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关注语文教学的空间美
作者:单艳艳
一是提问的空间美。在上课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碰到许多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又必须交给学生,那就可能设计很多问题,或提问或书面作业。而在提问的时候,我们又不能立即把这些结果直接地告诉学生,但有一点,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取思想上感情上的教化和知识上的收获。如何使学生获取这些,这就需要我们在提问时既要学生获取知识,又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获得学习的方法。在提问的时候,教师可以把问题以“随意”的方式提出,我们可以与学生一同思考。可以这样假设,问题提出以后,教师也可以把提出问题作为一个新问题,站在学生的位置上,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形式、同样的思路、同样的神态去思考这个问题。可以作深思状,也可以作回忆式的搜索,甚至可以利用学生的只言片语和学生一道作尝试性的议论。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思维会更加活跃,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进而言之,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以引导性的语言,或者议论的方式,再给学生以暗示;或者也可以不说话,以一名普通学生的身份与学生一道思索。这样,在整个课堂会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因为在这一段时间里,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教师有一定的余地,既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又能让学生体验问题中的前后因果关系,还可以让学生细细品味文章中给他们带来的美感。如果恰当地使用空间,可调节整个课堂教学的节奏,使之张弛有度。舒缓与紧张相交替,符合学生心理上兴奋与抑制相交替的原理。如讲柳宗元《小石潭记》有关唐宋八大家时,我问学生:知道唐宋八大家吗?立即有人抢着回答,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我记得唐朝“好像”有两个,宋朝“好像”有六个。这时我甚至于有意讲错一至两个,同学们立即对我进行了“订正”,而“订正”本身也是一个加强记忆的过程。我回忆道,唐朝有本文作者,还有一个是韩愈吧?我用试探性的话自言自语道,学生立即用肯定的语言附和,这样,既是一次回答,也是一次复习,同时又加强了与教师的感情交流,不仅解决了问题,又树立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信心。可以这样说,这种方法可以收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二是出题的空间美。在出题的时候,我们应首先考虑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充足的空间进行自我体验和品尝。语文的工具性是客观的,但它绝不是单纯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类精神的发展、美化与升华的“媒体”,是有血有肉的东西。所以,出题时,我们应首先考虑让学生学习和体味这种有血有肉的精神内涵和美感享受。绝不可为了出题而出题,本末倒置甚至于舍本逐末。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形式,而漠视这些“有血有肉”的东西,即:课文能给我们带来的思想教育和艺术美感,那么,学生就会失去思想的教育,失去情感的陶冶,失去审美能力的提高,就会失去人文的滋养。因为内涵是语文的固有根基,教材中的任何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只讲形式,或者把课文内容用机械的庸俗的题目形式来表现,那样知识表现的灵光就会失去光泽,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些空泛的僵死的符号。所以,出题首先应考虑的是给学生以空间,让学生去品味课文内容所表现出来的真、善、美,从而培养他们高尚的人生境界,丰富他们美好的心灵,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其次,应该考虑设计空间美的合理性。因为并不是所有题目设计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有些问题可以故意地留一点空间,不去解决,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如有的学生提问时,作为教师不作评价,不给答案,而是反问学生:是这样吗?然后再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如在教《纪念刘和珍君》时,教师朗读到最后一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时,原地定格,全体同学一片寂静,他们在思考,教师也不必立即讲下去,可以让学生在这段空间去细细品味、咀嚼文章深层所蕴含的意义。过了这段“空间”之后,教师再问,鲁迅先生为何无话可说?此时,经过学生的思考和酝酿,纷纷发言,答曰:或还有话说,或不需要说,或等待读者去体会,种种不一,最起码一点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意图和中心。还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艺术空间,在出题时,设计出空间美来。如《变色龙》在结尾时再次发现是将军家的狗时,文章突然中止,此时可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此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留下空间,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依据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的感受去揣摩一个生活中“变色龙”的嘴脸,从而感悟小说精巧的构思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单艳艳,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