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评2007年高考湖北卷作文试题

作者:梦 昀




  2007年高考湖北卷的作文试题是一道导引式材料作文题。材料提供了有关母语的一些信息,要求考生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作为高考作文题,要求材料内容上具有现实意义或文化内涵,能力考查上具有开放性和区分度。应该说,2007年的这道作文题达到了现实性和测试性的很好统一,是一道成功的作文题。
  
  一、从材料角度看,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的重要象征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汉语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作为我国绝大多数人的母语,目前却面临着双重处境。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汉语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世界范围内正兴起一个汉语学习的热潮。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汉语热”需求,国家采取了创办“孔子学院”、设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等项措施,把汉语的国际推广作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过分重视外语,母语汉语的学习和教育受到冲击,学校不太重视语文教学,学生有些厌倦语文学习,其结果是学生语文能力的滑坡,社会汉语水平的下降。同时,一些网络语言的不规范,一些广告语言的超常规,以及某些文学作品语言的粗鄙化,给汉语的正确使用带来了消极影响,对汉语的健康发展形成了严重干扰。国家有关部门曾郑重表示要纠正重视外语学习和使用而忽视汉语学习和使用的现象,教育部最近提出要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中国语文课程,《光明日报》还发表时评文章,呼吁打响“汉语保卫战”,这些都反映了有识之士对当前汉语发展环境的担忧。今年湖北卷的作文题,要求学生就有关母语的材料写文章,其中既包含着提醒:我们要珍爱母语,捍卫汉语;又隐含着导向:学校要加强语文教育,学生要重视母语汉语的学习。应该说,这道题既是对现实的一种贴近,又是对语文的一种回归。
  
  二、从考查角度看,它具有良好的测试功能。
  
  今年湖北卷的作文题,视野广阔,体现了较大的开放性。题干在解释母语的内涵后,接着指出:“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应用母语。”这段说明性的话语,具有很好的引导性,展示了广阔的发散天地,可以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开阔视野。由这段说明,学生很容易找到自己熟悉的话题,确定文章的立意。比如:既可以记述母语的功能和贡献(如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声望、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自豪感等),也可以赞美母语的精深和优美;既可以诉说自己学习母语的经历或甘苦,也可以谈论自己运用母语的实践或体会;既可以反映母语当前的生存状态,也可以描绘母语未来的发展前景……这一命题,不仅淡化了审题,学生不会为题意的难以把握而费神,还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维空间和多向的写作角度。
  今年湖北卷的作文题,层级分明,显示了较好的区分度。对于这道题,人人都有话说:有事可叙,有理可议,有情可抒;然而要写出上乘之作,却并非易事。学生由于积累知识的量级不同,学习母语的经历不同,感受母语的程度不同,驾驭语言的能力不同,因而必然会写出不同的境界和个性来。有的学生可能只是记叙自己学习语文(或母语)的一段经历或一些心得;有的学生则可能去展示母语(如汉语)的博大精深,发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的学生还可能结合我国当前的语言生活状况,从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和谐语言生活的角度,陈述自己的思考;有的学生也可能结合当前的国际“汉语热”,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就如何更好地“让汉语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作文材料所提供的写作空间是开放的,但写什么,怎么写,其中的取舍和把握,就可以出反映学生能力的高低,显示文章质量的优劣。
  总之,今年湖北卷的作文题既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语文性,还体现了良好的测试功能,并保持了近年来湖北卷作文题追求开放性与智慧性相结合的特色,延续了侧重考查学生认知水平与思辨能力的传统,是一道富有新意的试题。
  梦昀,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大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