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关于一节作文素材课的教学设计

作者:赵胜启




  一、教学目标:
  1、以写作带动回归文本,以回归文本促进写作。
  2、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使用文本的意识,提高学生作文驾驭文本素材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举例引导训练研究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以幻灯片为主)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堂课我们主要学习研究作文的素材问题。许多同学在作文时常常抱怨写作无材料。这是事实,是许多同学一直害怕作文的真实心态。材料,理论上是很丰富的,一曰古今中外,范围何其大,时空何其宽广;二曰生活处处是材料,似乎真的可以随手拈来、俯拾即是。可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在如此丰富的材料的理论背景下,大家仍常常抱怨作文无话可说的事实。其实,需要博览些古今中外的书籍,但同学们课外阅读日益萎缩;生活处处是材料,可同学们的生活恐怕是更加的“三点一线”。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不熟,课外书我们读得也比较有限,这些材料对我们来说理论色彩有些浓厚,我们想用但是用不好啊。那么就让我们回归教材、回归文本吧,因为文本我们在课堂上学过,思考过,算是熟悉之类。我想只要大家树立素材——回归文本意识,应该很快能驾驭住文本这一领域的素材。(古今中外,生活处处是材料之类的话是正确的,可是教师只这样讲而不引导并保证学生读课外书,不鼓励学生真正体验生活,说多了,岂不一次次地在伤学生的自尊心。)
  (二)作文话题展示
  作文话题一点也不神秘,一个词,一个短语,一句话,都可以成为作文话题。这儿我们可以展示许多作文话题,如“创新”、“选择”、“气量”、“正直”、“抗争”、“亲情”、“毅力”、“口才”、“生活”、“恒心”、“美与丑”、“说与做”、“成功的秘诀”、“素质”、“责任感”等。这堂课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展示100个或更多作文话题。(幻灯片展示)
  (三)文本(课文题目)展示
  话题题目很多,我们文本涉及的课文也有许多,高中六册教材的课文也有100多篇。如《劝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致大海》《拿来主义》《世间最美的坟墓》《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短歌行》《烛之武退秦师》《游褒禅山记》等等。(幻灯片展示)
  (四)举例引导
  举例坚持由易到难,选取典型的原则。操作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话题与文本的关系,每个例子包括文本回顾、话题解读、段落举例三个步骤。
  1、引用诗词是学生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实这正是使用文本的最便捷的一个途径。
  如:《近体诗六首》(学生齐背课文)
  话题:爱国、正直、品格。
  段落: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人,总是会受到后世景仰的。就如诸葛亮,杜甫感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赞美他“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我们今天的英雄烈士,同样会流芳百世的。(幻灯片展示,下同。指名学生朗读)
  点评:引用《蜀相》《书愤》中的名句的目的不在写诸葛亮而在阐释话题。
  2、引用文言文、借鉴文言文相对也较易把握。
  如:《劝学》(男生齐背课文)
  话题:学习、恒心、说与做。
  段落:学习要注重积累,要有恒心,要专一,这是常识,也是真理,我们有不少同学,能把荀子的《劝学》一文背得滚瓜烂熟,但在实践中,却又忘记了这几条最基本的原则。我们可以扪心自问,自己做到“积土成山”了吗?做到“锲而不舍”了吗?做到“用心一也”了吗?(女生齐读)
  点评:段落紧扣课文,写得很有现实针对性。
  3、现代文也能进入作文题材,高中教学不应忽视对现代文的学习与使用。
  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师跳读课文)
  话题:人才、素质。
  段落1:马克思,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他不仅仅掌握革命理论,还在文学、科学各个领域中有很深入的研究和成就。真正的人才,是综合素质都优良的人,我们从马克思的身上,不是也可以得到某些启示吗?(学生齐读)
  点评:如果不联系课文使用马克思的例子极易空泛。
  话题2:气量、待人接物。
  段落:恩格斯曾赞扬马克思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的确,襟怀坦荡、具有崇高理想的人,都不会过多计较个人的恩恩怨怨的。(学生齐读)
  点评:引用课文简明有力。
  4、现代诗歌也可进入作文素材,甚至不提供话题也可。
  如:《致大海》(内容回顾)
  可用于描写海方面的抒情散文。
  段落:面对大海,我想到许多,又好像什么也没想到,我是被你的浩瀚无边,被你的自由奔放震慑了。“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大海啊,诗人普希金忘不了你,我也忘不了你。(指名一学生读)
  点评:巧妙借助诗人情感抒发个人的情感。
  (五)举例浏览
  (目的:举出更多的例子,激发学生模仿的热情,为下面的训练做准备。)
  1、《拿来主义》(杂文)
  话题1:创新、与世界接轨。
  段落:半个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就教导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我们要大胆吸收中外有用的文化科技遗产,大胆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话题2:选择、美与丑
  段落:时至今日,有些人看到“鸦片”,看到“烟灯和烟枪”,看到“姨太太”,还以为是精华,爱之心切,社会上那些腐败现象,不就是因为不辨美丑而形成的吗?
  2、《世间最美的坟墓》(散文)
  话题:美、朴实
  段落:美,不在于花巧,不在于堆砌,不在于华丽;朴实,同样是美。托尔斯泰那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的坟墓,不是被人们赞颂为“世间最美的坟墓”吗?
  3、《六国论》(文言文)
  话题:团结合作
  段落:六个大国,居然被地处西北的秦国各个击破,这一历史事实,千百年来引起历史学家极大的兴趣,论述的文章很多,苏洵的《六国论》便是著名的一篇。其实,有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六国虽然强大,但并不团结,甚至彼此隔岸观火,勾心斗角,这就不是六比一的对垒,而是一比一,甚至零点几比一的对垒了。这种貌似强大而其实一盘散沙的现象,我们平时不是也看得多吗?
  4、《再别康桥》(现代文)
  话题:可用于某些抒情散文
  段落:“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希望像那徐志摩一样,“悄悄的来”“悄悄的走”,去游览祖国的江河湖海,但是,我要带走各地最灿烂的云彩。
  5、《短歌行》(古诗)
  话题:事物的复杂性、多角度看问题
  段落:原以为曹操是一代奸雄,又以为只是一介武夫,读了他的《短歌行》等诗篇,才知道他的内心世界是极其丰富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否也印证了一条真理:人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
  (这样的段落我们还可以举出许多,因课堂关系仅举五例,不做点评。)
  (六)课堂训练
  (一)写作训练(二选一)
  1、以课文《游褒禅山记》为素材任选话题写一段文字。
  2、以“说话艺术”为话题任选课文作素材写一段文字。
  (二)点评个别学生写的段落(给学生较多的课堂训练时间)
  参考事例1、以课文《游褒禅山记》为素材任选话题写一段文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