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新课程三种学习方式的内涵界定
作者:应慈军
三、三种呈现方式的关系及分野
1.“文本研习”与“问题探讨”
“文本研习”的问题,形式上看,问题不具有质疑性,指向文本内容的理解,呈现形式以“是什么”“怎么样”为主。内容上看,研习的内容包括文本关键词句的理解,主要意思的概括,相关信息的筛选与整合,作家观点态度的把握,表达技巧的赏析,在理解和概括的基础上可以完成答题。它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为主。
“问题探讨”的问题,形式上看,问题创设了具有“质疑”意义的情境,具有探究性,呈现形式以“为什么”为主。内容上看,探究的问题,是文本内容理解上的深层次问题,需要自己的一些经验和生活体验。答题需要分析和综合。侧重于理性思维的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培养。
如果说研习的问题是“从文本入”,那么探讨的问题是“从文本出”;前者主要倾向“文本是什么”,后者主要倾向“文本对我意味着什么”。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前提和条件。
2.“问题探讨”与“活动体验”
“问题探讨”本身就是一种活动,而许多活动需要探讨才能真正得以体验。在活动中,让学生心灵与其生活世界直接碰撞,际遇于“司空见惯”和“理所当然”相矛盾的事物,从而点燃他们的问题火花,引发他们探究的冲动,并从中获得经验,产生反思,建构知识[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4页]。显然,“活动体验”较之“问题探讨”,更加具有开放性、拓展性、经验性和生活性。
如果说“问题探讨”主要面对的是“文本对我意味着什么”的问题,那么“活动体验”则主要面对的是“世界(生活)对我意味着什么”的问题。
3.“活动体验”与“文本研习”
“活动体验”,既同文本学习有内在联系,又有意拓展学生视野,旨在通过自己的活动经验来建构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包括开放课堂学习、框架下的发现学习、以兴趣为导向的探究性学习、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项目研究学习、角色扮演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服务学习等,无论哪一种“活动体验”,文本通常是“活动体验”的出发点。同时,“文本研习”也需要借助倾听、说话、阅读、写作等活动。
综上所述,从对象上看,“文本研习”面对的是“显性的文内整体和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问题探讨”与“活动体验”面对的是“隐性的文本与文本之外各种相关因素的关系”[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83页]。其中“问题探讨”强调文本对“我”施加的影响,而“活动体验”强调活动对“我”的经验建构。从“解答距”看,“文本研习”大致属于短解答距问题(文本内容的模仿和简单变化),“问题探讨”大致属于长解答距问题(原有知识的综合运用),“活动体验”大致属于新解答距问题(采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答)。从“文本距”看,三者与文本的距离是由近到远的,打一个比方,“文本研习”是在地面步行,“问题探讨”是在半空跳舞,“活动体验”则在高空翱翔了。不管是在半空,还是在高空,都有一条连接地面的天线。
三种呈现方式是各有侧重又彼此交叉互相交融的,往往“探讨”“活动”中有“研习”,“研习”中有“探讨”“活动”,而“探讨”是核心,“研习”是基础,“活动”贯穿于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因此有的专题就采用了混编的方式。其实三种方式,哪一篇课文的教学不可以运用呢?重要的是,在课后练习设计中如何突出侧重点,如何明晰地呈现出问题类型。从这个角度说,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编写亟须完善。
应慈军,中学语文教研员,现居浙江丽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