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语文教育中可以有点儿野性味

作者:李洪义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给长期在应试迷雾笼罩下的语文教育带来了曙光。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一下就会发现,如今的语文教育虽然基本上改变了应试教育下满堂灌的教风,增加了语文的味道,同时也多少使语文教育有了更多的可人亮色,但是,从本质上讲,语文教育远没有达到审美的层次,其表征就是:语文教育的那种使人颐养性情、让人幸福快乐、惹人喜欢的天性,并没有真正出现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建议,我们在语文教育中不妨增加一点野性味。
  我所理解的野性味是指排除过多功利心的一种原生态的语文学习状态,教师不必条分缕析,学生不用死记知识点。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则在诵读中去欣赏文本中的美点,进而学习知识,并在自觉中领悟文章写法。语文教育的野性味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有自然的纯真。首先,语文学习正如人的生命历程,不一定要人为地添加一些人文景观来引诱人去作短暂的驻足,它完全可以是具有原始风貌的“森林”,只要有碧莹莹的一湍激流以及叠若累卵的巨大岩石和林林总总的花草树木就足够了,“你只要端坐竹筏,让流水执导,用心去感受那一种清幽,那一份闲适,用不着解说,也无须想象”,这样,“既不用费力,也不用劳神,只是默默地漂流,在漂流中悠然忘机,品尝自由奔放的快感”,这难道不是人生最丰美的享受吗?因此,语文教学大可不必脱离课本大搞什么热热闹闹的讨论和五光十色的课件展示,更不必费尽心机地去条分缕析和使得文本情感流失的探究,教者应该做的就是引领学生借助语言这一媒介,在文本中自由自在地旅游,去感受文本作者的那份纯情真意、那份平实淡雅,以便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从中获得审美愉悦,而学生的智慧也便会在这愉悦中得以提升。
  其次,大自然、生活和生命是语文教学的源泉。可以这样说,大自然有多美丽,语文就有多美丽;生活有 多精彩,语文就有多精彩;生命有多长,语文的生命就有多长。既然语文与大自然、生活、生命紧密相连,那么,语文教育理应具有大自然的美丽、生活的精彩和生命的脉动,语文教学也理应让学生“光着脚,躺在绿草地上,闻泥土的气息,听蛙声一片,看星星满天,寻找生命之根……”。
  第二,有充盈的情意。情是语文的生命,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文本作者的情感就流注于语言之中,可谓“字字含情,句句有意”。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曾经说过:“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统一的感悟过程。”语文教学不应过分强调所谓科学化或模式化,应将语言中的情和意引发出来,“去丰化和磁化”教学过程,去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要让学生学会感伤、流泪,要让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一种悲悯情怀。
  第三,有生命的律动。语文承载着流动的生命,语文学习就是在感受生命的流动,就是在触摸流动的生命。既然如此,那么,语文教学理应为学生的学习搭建起一座平台,让他们在生命的河流中荡起双桨,穿越学海,到达自己的精神家园。自然,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就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能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第四,有和美的意蕴。生活中充满了美,语文学习就是让学生去感知和品味生活中的美,而语文教学就是要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引导他们挖掘文本中的美的因子,使他们受到美的熏染,得到美的启迪,进而培养他们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第五,有现实的苦味。人只有在严酷的环境中体验过,才会觉得生存的实在意义,生命本身才会显得格外美丽。语文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走进这严酷的环境中,去阅读前人的苦难历程和辛酸的人生,品尝现实生活中前人或他人的苦味,以使他们倍加珍惜眼前的所有,从而健康成长。
  为使语文教育更多一些野性味,教师可以从下边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少加佐料,真实面对。语文教学要真实地面对生活、面对人生,将语文教学用真实自然的方式还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去除人工雕琢的痕迹,品尝到语文的原味。语文教学如果过多的添加“佐料”,“吃”上去虽口感不错,但其原有的营养成分会大打折扣。语文教学制造的“快餐”,虽然“吃”起来便捷,但由于学生缺乏情感体验,久吃,会把学生培养成“残疾人”——没有思想的人,虚假的人。
  第二,追求教与学的自然常态。首先是教的自然常态。语文教育应是以人为本、发展个性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个性。一个没有个性化教学经验的教师,不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意识,教学过程中不要时时为如何展示自己的才华而绞尽脑汁,而要将真实的语文展现给学生,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在学生的“青草地上”(内心世界)缓缓流淌。其次是学的自然常态。发展学生个性是现代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和归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学习、体验、感悟和创造的。没有个体体验的学习是缺乏美感的学习,无滋无味。提倡“野性味”的课堂教学,是立足于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为基础的一种关怀个性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教学。长期以来的语文学习由于只与考试结缘,而与生命、生活无关,因而学生只觉得“苦”,而没有“甜”可言。因此,语文教学中,应将学生的学与其内在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使他们感到语文的学习与生命的成长同步。
  第三,跟大自然接吻,与社会握手。如果说天空中有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让人觉得可爱就是语文的话,那么,语文教育就是将“云儿”捧在手中给学生赏玩;如果初升的朝阳光芒四射,让人觉得生机勃发就是语文的话,那么,语文教育就是把这束“朝阳”播撒到学生的心田,埋下希望的种子;如果说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就是语文的话,那么,语文教育就是将这片“残阳”呈现给学生,让他们懂得只有今天的付出,才有来日的“无限好”;如果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语文的话,那么,语文教育就是将这“含泪的花”“惊心的鸟”幻化成诗人那颗火热的爱国之心放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如果说伊拉克战争使众多的人失去宝贵的生命就是语文的话,那么,语文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听到伊拉克人民失去亲人后的哭声,使他们深深懂得只有有生命,才能有人权。一句话,语文教学里不能没有大自然,不能没有社会。语文教育应注意从现实生活的角度、以自然的方式来审视语文,使其恢复本来的面目——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关注社会的变化,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自然和社会的存在。
  第四,营造和谐氛围,允许个性张扬。现实世界丰富多彩,有春天的嫩绿、夏日的鲜红,也有秋天的金黄、冬日的雪白;语文世界情态万种,有仰天长啸、与古人同饮“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豪情;有“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有浔阳江头琵琶女琴声的哀婉。语文教学就是为他们留住这些美好的东西,引导他们走进这丰富多彩、情态万千的语文世界,使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和幸福,从而健康而诗意地生活。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留住美好,让学生走进快乐。而要想真正让学生走进快乐,教师首先应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允许个性张扬,重视创造性的发挥。有人说,如果语文教学泯灭了个性,就像花少了雨露,即使开着,也不会鲜艳。语文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充分考虑个性的差异,万万不能整齐划一。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不要“讲经”,更不可走进“题海”,要拿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中,让他们感受明媚的阳光,倾听生命的乐章,体验情感的波涛,站在生活的浪尖,真真正正地品尝语文的味道。像这种舒放似的阅读,可以让学生自由地体验、吸收和创造,从而实现自我的本真。
  第五,重构和还原审美对象。在教学中,只有将审美对象与生活相关联才能更好地显示其审美价值,使学生产生审美愉悦。这是因为,审美过程首先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如果审美对象不能进入审美主体所及的范围内,那么,审美主体也就不会有审美体验,当然,审美愉悦也就不会产生。因此,将审美对象重构和还原,也就是将审美对象放在学生生活所及的范围内,并且剥去罩在它身上的外衣。比如,著名的短篇小说《项链》,文本的作者的确是把马蒂尔德作为一个爱慕虚荣的妇女形象来塑造的。出于一种习惯认识,首先进入学生视野的往往就是一个爱慕虚荣的资产阶级妇女形象。由于将人物身上罩上了这样一层外衣,从而使学生仅仅看到了马蒂尔德可憎的一面,而看不到人物善良的一面。其实,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马蒂尔德固然有其不可取的一面,但是,作为一个女人,特别是在遭受到丢失项链的沉重打击之后,她没有因此而倒下去,而是毅然决然地依靠自己的双手,经过十年的辛勤劳作,终于还清了债务。此时的马蒂尔德已与十年前的她判若两人。仅凭这种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就足以令人敬仰。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吗?教学中,应善于把玛蒂尔德这一审美对象放到现实生活中,捕捉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审美切入点来启迪学生,使他们领悟到坚强与耐劳可以使人的精神变得更充实。
  梭罗说:“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那么,语文教育提倡“野性”,就是将语文从纯功利性的应试教育的“魔窟”中“救赎”出来。语文从来也永远不只是为了交际、考试而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学生生命中的流动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就是人的生命的写照,生命所需要的,也正是语文所需要的。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将语文中所具有的美流注到学生的生命中去,使学生在一种真切的体验中,享受生命的乐趣,感知生命的内蕴,探寻生命的真谛,创造生命的美丽,从而使他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惟有这样,语文教育才能真正达到审美层次。
  
  李洪义,河北衡水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本文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