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教教材”原因探究及其对策

作者:徐德湖




  
  三、不同类型选文用以实现的课程内容不同
  
  如果我们依据新课程理念和《语文课程标准》,从课程的实施层面来审视教材中的选文,寻求选文在课程内容实施上的联系,进行选文类别的划分,就必然要研究单元之内和单元之间选文的增删与整合,进行教材体系的教学重构。然后,依据不同类型选文的不同功能和不同的发挥功能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如“例文”,课程与教学内容发生于所选用的这一篇“例文”的外部,它只起知识的例证作用,教学中可能用全篇,也可能主要是某部分或某些点的某些方面。有时为了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某些知识,还需要集中使用相当数量的例文,教师需对教材中的选文增删添补。这就需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教给学生哪些关于课程内容的具体形态层面的语文知识;二是这些知识在单元内部和单元之间对实施课程内容构成怎样的联系;三是怎样用选文教这些知识,如何让这些知识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服务。不同类型选文用以实现的课程内容不同,发挥其功能的方式也不同,所以选文内容必须经过不同的教学化处理。
  
  四、随意性较强的提示注疏需作增删修补
  
  现行教材选文的不少提示注疏,主要是编者自身的认知与体验,个人趣味色彩较浓,为学生着想的不多;而且项目单调,前后缺乏联系,不能形成与既定课程内容一致的主题,因而不能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学得阅读的“过程和方法”。这就需要根据既定的课程内容,结合选文类型增删修补。比如,单元主题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要实施的课程内容是学会多角度地评价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那么,文中的提示和注疏可以精要作出多角度评价的示范,可以提示多角度评价的方法,可以设计多角度评价的提问等等,以求达到彰显单元主题,实现既定课程内容的目的。
  
  五、不适合既定课程内容的课后练习需要改造
  
  现行教材选文后的练习,多用意于学生对课文的中心内容、主要写作技巧的理解,以及对极少词句、段落的揣摩品味。概言之,多着眼于对选文本身的把握。如果从选文的类型及其在教材体系中所要实施的课程内容来审视,那么许多选文后的练习就不太适用,尤其缺少了借助必要的言语形式、言语理解、言语表达的语文知识来阅读课文、训练技能的练习。比如,若将选文作为“例文”,那么练习则应渗透与之相应的谋篇布局、表达技巧和表达方式等言语形式的知识,设计必要的阅读训练内容。若将选文作为“样本”,那么练习则应渗透与之相应的阅读的“过程与方法”的动态的言语实践知识,设计必要的技能训练内容。假设选文用之于培养某种质疑能力,课后练习则应侧重于培养质疑探究的兴趣、方法和能力。这样才能使得课后练习与选文要实施的具体的课程内容相呼相应。可是,现行教材选文后练习大多缺乏类似这些方面的设计,因而,教师有必要对不适合既定课程内容的课后练习进行改造。
  此外,作家丰富而复杂的创作背景亦需取舍,教学所处实际情况也要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由“教教材”的教书匠变为“用教材教”的设计师,前提是深刻领悟新课程的理念和《语文课程标准》的内涵,关键是善于着眼课程内容的实施而取舍整合教材,创造教学内容,创新备课内容。
  
  徐德湖,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兴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