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让我们的眼里常含泪水

作者:蒙乐霜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谈到作文教学,艾青的这句诗就不时浮跃我的心头。心中有爱,眼中才会看到与爱有关的一切,笔下才能将爱展现出来。而这恰恰是我们学生作文中最缺乏的一块。浮躁的社会、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应试作文,让我们的学生学会了做假大空废的文章,他们的作文离生命本体越来越远,和生活实际越来越“绝缘”,我们的作文教学也走进了恶性循环的怪圈,过多注重于进行理论性的如审题、立意、构思、开头、结尾、过渡等知识化的作文形式指导,忽视了引导学生真实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反映生活,造成了中学生写作心理与个性的缺失,作文心理资源的贫乏。丰富多彩的生活到了学生的笔下却经常是“千人一面”,而学生作文也常是绞尽脑汁,最终还是免不了落入“俗套”之中,没有个性特色,达不到预期的写作效果。所以,学生中大多数视作文为洪水猛兽,认为写作是学习中最苦的差事。
  写作这份苦差事到了高考考场上简直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下列的一组数据可以窥见一斑:2007年广东省高考作文平均分是39.62分(较去年有所提高),但佳作不多,近51万考生中仅有26篇满分作文,54分以上6395人占全部作文的0.58%,大部分作文得分集中在35-50之间,拉不开距离。(《2007广东高考作文阅卷的思考》作者:广东佛山高明纪念中学 高勇)高勇老师继续分析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文体趋同化,单一化(今年考生选文大多是议论文加散文,占到93%)”;“内容空洞,俗套化(标语口号多,讲不出如何“传递”,没有具体例子,空谈“爱”“亲情”)”“材料老套、硬套”,在谈“爱”“精神”等的传递中,就举例感动中国人物,用的最多的当代人物丛飞、林秀贞、微尘、丁晓兵、黄舸、霍英东、洪战辉、邰丽华《千手观音》等;在历史、文学、科技人物中仍然是屈原、李白、鲁迅、雷锋;另外还有“孟母三迁”“鲁迅弃医从文”“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老套和过于集中的事例”。“在语言表达上,生搬硬套,口号空话连篇,语句不通,知识表达错误,错字较多;另一方面,有的作文语言华丽,滥用一些修辞(排比)堆砌起来,但又与主题无关。”看着这份高考作文阅卷思考,我们的心情很沉重。“作文成绩的一般化,具体反映出平时作文教学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尤其在与新课程的要求上还有一定距离,学生写作缺乏深刻的思考和有个性的表达,语言积累不足,基础不扎实。”(出处同上)
  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们发现,让学生回归写作的本源,寻找写作的宗旨,就不能回避一个厚重的命题:生命,宽泛的说就是让写作走进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可是我们的学生有多少文字是“有感而发”的呢?
  笔者曾经在高一新生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描写出最伤心或者最开心的一件事,两个班的一百多人中竟有80%的学生写了相同的内容:最开心的事情是得知通过了中考录取分数线或者接到了录取通知书,短短一二百字大多是平铺直叙,根本体现不出写作要求的“最”字。笔者感叹我们教育的悲哀,而上述事例还只是冰山一角。不知感恩、缺少同情、虐待生命的报道常见诸报端,我们不禁要问:学生对生命究竟能理解多少呢?
  在我们的同行中有多少人不曾忍受过批改作文的乏味与沉闷,又有多少学生不曾忍受过应付作文的苦恼与迷惘?难得有几篇佳作,在班上一读,大家一听就知道抄自哪本作文选;偶遇满篇锦言佳句,再琢磨,原来没有灵魂;有的文章读起来豪气冲天,再推敲,空话连篇······凡此种种已经清楚表明:在应试作文的批量生产下,学生失去了主体作用,他们的主动性被严重挫伤,鲜活的思维在僵化教条的训练下变得麻木了,鲜活的生活在应试教育的摧残之下变成了风干的丝瓜。没有生命体验的头脑如何产生灵动的思想,于是千人一面的文章、套作、抄袭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一方面是学生对生命缺少理解,一方面考试的命题倾向却日益呈现教育的本质精神:关注生命。如:2000年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2001年以“诚信”为话题,2002年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2003年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2004年全国卷分别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等等,一直到近三年各省自主命题的作文,大都有一个写作倾向:回归生命本体,思考生命的存在。然而当前我们的教育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漠视、轻视甚至无视,学生意外伤害、自杀、杀人现象时有发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中要求学生写出思考生命的文章确实是强人所难。但我们也欣喜地发现,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还是有学生对生命进行了深入思索,但这样的作品数量相对广大的中学生而言还是太少了,于是我们呼吁作文教学应回归生命本源,让作文走进生活,关注生命。
  让作文走进生活,首先应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很长时间以来,应试教育已经使学生习惯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眼前书”,因而把生活这部无字的大书抛掷一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文章的源头活水。要把学生从“无米之炊”的困境中引出,就要引进生活这一取之不尽的活水,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才能有所思、有所感。很多学生都知道法国大雕塑家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可是在生活中他们却发现不了美,症结何在呢?写到此,艾青的那句诗又浮跃我的心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啊,教会学生发现爱,寻找心底最柔软的那一块,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是作文。解决这个瓶颈的关键是教师,作文教学最先应帮助学生树立本体意识,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明确是“我想写”而不是“要我写”。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突然来到的某些美妙的瞬间,常会灵思涌动,妙语连珠,尽管这时只有三言两语,这样的瞬间就是激起“我想写”的强烈冲动的最佳时段,此时应及时抓住,否则稍纵即逝。因此,教师要提醒学生及时把握某些美妙瞬间涌起的写作冲动,哪怕是点滴灵思,只言片语,也应及时将它们记录下来。这样做的好处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将随时体现出来,大家也许会遇到一些人和事或景与物跟先前的灵思妙语相关相承、相得益彰。到那时,孕育已久的思想火花就会在这些人和事或景与物的撞击中绽放出来。
  由此看来,作文教学中及时把握和巩固“我想写”的“原生态”,学生就会在某些思想火花的驱动之下,产生主动寻求有关材料的热望;而一旦找到学生所需要的有关材料,暂时搁浅的“我想写”的写作冲动便会再度涌起。这样,一篇篇成功的作文便会从学生的笔端喷涌而出。所以,随时捕捉生活中感动的瞬间并且把它记录下来,让思想的火花在与外物的撞击中升腾,实在是学生在作文成功路上迈出的极为重要的一步。
  让作文走进生活,其次应解决学生“怎么写”的问题。很多学生下笔前感到心中有万语千言,但一写出来就语言干巴,想引用名言锦句,搜肠刮肚也想不出半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积累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古人讲的“厚积薄发”,对于作文教学而言就是重视积累。新课标提出积累各种素材、加强背诵的要求。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这些语言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生营养,不但适用于写作,更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