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析薪贵在破理 善考还须善思

作者:陶有刚




  孙子说:“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谋势者,重视分析整个局势,往往能获得最优结果;谋子者,只看到单个棋子的得失,常常顾此失彼,因小失大。备考也是如此,善考者,总是精心研究,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益,不唯应考却能水到渠成;不善考者,纵使题目做得天昏地暗,却也是事倍功半。究其原因,失败者的教训在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谋子”而不“谋势”也。刘勰《文心雕龙》中有“论如析薪,贵在破理”之说,强调指出劈柴最重要的是破开木材的纹理。本文欲借“析薪”之法,对高考语文试卷的几大板块各从一个角度作简略的解读,意在寻求更长效地应对考试的方式、方法,以资参考。
  
  一、识记板块:读你千遍不厌倦
  
  识记包括字音、字形的辨析和名句名篇、文学常识的默写。汉字数量众多,常用字3500个左右,尽管高考考题中出现的读音、辨形字一般不会超出常用字范围,但要准确地读写却非易事;名句名篇,诗词文赋均有涉及;文学常识,古今中外,面广量大。考前突击训练,试题中错误的读音和字形,常常干扰思维,让人难分真伪,甚至以错为对;强迫自己刻板抢记,大量耗时,往往记一漏万,收效甚微,得不偿失。因此,学生常为记不清、记不准、记不牢而生怨,视识记类考题为心病。究其原因,为考而记,效率不高。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培养学生识记的兴趣。兴趣是记忆的动力和强化剂,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而识记的过程往往是重复的,识记的内容多半是枯燥的,叫人难以“热爱”,教师只有不断地创新思路,更新方法,才能让学生做到读千遍而不厌倦。以下方式可作尝试:(1)分阶段识记。有人作过统计,十字路口红绿灯每60秒更换一次,常有一些性急者闯红灯,若将它分成两个30秒,闯红灯现象则大大减少。识记也一样,阶段性的识记任务,远远少于复习时的内容总汇,学生分段消化,不烦不躁,记忆牢固,日积月累至高考,也就不会“闯红灯”了。(2)分类型识记。分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识记过程,分类后条清理晰,有助于诵读和记忆。(3)换方式识记。背诵是最好的识记方式之一,但只知背诵则容易产生心理疲倦,换个方式常常既能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固化学生记忆。如:开展快速查字典竞赛、有关作家作品的知识竞赛、“每日一句名言”名句接龙等活动。(4)带感情识记。名句名篇的背诵,应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到作家的人格美、作品的意境美、句子的辞采美、语言的音乐美等,学生充满了寻美的乐趣,就能识而不厌,记而不倦了。有兴趣、有目标地识记,高考时便能成竹在胸。
  
  二、语言知识及运用板块:处处留心皆学问
  
  语言知识及运用包括:实词(成语、熟语)、虚词的应用,病句的辨析、修改,句式的变换、仿用,语段的扩展、压缩,语言的合理表达,标点的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所考题型有选择题和表述题两大类。选择题是学生开卷后第一时间面对的内容,做题的质量直接作用于考场的心理,影响整个考试的情绪。表述题则重视语言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契合,创新不断,题型多变。它最能衡量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应用能力,能明显拉大试卷得分的距离,其地位举足轻重。要做好这一板块的试题,单靠临阵磨枪是于事无补的,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处处留心的良好习惯。其一,留心积累知识。墨西哥人有这样一句名言:知识像一张网,越实越牢,网住的鱼就越多。的确,语言知识越厚实,应用起来越能驾轻就熟。其二,留心观察生活。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中处处可以学语文。读报纸、看电视,参加活动、旅游观光,无一不能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当然,观察之后还要思考,巴斯特说:“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表明没有思考的观察只能成为过眼云烟,有观察且能不断印证、感悟、思考,见闻便能变成学识。其三,留心运用知识。荀子说:“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学生在学习之余要创造机会,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训练自己整合信息和恰当地表情达意的能力。有了这种不变的能力,就能应对万变之题型。
  
  三、古代诗文阅读板块:熟读深思意自知
  
  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的选材面不断拓宽,文段的选材大大打破了只出自二十四史的惯例,从春秋到清代的传记、散文名人名作都有涉及,诗词鉴赏各个时代作品均可入选。这是学生得分易、失分亦易的板块,一般说来能引起师生们的重视,但在不断的强化训练之后,考试时不同学生的得分却相差悬殊,成败的原因在于是否真正读懂了诗文。就诗歌而言,若真能弄清背景,把握内容,领会主旨,体会感情,那么分析形象,领悟意境,品味特色,评判作者就能顺理成章了;就文段而言,若真能理解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并能通达完美地翻译文句,那么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作者的观点与态度也就水到渠成了。若对诗文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做起题来就往往失之偏颇,鉴赏起来有时大相径庭。怎样才能真正读懂古代诗文呢?练就古文功底最为重要。苏轼“故书不厌百回读”,告诉我们要熟读深思。就教学而言,一定要学好教材中所选的古文,这一点很多学生就没有做到,他们往往对课文视而不见,见而不明,对知识的掌握总是漏洞百出,结果根不深而苗难壮。教师一定要督促他们逐字弄通弄懂,逐句译准译顺,通过实词、虚词、语法知识和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逐步形成迁移能力;杜甫“男儿须读五车书”,告诉我们要广读博览。就应考而言,教师精选些诗词文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营养补充也是很有必要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有了扎实的古文功底,在目前高考古文阅读难度并未超过课本难度的情况下,学生拿下这一板块的高分应是志在必得的。
  
  四、说明文阅读板块:吹尽狂沙始到金
  
  说明文的选材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有文化、艺术、哲学、社会、生物、化学、建筑、美学、考古等方面内容,近几年社科类选文呈逐渐增多之势。说明文的阅读题型多为选择题,各选项都能在文中找到依据。能否做到阅读快捷、选项准确,是解答这一类型试题成败的关键。教师应重视传授阅读技巧,训练阅读速度,让学生准确无误地辨析、选择、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教学中应在训练“三抓”上下功夫。一是抓重点词语。通览全文后,把表程度、范围、偶然、必然、已然、未然、原因、结果、引申、比喻等词语筛选出来,根据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来明确选项;二是抓关键句子。依据起始句、收尾句、点睛句、转承句、议论句、抒情句、中心句、总结句等在文中所起的特殊作用来筛选信息,判断正误。三是抓思维流程。按照揣摩语境,斟酌词句,提炼观点,归纳、重组,推断、想象的思维过程来确定信息、拓展信息。学生具备了信息筛选能力,养成了“千淘万漉”的习惯,做起题来就能“吹尽狂沙”,准确无误。
  
  五、文学作品阅读板块:豪华落尽见真淳
  
  近年来,文学作品的阅读选材基本上是当代散文,所反映的生活与表达的思想感情更贴近学生实际,命题内容更重视人文性和审美性的探究,题型更加传统,多以提问方式出现。这类试题看似简单,但学生若缺乏良好的思维品质,单靠训练时积下的答题技巧,是无法准确、全面、精练、清楚地回答问题的。试题因扣紧了“文”的特点而受到好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语文教学必须返璞归真,教师要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要引导学生寻找和感悟语文至真至淳的本色。基于此,教学中首先应注意两个基本点:一是眼光要瞄准课文,重视课文的学习与思考。语文教材所选的文学作品都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精品,学习它,既能通过对文章内容的解读,吸收传统的文化精髓,感受当代的文化气息,又能通过对课后练习的解答,让学生在思考、分析、领悟中学会鉴赏。如教材中课后练习第一题大都为问答题,编者意在引导学生或分析文章结构,或把握文章思路,或归纳内容要点,或概括中心意思,或赏析作品形象,或评判作者观点等,若每篇文章都把这些问题研深悟透了,那么每一次新授课就都成了高考阅读的指导课,这样应对高考自然就轻而易举了。二是要有良好的鉴赏品质。阅读文学作品,务求入“文”,摒弃浮躁;务求把握整体,摒弃支离破碎;务求得其真意,摒弃牵强附会;务求探究意蕴,摒弃字面游戏。“豪华落尽见真淳”,只有摒弃了不应有的“追寻”,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真、感受作品的善、欣赏作品的美。若真能把发掘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作为首要任务,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又辅之以扎实的语言基本功、适当的强化训练,那么解答阅读试题也就得心应手了。
  
  六、写作板块:人情练达即文章
  
  作文是高考的重头戏,其地位不容备考者忽视。近年来,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均以体现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弘扬中华民族美德和传统文化,检验考生人文素养为命题思想,以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为评判标准。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结构到规范书写等都进行了反复的训练,但很多学生仍望题兴叹,无话可说,只能敷衍成篇;更有甚者,立意不深、构思不奇、叙事空洞、说理苍白、语言贫乏的文章比比皆是。其原因在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缺失比写作知识的缺失更为厉害。所以教师要努力倡导学生:多学习,拓宽知识容量;多游历,饱览秀美山川;多体验,了解风土人情;多实践,增强时代气息;多交流,丰富真实情感;多感悟,认识人生社会。陆机说:“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有了丰富的知识、真实的经历、亲身的体验、实际的感受,则能“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就写作而言,考前训练、作文技巧是“线”,文学素养、洞明世事是“珠”,引线穿珠,匠工易成;有线无珠,巧妇难为。
  “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无论高考怎样改革,无论考试怎样命题,单一地围绕高考试题转的急功近利的做法都将捉襟见肘,长时间地关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环节,重视语文基础能力和基本素养的提高都将是最根本而有效的办法。
  陶有刚,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湖北黄梅。本文编校:石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