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浅论作文材料的有效内化

作者:黄东斌




  现代写作理论把写作的规律归结为“聚材—构思—表达”的动态规律,亦即“物—意—文”的双重转化规律。叶圣陶说,“事物”两字是总称,分开是两项:一项是经历一段时间的“事”,另一项是占据一块空间的“物”。要把“事”与“物”化为语言说出来、写出来,使人家可知、可晓,写文章的人先得下“化”的工夫。如果“化”不出来或者“化”不好,虽然事物摆在面前,还是说不成,写不成。
  所谓有效内化就是在由“物”到“意”的转化过程中,写作主体把反映到头脑中的社会生活同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情感、兴趣相融合,形成表象,产生对事物的感受性认识,然后通过思维活动筛选形成新的观念或意象,变成理性认识的写作过程。有效内化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作文材料有效内化的:
  
  1.敏锐感知生活,积累表象材料
  文章的思想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没有深入生活就无法对其有深刻的理解。写作者的主观体验应具有优化主体结构、敏于遇合生活的特点,不然主观心灵将会与生活失之交臂,让生活白白流失。感知生活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通过观察,对客观事物直接感知,是最基本的方式。多彩的生活,每天都在拨动着学生的心弦。要积累表象材料,我们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广泛地摄取材料,挖掘生活的真、善、美,探求事物内在的奥秘,体味其精髓,让他们学会关心学校和自然村落的发展变化,关心为多数人所瞩目的带倾向性的问题,关心祖国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为此,我经常提醒同学们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感受生活,让他们明白只有训练出敏锐而具有透视力的眼光,才能捕捉到生活的真善美,从而增加生活积累,达到“积之愈厚,发之愈佳”的目的。我们学校每年都要举行新生学前培训、体操队列表演、校运会、英语课本剧、元旦晚会、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等常规活动。每次活动开始之前,我都要向同学们提出要求,要求他们运用定点、移位和比较等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物、环境和场面进行多角度的观察。活动结束后,我都要检查他们的观察结果。长此以往,学生们渐渐养成了观察生活的习惯,写作材料得以不断丰富。
  然而人的直接感知范围是有限的,凡事都亲身体验是不可能的。因此,借助于报纸、杂志、电视、电影、广播、网络等视听媒介了解外界事物的间接感知是对直接感知的必要补充、扩张和提高。阅读不仅是一个调集头脑中的表象材料进行再造想象、理解作品形象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作品形象反作用于表象材料,使其得到改造和优化的过程。它对学生脑中表象材料量与质的积累,起着很大作用。它能扩大学生的表象材料积累和语言积累。所以,我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同时,经常引导学生运用略读法、速读法、精读法、测读法等方法涉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这些文学窗口,我让学生广泛地了解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了解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面貌,使他们受到思想、道德的教育和情感熏陶,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同时也积累了不少清晰丰满的表象材料。这些表象材料基本上也成了他们日后写作的“酵母”。
  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材料只有积累多了、全面了、清晰了,在写作过程中他们才能具体、准确地描写写作对象。
  
  2.分类聚焦表象材料,形成个别表象
  美国伯克来加里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托尔曼教授在“刺激—反应联结说”中指出,主体在感受刺激时,其“反应”不仅是就刺激而发生反应,而是激荡起既有生活积淀、情绪积淀、审美积淀等,使反应大于刺激量。同样,如果不能激活这种既有积淀,其刺激量也会大大耗损散失,刺激和反应亦不能垂直联结[张大均:《教育心理学》,60-65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可见,学生行文之前尽管头脑中占有了不少表象材料,然而还是感到写不出文章,或者写出来也平淡无味,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写作时不能激活心理的既有积淀,当他们在借助写作手段反映客观现实生活的过程中思维受到了阻碍。
  如何激活学生心理的既有积淀?分类处理表象材料,理清逻辑序列,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系列训练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激活自己所积累的感动类表象材料,我先让他们在题目要求的指引下,进行一番独立的思考,接着借助多媒体向他们逐一提供一些有关感动的图片。然后让他们对这些图片进行分类。他们很快就分出了如下一些类别:
  (1)从画面内容上分类:①为国家利益和民族事业而奋斗的人让我们感动;②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也让我们感动。
  (2)从画面的内涵上分类:①让我们泪流满面的精神属于感动;②让我们信心倍增的力量属于感动;③驱使我们不断寻求自我完善的一种人格也属于感动。
  ……
  分类,让同学们头脑中积累的“感动”类表象材料更加条理化。条理化的表象材料有力地促进了意象雏形的诞生,为他们下面不管选择哪一类画面进行作文都大开了方便之门。
  分类后的表象材料哪些能被留下,哪些会被删除,或者哪些能被提炼出来?通过感情体验聚焦分类的表象材料,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第二步。感情体验是作者设想自己置身人物所处的环境中,揣摩人物的思想、情感,与人物一同感受某种生活情境。在感情体验中,作者暂时抛开个人情感,将自己化为人物,将人物的痛苦想象为自己的痛苦,将人物的遭遇想象为自己的遭遇,在想象中,身临其境地将自己置身于人物所处的环境,获得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亲身感受[徐丹晖:《写作与语言艺术教程》,47-49页,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没有感情体验和生活的结合,你就是占有无穷无尽的生活信息,也难以创造出一个有价值的意象。因此,在接下来的作文训练课上,我根据学生们的思维倾向,将其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并提出了通过感情体验,聚焦积累表象材料的两条要求:
  ①聚焦时要考虑写作的目的和对象;
  ②聚焦后的表象材料要有利于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其中有一小组的同学选择了“为国家利益和民族事业而奋斗的人让我们感动”这类图片进行“感动话题”的探讨。经过讨论后,她们一致选择了徐本禹。为了加深对徐本禹的认识,我向他们娓娓讲述了徐本禹的感人事迹。故事湿润了同学们的双眼。有一位同学在草稿纸上写道:“扮演思想者是容易的,做一个实践者却难而又难,这是一个需要守望、需要感动、需要行动的时代!”此时同学们通过感情体验已经走进了故事,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拥有了一位令人无限崇敬的教师形象。在此,该组同学主动地对客观存在的表象材料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摄取,蚕食桑叶般化解着积累的表象材料,从而使客观存在的表象材料已经失去了原样,酵化成了延续自己生命的胎核。从信息量来说,该组同学头脑中的主观信息不仅因蚕食生活信息而膨胀,而且因集中定向而密度大增,单位范围内的信息量十分可观,质上也更加优化了,为后面写他们身边的教师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变形个别表象材料,让其融会于主观心灵
  学生主观心灵与表象材料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皮亚杰认为,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的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的[欧阳芬:《多元智能与建构主义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89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在借助学生的积累、观察、感受、分析对客观存在的信息进行分类聚焦后,我着手引导学生对分类聚焦后的信息进行变形处理,让他们借助分类聚焦后徐本禹的生活故事寻找自己身边的教师形象,并从不同的角度讲讲他们生活中的教师形象。
  余永虹同学说,晚饭前,她看见班主任俞老师出去送一些资料给别人,因为俞老师看见余永婵同学咳嗽得实在太痛苦了,于是回来时自掏腰包买了三瓶止咳糖浆给她,并叮嘱同桌一定要记住,待余永婵同学回教室后叫她一天吃三次。
  黄画群同学也讲出了她与老师交往的故事。初二时有一天晚自修,她正在思考着老师刚刚讲过、自己却还没有弄明白的一道习题。数学老师石老师不知看她演算了多久,在她停滞不前的时候,老师弯下腰帮她搬开了障碍,然后又走到别的同学那儿以同样的耐心引导着其他同学。
  陈蓉同学说,从未出过门的她,初一时面对陌生的潭头一中,她感到了孤独与无助,常常呆呆地坐在座位上看着窗外的风景,有时倚窗思念远方的父母,是班主任李老师的幽默与平易近人使她不再感到陌生与胆怯。
  ……
  在徐本禹形象的催化作用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的一般形象已经非常丰富。从分类聚焦后的信息“内化”运动方式来看,变形让分类聚焦后的信息由丰富、有特点、有力度而快速地耗散、弱化,甚至消融于主观心灵的既有信息积淀之中,让它失去了分类聚焦前的原样。学生所见的“风中之竹”经过变形处理后,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人性、人情和人味。
  当学生拥有了丰富的表象材料还是写不出文章的时候,我们不妨通过激活积淀的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将积累的表象材料进行一番分类聚焦。在分类聚焦中变形这些表象材料,让变形的表象材料融会于作者的主观心灵,从而一步一步接近文章。
  总之,教师在指导学生有效内化作文材料时,如果能从积累、分类、聚焦、变形这几方面入手,那么学生在作文舞台上上演一篇篇“创新”的性灵文章将指日可待。
  黄东斌,中学语文教师,现居广东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