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语文教学的设问艺术

作者:王玉强




  高中语文新课程特别突出教学的设问与质疑。巧妙的教学设计,就会迅速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一定要从学生接受的角度,从更好的理解文本的角度,从发挥学生积极性的角度,从文本探究的角度设问,就一定会开启学生的思维与聪明才智。
  
  一、从文本整体上设问,提领全文
  
  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在这里,发现,质疑,判断,体会,是关键词,目的是引领学生学好文本,体会文本,探究文本。
  从课文的整体上把握设问,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一般情况下,可以从题目、中心句、重点语句、主题中心等方面来设计问题。
  例如江苏版教材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有位优秀教师是这样设计问题的:
  1、文章写了几个人?主人公是谁?(老贝尔曼)
  2、老贝尔曼是主人公吗?
  3、请你想象一下老贝尔曼画叶子的情景。
  4、作者为何把主要内容当成暗线来写?
  5、苏艾仅仅是一条线索吗?(苏艾也是一个爱心天使)
  6、你学了本文,在语言上有何收获?(如拟人手法等)
  从这些设计看,教师注重了从小说的特点,从人物、情节与环境的角度设题;重点突出了两个人物的分析,特别是既是线索人物、又是爱心人物苏艾的设问,这肯定会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从细节把握上设问,体味语言的魅力
  
  学习语言是语文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语言的要求,提出“要突出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那么如何体现语文的特色?如何抓住细节教学来让学生体味作品的真正内涵呢?
  例如,学习鲁版教材贾平凹的散文《我不是个好儿子》,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问题的:
  1、作家为何说自己不是个好儿子?他是好儿子吗?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好儿子?
  2、“这等事,这等情,这等感,很多人都有,但未能如本文表达的这样深,这样厚,这样隽永。”这篇文章为什么这样感人呢?(细节、真情、朴实的语言)
  3、“发了半天愣”说明了什么?(心灵上的寂寞)
  4、哪一个细节最能感动你?
  一卷一卷塞进破棉鞋(母亲重视不重视钱?)
  深深地攥着钱(母亲懂得了我的心,这心是真心)
  骂这个,骂那个(自己生病还想到别人)
  “总是把棉衣……”(“总”字说明爱是质朴的,也是永恒的)
  用了一个词“突然间”,十分深刻,说明自己只是一时记起,并没有时时刻刻想到。(这是一个学生的新发现。可见,学生也能发现“金子”)
  5、课文使用叠词有何作用?
  “泪默默地流下来”(无言的表达,《背影》中也用过“默默”流泪)
  “高高兴兴来”(为爱而来,为爱而去,“每一次”又来了)
  “摸摸、想想”(细心,这是爱)
  6、母亲的哪些话最感人?
  “喝凉水都高兴”(我的健康就是母亲的快乐)
  “我娃什么命”(自己生病还惦记孩子,忘我)
  “世上的字能写完?”(改成“文章”行吗?不符合母亲的身份)
  7、“我就是农民”是直接抒情的,“就是”如何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8、语言如冰山,冰山下面才是深厚的感情。本文作者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9、冰心说:“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请你结合生活中的细节,谈谈对亲情的认识。
  这些问题有的是大的设问,有些问题是小问题的设问,但大多的问题是结合语言的细节让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分析的。这样,语文的真正学习语言的目的就落到了实处。
  
  三、从字词体味上设问,体悟作者的深情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这就要求教师牢牢把握语言本身,通过多种设计,让学生深刻的体味语言背后展示的真正内涵,发挥个人的联想与想象,更深层次的认识作品的深意。
  例如,学习人教版教材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位教师是这样突出词语设问的:
  1、“我”是谁?抒情的主人公“我”是怎么变化的?
  2、“我是破旧的老水车,我是熏黑的矿灯”,“破旧、熏黑”仅仅说明的是痛苦吗?(应该认为尽管痛苦,我也没有放弃爱我的祖国;尽管破旧,但水车依然工作;尽管矿灯被熏黑,但依然闪烁着探索)
  3、“我是簇新的希望啊”,在这里“簇”表示多,“新”暗含新的生命,新的境界,由“簇新的希望”想象一下,生活中哪些事物能表现这个意象?(是春天的麦苗,是乌云后的彩虹,是秋后的天空一行大雁南飞,是绽放在人们脸上的笑容,是时装T型台上的多彩。让学生去联想,势必丰富诗句的内涵)
  4、为什么选“水车、矿灯、路基”这些意象?
  5、第二段“我是痛苦,我是悲哀”的作用是什么?(是承上启下的,之前承上,之后启下,引出希望)
  
  四、从对比鉴赏上设问,探究语言运用的妙处
  
  让学生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
  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领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通过对比异同、分辨不同的表达,来分析鉴赏文本内容,进一步深层次的体味内涵。有一位优秀教师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就设计了对比鉴赏的设问,教师把现在的版本与以前的版本,以及英文原版作对比,分析了典型的三个句子,让学生体味。例如“战斗的无产阶级”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多了一个“着”字,其含义是不同的。
  例如,学习人教版与苏教版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可以用对比的形式,把两个版本的教材对照来看,分析语言的妙处。
  1、“强虏”与“樯橹”,你认为哪个词更好?
  2、“人间如梦”与“人生如梦”,两个词有何不同?
  3、词中的周瑜与《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有何不同?
  4、推敲“穿”“拍”“卷”的妙处。
  5、想象“羽扇纶巾”,并写一段文字。
  
  五、从质疑探究上设问,提高学生的思维与批判能力
  
  新课程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加强了探究能力。课标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在评价方面,要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象和联想,能否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
  澳大利亚的高中语文测试就十分注重学生的探究、质疑、批判能力。他们一般的测试是100分,分这样几个题目:阅读一篇文章,请你说出其中五条优点和缺点;辩论题,分正方与反方,任选一方;小说阅读,列出教材中的很多小说,并给出每一篇小说的多个评论题目,让你写文章;给一些时事材料,让你写评论,或写新闻,或写评述,可以任选其一。
  这些题目总之有四个特点:一是选择性。如小说阅读,一篇小说给出很多小题目,你可以任意选择,十分灵活,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个性与爱好自由选择。二是辩证意识。一个问题可以从两三个方面去看,关键要讲出道理来。如亚洲中文大专辩论会。三是大胆质疑与评判。如阅读文章之后,不但要指出文章优点,还要指出文章缺点,这一点是让学生有“我是主人”的意识。当然,人家要求客观公正,一律不能用“我认为”一词。四是关注时事。让学生永远是一个社会人,认识自身的价值与责任,发表客观公正的看法。有一位教师总结先进教育的经验是:解放与开放。意思当然是多元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解放课堂,开放课堂。
  我们新课标的课堂也有了新的气象,突出了探究能力。
  例如,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是这样设计问题的,特别是最后一个题目,体现了探究意识。
  1、李白为何去游天姥山?
  2、古人点评梦境时,这样说“梦中危景,梦中奇景,梦中所遇”请你找出相应的词语来,思考梦境为何变化?
  3、古人点评“惟觉”二句,“乃句中神句”,请问“神”在何处?(梦与现实的对比,觉醒了)
  4、“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你同意李白的看法吗?
  在学习《石钟山记》,有位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也都突出了探究与批判的能力。
  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就一定对吗?目见耳闻的结论,就一定正确吗?请思考辩论。
  2、要学会有疑而问,注重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生活中又有哪些事,哪些观点,你又有了新的认识?又有新的启发?(如对有志者事竟成的认识,对愚公移山的认识,对邯郸学步的认识,对夸父追日的认识等)
  
  王玉强,语文教研员,现居山东淄博。本文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