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几点建议

作者:李学东




  近年来,在初中语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对开展“自主探索”的教学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这是值得肯定的。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老师们在探究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困惑,出现了不少问题。为此,笔者对培养中学生语文探究性学习能力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为学生搭建一方提升自我价值的平台
  
  新课程理念中,师生关系已从过去的师徒(父子)关系转变为平等对话的关系,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初中语文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保护学生的权利,充分相信每个学生的潜能,把探究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有更多参与语文探究学习的机会。只要相信学生,为他们提供探索学习的条件,创设自主的情境,及时发现他们创新的火花,学生的潜能就会被开发出来,从而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为学生创设一个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选择一个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话题,创设一个合适的背景,调动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是提高探究学习能力的关键之一。老师的职责就是创造一个能使学生积极思考、进行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从多角度、多渠道来整合探究学习的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包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社会、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目的地进行问题探究。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合作学习,是提高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形式。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合作多,交流少”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老师对合作、探究的意义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合作探究未能建立在学生独立和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同时合作交流又缺乏对小组中所有成员的关注,使得交流活动成了小组中学习成绩优秀者的独脚戏,相当一部分学生成为观众。所以,教师应对合作探究加强有效的组织和指导,提出问题后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进行自主探究,把握合作的时机,协调自主与合作的关系,营造合作交流的氛围,引导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参与对问题的讨论,提高合作交流的效果。同时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共同探究,使之也能积极地参与活动。教师要能够敏锐地捕捉学生探索学习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三、为学生划出一段自主探究的时间
  
  平时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仅仅几分钟,教师又开始提问、讲授,表面上是把时间留给了学生,实际上那是象征性的,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去探究。充足的时间,是提高探究学习能力的基本保证。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些探究活动,提供了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素材。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为了赶进度,没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于是,学生探究遇到障碍,教师心里就着急,越俎代庖,代为探究,以讲授代替学生亲历探究。这种“讲授多,探究少”的现象必须改变。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必须给学生留出“空白”,保证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
  
  四、为学生留出一片展示个性的空间
  
  面向全体,鼓励创新,关注学生个性,是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些探究活动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没有统一答案,甚至于没有标准答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往往是“统一多,个性少”,缺乏给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以足够的“自由度”。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时,往往自己暗设一个具体的“目标”,并千方百计要学生达到它。学生稍有偏离,就强行将学生的思维拉到自己预设的运行轨道上来,不允许学生走它路,走弯路,走错路,学生的探究思路受到束缚。这样的探究活动,实际上妨碍了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甚至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注入”,不利于学生自主发展。因此,教师在探究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度”,为学生创造发表意见的机会,展示学生个性,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五、为学生提供一次动手动脑的机会
  
  通过动手动脑来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关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充分发展。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扩大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把学生推到思维活动的前沿。但是,有的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够重视,下意识地考虑到教学时间,社会实践活动总是来去匆匆,草草收场,这种“形式多,实质少”的现象,只是追求活动表面的热闹和形式,活动的空间并不大,忽视对活动内在过程的有效转化和品质提升,使活动流于形式,出现了活动的形式化和片面化倾向,难以收到实效。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片宽松的探究活动空间,精心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操作活动过程,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多角度、多形式地进行对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
  
  李学东,中学语文教研员,现居江苏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