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回归文学文本的阅读

作者:王 颖




  张鸣,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年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执教至今。曾任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与研究,有《宋代“转踏”歌舞与歌词》《宋金十大曲笺说》《从白体到西昆体》《宋诗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简明中国文学史》(下)等论著。
  
  王颖(以下简称“王”):张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专访。听说您主张中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应充分重视回归文学文本的阅读。请您谈一下这样做的意义好吗?
  张鸣(以下简称“张”):好的,我觉得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文学文本的阅读是其他一切学习的基础。为什么呢?因为语文学习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来说是个基础,而文学文本的阅读又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所以说阅读是基础的基础。事实上,这个观点并不是我最先提出的,许多自然科学家也持这样的观点,例如大数学家苏步青教授、王梓坤教授等等。
  第二,一个人的基本文化素养主要是通过文学文本的阅读获得的。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这个基本文化素养都会对你有帮助。许多老一辈的科学家,文学修养都非常高。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和他的老师、大数学家陈省身先生的文学素养都非常高。杨振宁引用苏轼的金山寺回文诗来类比物理学中的对称,陈省身用“黑洞单极穷奥秘,纤维连络织锦霞。进化方程孤立异,对偶曲率瞬息空”这样的诗句来描写物理学和几何学中的奇妙现象。著名天文学家、诺贝尔奖得主钱得拉塞卡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他在这本书里面充分阐述了文学、艺术和科学在审美上的高度统一,并且认为文学作品的阅读对于科学和艺术工作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三,文学文本的阅读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关键。阅读在高层次上来讲是审美、是哲学。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写作能力和说话能力。现在的学生都害怕作文,为什么呢?人生阅历少,知识面窄固然是一个原因,阅读量的不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认为作文的训练还是应该从文学文本的阅读开始,从一些经典名篇的阅读开始。胡适先生的白话文写得非常干净、漂亮和通顺。他觉得自己的文字能力是通过读小说达到的。他在《四十自述》里面讲,阅读小说使他“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不少白话文的训练”,而且帮助他“把文章写通顺了”。通过阅读,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训练,这对于提高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四,文学文本的阅读有助于培养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阅读能够培养一个人在脑子里面还原出一个故事的能力。由于文字的抽象性特点,人们在读书的时候离不开思考和想象,这在无形中培养了人的想象力。举一个例子,你读《红楼梦》,读到贾宝玉陪贾政游览大观园的时候,可以把大观园的地图以及里面的大致景物给想象出来。场景的复现是一个很重要的思维能力,当你能够复现别人的场景的时候,你也应该能够把自己看到的真实的场景抽象成文字,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叫创造力。总之,文本的阅读对于一个人的素质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
  王:说到素质的提高,我们知道当前素质教育也是一个很响亮的口号,您认为在这个口号之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
  张:很难说。据我的观察,许多人讲素质教育,其实并不关心文学阅读,反而让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把本来用以阅读的时间挤掉了。现在我们在素质教育上有些误会,有些人把中学生最应该学习的一些东西——比如语文、数学——看作应试教育,而侧重去开发一些为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内容,比如吹拉弹唱、绘画、体育等等,当然这也是个人素质的一部分,但中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他们对美的领悟能力,对事物的观察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在培养这些能力的过程中,阅读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文学的一个核心主题就是审美,文学作品能够帮助人们提高分辨善恶美丑的能力,一个人的阅读史决定着一个人的心灵史和思想史。许多大画家、大音乐家都是读过很多书的,因为他如果没有读过很多书,就不可能成为艺术家,技巧上的娴熟只能使从事艺术的人成为一个合格的匠人。艺术家是要有思想、有内涵的,而思想和内涵靠练技巧是达不到的。那么应该靠什么呢?靠阅读。所以说,如果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忽视了阅读,而只注重一些课外活动和技能训练的话,是舍本逐末的。
  王:不过这里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在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中学生都是通过影视作品来了解文学作品的。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张:首先,我认为通过影视来了解文学作品是很正常的,而且是个捷径。影视作品对于一些文学作品的传播确实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观赏影视作品并不能代替阅读文学原著。为什么呢?因为影视作品的改编有其限制,且不要说一些影视作品对文学作品的重构、重新诠释甚至“恶搞”,就算是“正说”名著的影视作品,也是有很大局限性的。首先,文学是抽象的,而影视是具象的,不读文本而直接去看电视的话,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就被限制了。因为读原著需要不停的想象、思考,要去还原书中描写的场景,而看电视则不需要。再者,影视作品改编得再好,也不可能把文字信息全部包括,会有许多的遮蔽和遗漏,甚至会有误读。比如《红楼梦》的第五回是非常重要的,是全书的关目所在,但在影视作品中却无法表现。还有,我觉得回归文本阅读可以提高读者辨别高下的能力,通过影视作品和文学原著的对比,辨别哪些地方影视改编得好,哪些地方不好。所以影视作品只是了解文学名著的一个途径,但不能代替原著,最后还是要回归文本阅读。
  王: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海量阅读可能比较困难,毕竟他们需要去协调其他科目的学习。而且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理解上的障碍,譬如戏曲作品,如果没有表演艺术的辅助,让同学单纯去看案头的剧本,他们可能会觉得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
  张:我觉得中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量,但不一定要像中文专业的那样达到海量阅读。中学阶段的所有科目基本上都是在打基础,对于个人基本素质的提高都很重要,但是我觉得其他科目的正常学习和大量的文学文本的阅读并不矛盾。现在的中小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考证上面。昨天我看到一个新闻调查,里面说现在的家长喜欢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而参加辅导班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考各种各样的证书,有的小学生在考中学的时候甚至拿出几十个证。更为疯狂的是,有一些家长让中学生去考大学的英语四级。如果把这些时间挤出来读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是更有帮助吗?阅读是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远不如考证那么功利和见效快,所以这个需要家长、老师和整个社会的配合。至于阅读方面遇到的困难,我想正好可以培养一下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的能力等等。中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查找文献的能力,而且现在网络很发达,有很多问题在网络上都可以搜索得到。
  关于戏曲文学阅读的问题,我觉得稍微特别一些。中国的戏曲——像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就曲词的优美程度上说,很多并不比唐诗宋词差。比如《西厢记》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牡丹亭》的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等等,这些唱词,是诗化的极致,抒情的极致,文字上一点不亚于唐诗宋词。如果这部分内容不学习,我觉得是一个很遗憾的事情。当然中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如果能够通过观看演出,加强理解,就更好了。除了中国古典戏曲,西方戏曲,比如说莎士比亚剧,我觉得都应该涉猎一些,有条件的中学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排演一些小剧目,来增加学生兴趣。
  王:我了解到您有一个很独特的观点,认为中学生应该适当的读一些普及性的学术著作,请您谈一下这个看法好吗?
  张:我觉得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应该读一些文史哲方面的、比较浅显的、带有普及色彩的学术著作。这对于他们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学养等方面是有一定的帮助的。过去许多老一辈学者写的一些针对大众阅读的学术读物,很多都是面向中学生的。比如说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就是一个大学者所写的一部普及经典常识的书。沈祖芬先生的《宋词赏析》写得深入浅出,学术性、可读性、文学性都很好。还有刘逸生先生的《唐诗小札》《宋词小札》,带有普及性和文学欣赏的意味,很值得一读。另外,北京出版社近年出了一套叫做“大家小书”的丛书,中学生也都可以拿来读。牛顿说过:“我之所以比别人取得多一点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些浅显的、普及性的学术著作,不但可以提升高中生的学养,提高他们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鉴赏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等,还可以提供一些学习和做学问的最基本方法,提供他们一个理解文学原著的钥匙。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直接阅读文学原著固然能够提高思考的能力,但是阅读一些研究原著的学术性著作,能够帮助你迅速的提高赏析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阅读这些学术著作,也有利于中学生在考上大学、走上社会之后,为研究学术问题或者思考社会人生的问题,提供一个方法和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主张中学生读一些普及性的学术著作的目的所在。
  
  王颖,北京大学中文系2005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