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对话式教学中教师的有效行为策略

作者:尤焕婷




  对话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听”这种对立而又封闭的教学模式,倡导构建民主、开放、和谐互动、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强化了学生课堂主人翁的地位,是对旧的教学方式的革命。如今,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对话式教学被广泛的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但当我们理性的审视我们的对话式教学,不难发现,由于认识的偏差,我们的对话教学常处于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
  根据弗莱雷的对话教育理论,对话有两重含义,一是以对话为手段实施教学,二是在实施教学中贯穿对话精神,即对话要体现民主沟通、合作互动、创造生成等原则。这就意味着教学的对话首先要追求教学的人性化。对话,不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向对方敞开心扉,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其次,教学的对话要追求教学的创造性。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之中创造的”,对话要实现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这样的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以对话为手段实施教学,追求教学的人性化,大多数教师都很重视,但要体现教学的创造性,似乎还不够,主要表现在有的教师把对话等同于简单的师生问答,常用“是不是”“对不对”“是什么”“怎么样”提问,如有教师上《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师:“从明天起”,我要做什么?
  生: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告诉每一个亲人,我的幸福;给河、山取名字,祝愿陌生人。
  师:还有一句总结性的话是什么?
  生: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师:这么多幸福的表现,如果分层可以分成几个层面?
  生:三个层面,对周围的人传达幸福、向陌生人传达幸福。
  师:那只有两个层面啊?
  生:三个层面,自己的幸福、向亲人诉说自己的幸福、向陌生人传达幸福。
  这些问题设计非常简单,学生随口就可以答出,表面上是对话,实际上学生被教师牵着走,问题谈不上启发性,学生能构建什么知识呢?
  有的教师为体现教学民主而民主,课堂上任由学生自由发问,学生提问五花八门,教师随意组织学生讨论,对学生的探究回答一味附议,如教《孔雀东南飞》有学生问刘兰芝为什么被休?讨论探究,有说焦母不喜欢刘兰芝的,有说刘兰芝不生育的,甚至有说刘兰芝可能有脚气的,对于后者,教师为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尽到匡正的责任,竟然说他的见解很有新意。总之,提问的泛化、教学目标的虚化、课堂民主的绝对化,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主体地位被表相化,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应该看到,语文课堂的对话行为,不仅与教学民主有关,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关,也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有关,在以教师为主导为主持的课堂对话中,教师行为的功能状况和操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决定着对话另一方学生的学习水平。所以,笔者以为,教师有效行为的缺失是导致语文课堂对话低效、无效的根本原因。
  对话式教学中教师的有效行为策略大致有如下几点:
  1、关注、指导课前预习是有效对话的前提
  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解读文本的过程,所以对话的基础是建立在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研读和思考上,教师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自主的个性化阅读,为学生搭建平台,指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学生才能更好的从多元视角深刻感受文本。如果只简单的提出预习要求,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课文类型予以指导:如写作年代久远的,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师可提前印发相关的背景资料和与之相关的同类文章,帮助学生质疑理解;如小说戏剧等鉴赏类的,可以给学生提供别人对此文本不同的解读,供学生质疑借鉴,或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采用小组课后讨论的形式,筛选有价值的问题,供课堂讨论;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也可以为学生确立研究话题,让学生在文本中,或课外查阅资料找自圆其说的依据(如街亭之失谁之过),这样既节省课堂时间又不至于使对话肤浅,游离于文本目标之外。
  2、巧设问题是有效对话的核心
  对话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因此,一堂好的语文课也是一堂好的“问题教学课”。关于课堂提问法的研究表明:语文课堂中学生智慧技能的习得与发展与问题情景相伴而生,随答问能力提高而优化,以教师提问水平优劣为基准条件。质疑式的教学要求教师以备课的不变应教学的万变,这就需要教师在研读教材,教学设计方面着力。首先,提问要围绕文本重难点,找好切入点。对话教学中,对话内容应体现为课文的具体目标,问题的预设要避免概念化,要抓住那些能对理解课文内容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设问才能有利于透彻理解文本,推动学生思维发展。其次,提问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让学生想知乐说的话题。要有逻辑梯度,难易适中,尽量调动学生全员参与。避免太易不屑答,太难不会答,太泛无从答,太硬不愿答的现象。
  如上《祝福》,有教师设计的问题是:1)小说取名为《祝福》有什么意义?2)祥林嫂和周围的人有怎样的矛盾冲突,为什么?3)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意义是什么?从内容上看,这些问题是有教学价值的,从逻辑上看,联系不是很紧密,这些问题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学生一下子看不明白,即使问题解决了,学生也不能清楚地构建如何鉴赏小说的程序性知识。教师要做的是,把这些问题进行目标的有序化、具体化的分解,使之呈现出清晰的思维流程:1)小说的主要矛盾表现在谁和谁冲突上?祥林嫂和鲁四老爷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概括人物形象,整体感知主要矛盾)2)二人的性格特点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谁主宰了祥林嫂的命运?(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本情节、人物语言、动作等得出结论)3)周围的人对祥林嫂的态度如何,跟祥林嫂的死有关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引导学生透过表象探究深层矛盾)4)小说取名为《祝福》而不是《祥林嫂》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引导学生探究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意义)这样的提问,层层深入,有启发性,显然是有效的。
  3、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是有效对话的保证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不再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但还课堂给学生并不意味着让教师闭嘴,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只是在人格上平等,并不意味着在知识的占有、阅历认知方面与学生一致。作为课堂的一个元素,教师的责任是运用其智慧撒下火种,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促成师生与文本、师与生、生与生合作交往成功。所以,一首别样的诗,一首动人的歌,一段美妙的音乐,教师声情并茂的导入、艺术的引导,对学生诚恳的态度,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善意的批评等,都可能引发学生的已有的感知,唤起他们表达的欲望。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自己不但要善于聆听学生不同的声音,予以中肯的评价,也要教会学生做尊重他人的聆听者,在合作生成中共享彼此独特的感受,体验敞开心扉交流的快乐。
  4、调控对话场面,引发思维碰撞,使对话走向深入
  对话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能在紧凑而富有节奏中安排学生学习,也要在对话中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适时的引导和矫正讨论过程,补充信息,激化矛盾使讨论深入。在对话教学中,课堂失控常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说着说着就跑题了,二是说着说着就卡壳了。对跑题现象,教师要认真聆听判断学生发言,评价时及时予以巧妙的引导或制止,使学生走出思维的误区,要放得开,收得拢。对于卡壳,教师要判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心理明确,表达困难,还是学生思维终止?针对前者,教师可用“你的意思是……”这样探寻的语气可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引出学生要表达的内容;针对后者,教师可以用追问质疑、设置悖论、为学生提供思维材料等策略使之重新介入对话。偶尔的课堂意外事件也可能导致课堂失控,如在一节公开课上,有位老师上《篱笆那边》,老师引导学生读后,想知道大家对诗的整体感知如何,问:“你觉的这诗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当其他学生都在思考时,一个男生大声说:“看不懂,想吃草莓,自己买两斤得了。”看来这位同学根本就不懂诗歌可以用意象表情达意。几乎所有的人都忍不住大笑起来,这位老师面露尴尬,但很快调整了情绪,微笑着问这位同学:“你爱你的妈妈吗?”很奇怪的问题,那些笑的、窃窃私语的学生一下子静了下来,生答:“当然爱。”师问:“你会跟她说我爱你吗?”生说:“太肉麻了说不出口。”师问:“那么你怎么让妈妈知道你爱她呢?”生说:“节日送花给她。”师说:“你看,你用送花来表达你的爱,花就是诗歌所讲的一种意象,花背后的含义就是爱,在这首诗中,作者想摘草莓但篱笆隔着,草莓、篱笆就是两个意象,那么,这两个意象有什么含义呢?”该生恍然大悟,其他学生大约觉得有意思,不知不觉也融入讨论中。在对话教学中,这样的事情随时都会发生,处理课堂突发事件,需要教师有宽广的胸怀,足够的耐心,更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智慧,掌握一定的教学艺术。
  总之,对话式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自己和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受益,教师必须承担自己在教学中的责任,实施有效的行为策略,做一名善于对话的教师。
  
  尤焕婷,语文教师,现居浙江绍兴。本文编校: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