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语文课堂小结要凸显精神力量

作者:曹 陵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升他们的人文品格。即实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课程改革也强调了人文精神在各个学科尤其是语文学科中的渗透。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大力发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他们的精神支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发挥“小结”的作用。我也曾明确要求学生必须重视这个环节的听讲。因为它就是学习文学作品的关键环节,也是作者乃至编者的意图所在。
  
  一、注重内在体验,增强自主意识
  
  中学语文教材一直是由古今中外众多的文学作品和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构成。语文教学大多是在解读和品味这些作品所蕴涵主题的丰富性和艺术张力。如钟荣的“滋味”,严羽的“兴趣”,王士祯的“境界”等,无一不是从文学作品中创造性地发掘出的思想精髓。
  品读文学作品,说到底是从古今中外的作家里去寻找和自己性情相近的文学形象。一旦找到了这样的对象,读者心中必定万分高兴,灵魂也要为之发生剧烈震撼。犹如春雷一声,冬眠的动物便立即活跃起来,进入又一个新的世界。于是流连忘返,乐此不疲,如坐春风,如沐甘霖。在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同时,潜在的精神气质和智慧如受到电击一般被唤醒、激活了。于是,一个崭新的自我便应运而生,灵魂在受到洗礼后又实现了一次升华。
  这样的惊喜不是每个人时刻都能遇到的,它首先取决于一个人的自主意识是否很强。只有自我意识极强的人才能达到自我实现和完善性格的境界,直到充分发挥主体能动作用。教师的作用就是要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精神、情感、情绪和感觉等方面达到有机的整体化,协调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一致。然而自我意识强的学生总是少数。对学生反复提醒,着力引导他们的思想朝真善美的圣地进发是非常必要和必须的。
  高二下学期的语文教材中,有好多关于爱情题材的作品。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罗密欧与朱丽叶》《长亭送别》《桃花扇》等,爱情已经成为高二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这本来就是他们经常关注和谈论的话题。因此,以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是他们乐于朗读的,即使是那些平常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愿读。我在教学《长亭送别》一文的最后一节课时,便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讨论崔莺莺的爱情观——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在今天,她的爱情观还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呢?有学生说:“自古以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爱情必定是属于精神层面的,它不能代替物质生活。在爱情与功名之间,我决定重功名,轻爱情。”也有学生说:“我要实现爱情与功名的双赢。”我肯定了前一位同学的观点,因为它代表了当今时代青年人勇于进取、奋勇攀登的主流。梁启超也曾告诫过徐志摩: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同时,我也指出后一位同学的观点是很理想的,是很多青年的美好愿望,但在现实中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
  之所以这样安排,我是想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来净化和升华学生的人格,希望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意在使少数有恋爱冲动的同学清醒过来,增强理智感,以学业为重,夯实事业的根基。
  为了满足同学们的阅读口味,我还在欣赏剧中的词、句、段时花了较多的时间。他们的激情很高,几乎都能找出各自很喜欢的句子来品味,表现得十分投入。甚至还有人小声说:“是你的真切体验么?”哪怕对同一个句子,也有不同的体会,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有学生认为其情态描写微妙细腻。也有学生认为表现了崔莺莺复杂而矛盾的心思。只要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且言之成理,我都给予充分肯定。
  巴金说:“我们不是靠吃大米活着的。”的确如此,我们还需要比这更有价值的精神力量。它才是我们生活的根本,是我们的事业赖以支撑的力量源泉。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优美的议论性散文。小结本文的时候,我特别注意发掘它的人文精神,并期待着以此给学生心灵注入一股奋斗力和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品质。
  此文是王安石游褒禅山之后的感慨,也是他人格的写照。文章阐明:凡古今成大事者必须具备“志”“力”“物”三个条件。这既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事业之道。在结合实践分析后,我还发现在这三个条件的背后还隐藏着涉险、深思、慎学的重要信息。其中涉险是首要和必要的,舍此就不能探幽览胜,领略无限风光;深思是保证思维正确性的前提;不慎学就难以成大事,或者只能永远“跟踪”别人而成为高级的“落伍”者。
  有志者,能锲而不舍、孜孜不倦;有力者,能独立学习,完备思维,扎实实践;有物者,即有硬件,包括图书资料、仪器设备。正如荀子所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志是取胜的关键,有志、有力善借物者将必定成为新时代的拔尖人才。
  课后,我还要求学生背诵并深刻领会以下名言:
  韩非子:“志之能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王守仁:“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袁枚:“平居有古人,而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
  恩格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人类的智慧,是独立思考的精神。”
  最后,我让他们把各自喜欢的句子品味一番,通过他们的情感体验达到深入领会,使文本的思想感情转化成学生自己的思想感情。有的学生还有更高的认识。在这种体验的过程中,唤起了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人生视野和人生态度。语文教材的养料就内化为学生的人格了,这将促使他们最终走上为社会充分发挥作用的道路。
  
  二、多元解读文本,培养思辨能力
  
  百读不厌的文学作品是凭着它那强烈的感召力和教化功能永垂不朽的。所以许多语文教师都重视对作品主题的阐发。作品主题本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结束一篇课文的教学时,我不仅给予了学生一个传统的大众化的观点,而且还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感受,期望能得出富有个性化的结论。事实上有的学生创造性的解读和评价让你不得不佩服。看着他们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高,我从内心感到高兴。
  “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话就是说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到具有个性差异的主题。这当然不是说读者可以对作品的主题进行任意的附会,而是说明读者可以透过作品的语言体系,在理解其中的社会、历史、传统的涵蕴基础上,对其主题做出种种具有个性色彩和说服力的阐释与解读。
  如莫泊桑的名作《项链》的传统主题是讽刺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这个大众化的观点学生反而不愿意接受。他们认为虚荣心是许多人都有的正常心理,只是严重程度有别,不必要去讽刺。倒还提出了他们独到的见解:或阐明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不确定性的哀叹。或赞扬了玛蒂尔德的真诚、善良和坚忍不拔。或赞扬了玛蒂尔德迎战人生的变幻无常之后,难能可贵的坦然与豪迈。或认为文章通过玛蒂尔德对不幸的挑战,阐明了生活不是云里雾里的遐想,更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的道理。面对学生这样的理解,我没有不喝彩的理由。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伊瑟尔说:“没有未完的成分,没有文中的空白,我们就不可能发挥想象。”文学欣赏的经验告诉我们:越是伟大的作品,留下的空白也就越大;因而,对优秀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理解也是无穷无尽的。事实上,文学作品的主题也是一个多元的开放性的系统。在教学中,坚持这个观点,引导学生发现作品多元性的主题,不仅可以体现独立思考的成果,还有助于表现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辨证性。而且会因其中很强的新颖性和异常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