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论语文课堂的文化向度

作者:毛承延




  新的课程文化精神的主要根本点就在于强调主体存在的意义,重视人的尊严和生命价值,追求理想的、美的人性,把非人还原为人,确立起一个大写的人。它决定课堂教学过程的至高指向是,让学生持带着清醒的自我意识去决定他们是谁,以及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而课堂是学生真正能说话的文化市场,其中的一切人际关系都是学习者(也包括教师在内)文化创造的基础,唯有当学习者在尊重普遍人性这座观念平台上,平等、和谐地争论、碰撞,才有了精神与思想的交流,才有了生命意义——伦理与真理的追问。
  一、尊重人性。一切有效的伦理要求,如个人权利得到应有的尊重,个人尊严得到高度的维护,个人美学愿景得到高度的实现,其基础和前提是“向善”。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而言,严格意义上说,只有向善才会有真理的影子。那么,如何“向善”?
  1.认识自我。奥兹指出:“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程度,构成了人的精神核心”。是的,每个学习者都要充分认识自己,在课堂上扮演什么角色,为自己设定什么样的目标,评判自己付出多大的努力能成功完成某一特定学习任务,在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能否注重发挥、发展和发掘自身语文学习的潜在优势,使自己在心智上立于不败之地,是否把课堂学习看作对自己内心的开掘,一种在较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中,发现自我,超越自我,旅游于自己的内在区间,在自主活动中不断地提升、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在对自我认识不断深化的同时,还要不断渴求对自我的解放,具有个人表达思想自由的意愿,竭力以自信和好学的行为实践来维护自尊、达至自强,昂首就座于课堂,对自己的能力流露着自豪,勤于思考,深入探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2.扩展善心。扩展内心的善,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人伦道理的本质要求,课堂教学就自然进入了规范化和秩序化状态。荷尔德林云:“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我看来,如果从人生修养的角度理解,“诗意”是指用欣赏的心态和冷峻的眼光去看待本属正常的社会和人生,多赞美别人,经常批评自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得思义”、“义然后取”,强调和维护公共利益。学习者作为课堂文化创造的主体,必然会根据自身的传统和信仰、知识和能力,对课堂所生发的一切作出有周详的、有缺陷的,有趣同于自己的、有与己分歧的述说和评判。对此,除了认同,更要理性地关注和接受别人的观点、信息。《圣经·路加福音》云:“你们要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他们”。穆罕默德也说:“你自己喜欢什么,就该喜欢别人什么;你自己觉得什么是痛苦,就该想到对别的所有人来说它也是痛苦”。这些西方先哲之言与儒家的“以己度人,将心比心”的普遍性伦理原则是吻合的。遵照这一普遍性伦理原则,每个学习者理应把自己那些公德、智慧和效率相统一的文化营养,一滴一滴地注入他人的血管里,把善心注入善心,把灵魂注入灵魂,让彼此顿悟:在生存之外,我们还有另一个星空——善良的精神世界。
  3.描绘美景。理解语文课堂教学的文化本质不只在于文化的长度,更在于文化的向度,在于课堂教学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闪烁着的亦真亦善的美文化辉光,借助美文化辉光透过每个人和事,各个环节和细处,可以发现和欣赏到文化生命的透明性,可以窥探到学习者执著追求开启智性和人格发展的新维度的印迹。“在艺术家看来,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任何人与任何事物上,他锐利的眼光能够发现‘性格’,换句话说,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透露出内在真理;而这个真理就是美的本身”。(罗丹《罗丹艺术论》)这个真理就是表现在文字从诞生之日就能矗立起来的有力度的文本中的人的美、诚实、崇高的品质。每个学习者深入文本的色彩、文字、图片,去发现它以雄浑与纤细、博大与方寸、刚劲与柔婉给人生命震颤的韵律美感。由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材具有真理的多元化、价值的相对化、评价的无中心化、范式的不可通约化等美学特征,在审美活动的欣赏方面,不再把最美好的愿望寄于终极,而是聚焦于从阅读、理解到鉴赏评价的教学全过程。而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生命和成长的运动、发展的文化过程:经验、科学和意象组成了异彩纷呈的文化世界,一片片青春的苗床,万物尽情地在其中吟咏歌唱,又能在其中婆娑起舞。我想,如此生机盎然、全面发展的“化”境,便是语文课堂教学孜孜以求的美的愿景的生动写照。
  二、建构对话。衡量语文课堂教学是否渗入了人的情感、态度和体验,是否洋溢着分享相同的善意、智慧、生命及共同愿望的乐趣,关键就在于能否建构对话,进而落实对话。
  1.对话,文化转型的标志。语文教学领域曾一度将充满人性之美、韵味无穷的语文沦为枯燥乏味的知识之学,甚而变成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应试训练。于是,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非人文化”倾向充斥课堂。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传统价值观念被解构,社会变革与转型、思想的多元与冲突已演化成活生生的现实:文化发生了由“训话”到“对话”的划时代的重大转型,对象由于对话而得以沟通,一致性、连续性与多样化、非连续性同存;文化由于对话而达成交流,差异与一致、有序与无序并举。一言以蔽之,在文化交流中,没有理由将文化个性、文化差异性凌驾于人类文化共性、同一性之上,或拒绝与其他形态文化进行广泛交流和开展对话。文化的转型也促使语文教育作出反响和应对:为深化教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掀起以人文性为基本特征的第三浪潮;呼唤对话、交流及其建构并落实,把知识集权、知识霸权、话语垄断驱逐出语文教学舞台。
  2.对话,文化权利的保证。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说:“无论如何,不能废除作为一个世界公民的权利,他有权要求和所有其他人的交往,并为此目的去访问世界上的一切地区。”的确,课堂上的每一个学习者就应当享受公民权利,他们有权要求和同桌及其他成员,就与教学直接或间接关联的问题,让自己处于客观真理的影响下,进入一种新的共同圈中,不仅能把自我表达和成功地申述自己的观点结合起来,而且进入一个不再保留原先自我的共同体的转换,从中获取掌握着合法性的准绳的交往权利。对话,不仅是双方的、彼此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也包括人与文本的对话;对话,就是把自己置身于与他人交谈的话语情境中,与他人保持理性互动和宽容交流。除此之外,还可获取做人的权利,通过对话,教师与学生具有同样的自由活动的余地,具有同等的说话权利,每个人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大写的人,学生从“边缘”进入中心,教师从“代理人”回归自主,“我的努力,你的感动,你的努力,我的感动”等一系列哲学命题都可以得到较为清晰的解释。
  三、坚持批判。语文教学目标不仅表现为通过交流、对话促进相互理解、分析事物、陈述观点、达成共识和融创的伦理境界,还表现为富有执着追求真理的批判精神。
  1.更新权威理念。有些教师把自己看成是造成教室“场”的领导者,是教学参考书的所有者、传播者和维护者,并且以为只有老师在教室“场”就自然而且永远地出现;只有教师在,一“书”(教学参考书)在手对文本的解读就权威性地接近真理、揭示真理。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偏颇的。教材上、教参上的东西很多也是一家之言,在彼时彼地也许是合理的、正确的,而在此时此地就可能是悖理的、错误的,教师对此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只此一家”的权柄。教室的“场”,是一个开放性的“场”,除了师生之间的互相作用之外,它还反映了学生每堂课能接受多少信息,能放大哪几个信息。其实,外在世界的五彩斑斓的景象,已经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广泛的获取知识和锻炼思维的机会,以致他们的思想知识体系中发生了绚丽多姿的变化,因而也完全可能在对待某些课堂的生成性方面领先于教师。正因为如此,学习者都应完成角色的重新定位,每一方都将成为一个顾问,一个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2.树立怀疑意识。不同假说试翼比飞、新旧主张迭相交替,这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怀疑产生的正常的、健康的、高一位格的喜人景象。怀疑是科学精神的基点,是一种严肃探索真理和真正美德的哲学化追求。理性的怀疑意识,其灵魂与作为人文学科分支——语文是相通的。语文是一门激发想象、启迪智慧、丰富情感、抚慰心灵、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学科,其中的真理在一般意义上是多极的,不是终极的。而又由于学习者观察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或是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所掌握的资料不同,往往出现两种或多种假说同时并存的局面。此时,就需要学习者从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出发去反复确认和不断修正各种假说,最后取得符合科学规律的广泛认同,这一全过程的认识论前提就是理性的怀疑意识。如果没有理性的怀疑意识,固守自己原先信奉的经典理论,轻信、盲从他人的假设和猜想,那么结果就必然会在新事实面前为旧理论所羁绊,痛失作出科学发现、创立新理论的机会。
  3.开掘创新潜能。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天地、一个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务必建构课堂教学创新体系,营造活跃、宽松、民主、高效、鼓励、扶植的课堂氛围,创建有利于学习者创新的课堂人文环境;在课堂思维方式的创新上,坚守多维互动性、动态生成性的原则,培养学习者以“求新”为指归的求异、发散、整合等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内容的创新上,更新课堂观念,强化大语文意识;以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为认识取向,以特色化、多元化为价值取向,旨在提升学习者的主体价值、发展学习者的健全个性、开拓学习者的心智视野。牢固树立创新理念,确信人的本质可以被收缩和扩展,只要愿意并且知道如何锻炼智力肌肉——创造力,就能凭借智慧的杠杆,找寻技巧的支点,创造性撬起寥廓庞大的地球;消除自惭形秽、袖手旁观、无所作为的颓唐、倦怠心理,摒弃“你想第一个‘吃螃蟹’,充其量是一种冒险与徒劳”等讥笑、挫伤现象,构筑“我敢穿越”、“我要飞翔”的创造空间。真能这样,才算一堂“开心辞典”、“艺术人生”、“梦想剧场”、“实话实说”的好课。
  毛承延,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现居上海浦东。本文编校: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