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诗歌细节的包孕之美

作者:蒋 晶




  细节描写是古典诗歌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也是诗歌产生感染力的重要因素。从诗歌创作的理论上来说,细节也叫“有包孕的片刻”,就是说细节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诗歌细节的概念是广义的,有行为细节、心理细节、神态细节、景物细节、场景细节等等,通过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把握,透视形与神、意和趣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细节描写在诗意表现中可传情,可传神,可传趣,充分体现其包孕之美。
  (一)传情达意展丰富内涵
  1、细节中包孕着不尽的念家情思。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本诗表现的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前三句平平常常,“意万重”也好,“说不尽”也好,只是一般地直抒胸臆,动人的亮点在最后一句“行人临发又开封”,“又开封”这一细节使境界突现,形神毕露。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细节使诗歌走出平庸,平中见奇,有点铁成金之妙。王安石评论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2、细节中透射出难以言传的心理。唐代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叙述了诗人被贬岭南逃回故乡,担心家人受到连累,生怕打听到坏消息时的不安心理,但又不便明说这层意思,只好婉转曲折地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透过“不敢问”,我们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他那又喜又惧的矛盾感情以及对亲人的无限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切感人。
  3、细节中蕴涵作者对历史的感伤。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诗歌语言往往含蓄凝练。广阔的生活、深刻的社会主题也常常是通过一个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现的。如元稹的小诗《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诗人巧妙地选取了白头宫女“闲坐说玄宗”这一细节来构思全篇。当年入宫的红颜少女,在寂寞孤独中苦熬了几十个春秋,如今早已是白发苍颜了。她们的青春在此葬送,可谓心中怨悔无重数,她们又是唐玄宗时代由盛而衰的见证人。可如今,她们既不愤激,也没有感叹,只是麻木地数说过去消磨时光。“闲坐说玄宗”看似轻笔带过,实则把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高度浓缩,让读者自己去回味咀嚼。沈德潜赞曰:“只说玄宗,不说玄宗长短,佳绝!”
  (二)传神绘意现意态情韵
  细节描写有助于塑造形象,增加艺术感染力。于鹄《江南曲》云:“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前三句中“偶向”“还随”“不敢”三个虚词,作为点睛的笔触,惟妙惟肖地再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但都只是作为铺垫,第四句“暗掷金钱卜远人”,这个小小的举动泄露了心中的秘密。原来,女主人公表面上和大家一样,向“江神”做祷告,乞求幸福,实际上暗掷金钱,乃是为了占卜远人何时归来。而这一切,她又做得十分小心,怕人发觉而遭人取笑,占卜时不敢“分明语”,“掷金钱”装模作样,用“暗掷”掩人耳目。诗人着力描摹少妇欲语又不敢语,欲卜又不敢掷、欲罢又不甘休,只能“暗掷”的那种神情,既逼真又细腻,从而委婉曲折地表现了少妇的深情与羞态。
  (三)传趣显理彰意趣之美
  1、细节中蕴涵生活气息,突显情趣之美。正所谓窥斑见豹,在古典诗歌中,生活场景之美、情趣之丰往往也会通过一个小小的细节来展示。如崔道融《溪居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诗人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使诗歌中透着一股扑面而来的乡村生活气息。又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描绘了这样的场景:低矮的茅屋,碧溪青草,三个儿子有的在锄田,有的在编织鸡笼,在诗人的眼中,平淡的农家生活陡然有了诗味。而年幼的孩子卧剥莲蓬更显出一种散淡闲适的生活情调。诗歌选取典型场景,用自然的语言写自然的生活,可谓相得益彰。
  2、细节中包孕生活哲理,彰显理趣之美。精彩的细节描写既可以充分体现事物的特征,又能包含一定的生活哲理。如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而这样一个景物细节,尽得风流,把小池写得“神形兼备”,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具有了较高的审美价值。不仅如此,这两句还包含着一定的生活哲理,你看,小荷刚刚崭露头角,就引来了蜻蜓的眷爱,这幅画面表现了人们对新生事物的喜爱之情,现在则多用来说明某人的才华刚刚表露出来,就得到赏识。
  朱光潜说:“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美备。”我们在阅读诗歌时要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抓住细节解读诗歌的内涵,深刻体会诗歌的包孕之美。
  
  蒋晶,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