分析等)则构成了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成为无比丰富的语文课程素材性资源。
  语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它是学生语文学习最具体、最直接、最可感的“源头活水”和“精神食粮”。优秀的语文教师,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去演绎丰富多彩的课程文化,让学生听,让学生品,让学生悟,激学生以“情”,引学生以“思”,让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无穷无尽的魅力。
  细节决定成败。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中的无数个“细节”。这无数个细节决定着语文课是否能激发起学生的“兴奋点”,引领学生走近文本而又超越文本,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涟漪。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智慧发展水平,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课堂情感活动质量,是语文教学中最核心、最深沉,对学生影响最直接、最深远的教学“部件”和教学“单位”,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之“链”。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语言。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自己的语言有魅力?我想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导语设计——一字一句总关情
  
  语文课上精彩纷呈、摄人心魄的导语,是一座园林中令人耳目一新的第一景点,是一首交响乐中美妙绝伦的序曲。引人入胜的导语,能起激趣、设疑、入情之效,为学生学习新课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导语内容因时、因地、因文而异,千姿百态,或导出哲理,或突出重点,或导出文本的“文眼”……但由于语文是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情况下,导语要导之以情,力求“一字一句总关情”,以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
  案例:在执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我设计了一段导语。
   人民永远不会忘记,1976年1月11日。在中国,在北京,一辆车,辗过一个峥嵘的世纪,也辗碎了亿万人民的心。车上躺着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亿万人民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他,从少年时便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勤读”的人生理想,愿将自己的一切献给可爱的中国;他,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誓言……此时,江水沉凝,青山肃立,万木俯首,星月不移。全国人民沉浸在无限悲痛之中,神州大地处处泪流成河。无尽的哀思,化作了一行行带血带泪的诗句,倾诉着亿万人民对他的无限缅怀和依恋。《周总理,你在哪里》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最催人泪下的一首抒情诗。
  点评:当我以缓慢、低沉、凝重的语气诉说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被深深地感染了、震撼了。这段导语,激起了学生对周总理的崇敬、缅怀、爱戴之情,先声夺人,以情激情,起到鼓风扬帆的作用。
  
   二、研读课文——行云流水显风采
  
   语文老师深厚的专业底蕴外显为诗化的教学语言。在研读课文时,教师的语言要如行云流水,流利畅达;如大海波涛,波澜起伏。
   1、范读课文:“披文以入情”
   范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是体现语文丰富的情感性和深刻的人文性的最直接、最行之有效的手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要善于掌握语音、语调、语气、节奏,及时把握音调、快慢、高低、轻重,“披文以入情”,将无声的文本信息转化为生动、形象、可感的有声语言,再造形象,活化文本,创设韵味无穷的语言艺术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不同的课文,要读出不同的韵味。如,《白杨礼赞》要读出磅礴,读出作者对生长在恶劣环境中依然不屈不挠、力争上游的白杨树火热的礼赞、对敌人的无比蔑视之情;《故乡》要读出凝重,读出鲁迅先生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深切同情、对下一代过上新生活的渴望之情;《老山界》要读出乐观,读出红军战士攀越老山界的艰辛、红军战士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的自信豪迈和以苦为乐的情怀;《济南的冬天》要读出平和,读出济南山水的温情,读出作者叙述语言的亲切、醇厚……
  2、提问语言:可亲可感
   学生探究需要情境支持、问题引领和方法指导。提问是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直接影响着学生智力的开发。走进新课程,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要激励学生开展个性化的解读。提问的语言要可亲可感,有思维含量,讲究层次性,忌“满脸冰霜”,忌呆板肤浅,忌空洞宽泛。
  案例:在执教《多收了三五斗》时,我设计了“纲举目张”板块,精心设计了三个问题。
  (1)找关键句,你能说说旧毡帽朋友的感情、态度在粜米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吗?
  (2)米行先生的语气在旧毡帽朋友粜米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你能找出关键的词语吗?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评价米行先生吗?
   (3)你认为“丰收成灾、谷贱伤农”的原因有哪些?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点评:这三个问题由现象到本质,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拉紧了学生思维的发条。提问语言可亲可感,可操作性强,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可亲可感的提问语言,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双斧劈开万仞山”的效果。
   3、讲解语言:波澜起伏
   教师的讲解点拨,语言要富于变化。注意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音量的大小,停顿时间的长短,做到抑扬顿挫,波澜起伏。只有这样,才能切合文本传递的语言信息,消除学生的大脑疲劳,让学生自由自在、兴趣盎然地遨游语文之海。时而娓娓而谈,如涓涓细流;时而激情满怀,如大海澎湃;时而冷静阐述,如渊博的学者;时而细腻描绘,如善感的女词人……真可谓“低眉信手续续弹,诉尽心中无限事”。讲解点拨时,要善于把握音量的高低强弱、语速的快慢徐疾、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诘叹咏赞,这样才能体现语言的变化之美、节奏之美,使讲解语言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4、评价语言:机智灵活
   教师讲究评价语言,就能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的功能,让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向、学有方法,使教师的评价真正成为发展性评价。
   青少年学生,渴望变化,期待惊喜,追求新奇。因此,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因时、因情、因文、因人而异,随机应变,机智灵活,让学生情绪激昂,精神振奋,神采飞扬,学而不厌。
   案例:支玉恒老师执教《晏子使楚》片断
   师:今天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紧张吗?
   生:不紧张。
   师:不紧张?好,那谁敢到黑板上写几个字?
   (学生无人举手)
  师:你们不是说不紧张吗?
  (有一个学生举起手)
  师:好,你过来。我就喜欢勇敢的孩子!(学生走上来)请你把今天要学的课题写在黑板上。(学生写字,但“晏子使楚”四个字写得大小不匀,台下学生哄堂大笑)
  师:你们别笑,也许他这样写是有所考虑的。我们今天学的这一课里的主人公是谁?(生答“晏子”)所以嘛,他把“晏子”两个字写得很大!(众笑)你讨厌不讨厌楚王这个人?(生答:讨厌)所以他把“楚”字写得最小!(众笑)
  点评:本案例中,支老师的评价语言是即兴评价,颇具生成性。“我就喜欢勇敢的孩子”,激起学生上台板书的勇气;学生板书“晏子使楚”时,大小不同,但支老师通过基于文本的问题引领,巧妙地将偶然现象转换、引入同学们对文中人物情感的褒贬,机智灵活,妙语连珠,诙谐幽默。这真可谓是教学评价语言的经典案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