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传统文化应植根于语文教学中

作者:刘 玲




  传统文化是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文化,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目前,这些所谓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日渐被啮噬,要扭转这种趋势,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语文文本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把传统文化植根于语文教学中。
  
  一、在作家背景中入境
  
  许多语文课是直奔主题,很少涉及作家作品内容。作家经历、作品背景介绍很重要,它让学生了解作家的经历、写作的情境,引起学生思维共振,激起向上的欲望,内容理解时自然心领神会。我在教《江城子·密州出猎》时,搜集苏轼资料:苏轼生长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少年时就希望能继承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事业,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三十岁前大多过的是书房生活,对豪强兼并的危机洞察不够,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讽刺新法而被捕入狱。出狱后,多年地方官经历,有机会接近下层人民,对新法好处有所了解,又反对司马光等废除新法而被贬。新党再度执政,反对新党只知利用新法加深对人民的剥削,59岁时,先后被贬岭南的惠州和海南的琼州,却没有改变他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旺盛的创造力,仍高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一介绍至少让学生感悟到:苏轼关心百姓疾苦、为民造福的思想,是受到欧阳修“与民同乐”理想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的影响;苏轼的一生乐观向上,性格豪放,命运多舛却心明如镜;他的思想和性格影响他的创作,进而影响他的人生。在教学时,学生会被苏轼“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的豪气、“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渴望、“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气概所感染,也许会在他们的幼小心灵中埋下处世乐观、为国奉献的思想。
  
  二、在阅读教学中入情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没有对文章感情表达过程的体验,文中的传统人文内涵就不能再现出来,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如同只看到骨架,而没触及到血肉一样,如何内化为学生的情感?
  在《岳阳楼记》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着眼最后一段翻译理解背诵,记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明确“情景交融”的写法,而对其成文过程探究不够。庆历四年春,腾子京被贬巴陵;庆历五年,范仲淹被罢免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被贬邓州;庆历六年,腾子京重修岳阳楼,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此图而成,并没亲自到岳阳楼观看。至于文中的洞庭湖全景、阴晴之景全靠作者的意会了,是为了结尾的言志需要而作的借题发挥,写景是借口,言志是目的。因此,对景物描写就引导学生诵读联想体验,再现此时此景此情。如“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让学生联想“衔”、“吞”的动作,把生理和心理的感受结合起来,明确“衔”、“吞”写出了湖水浩淼气势。再让学生想象开去,能“衔”远山的是一张怎样的大嘴呢?能“吞”长江的又是一张怎样的阔口呀?应是天空,应是大海。像天空大海一样宽广的应该是怎样的胸怀啊!以此暗示腾子京,也应有此胸怀啊!至于阴晴之景所烘托的是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不是作者的感情,谈不上“情景交融”。“情景交融”中的“情”应是作者之情,应在结尾,写阴晴之景的目的,暗切结尾“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慰勉和规箴腾子京。这样按照作者的生活解读文本,造成真实、平凡、快乐的课堂,符合人之常情,既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抽象思维,让他们感到有趣快乐,又让他们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人文思想自然融入学生心中,达到寓情于文的目的。
  
  三、在拓展迁移中入化
  
  拓展是突破现有教材和课堂教学空间,开阔学生视野,提供更多素材。迁移立足于教材,使学生对其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浩如烟海。我注意分类选择,把它分成自然和社会两大类,选择精要的每天背诵一首,教学时可信手拈来,适时而用。如对“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中“柳”的理解,“柳”的本义是树名,落叶乔木,在诗中是什么意思呢?我让学生积累与“柳”有关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忽见陌头杨柳色”(王昌龄《闺怨》)、“羌笛何须怨杨柳”(《凉州词》),让学生想象:柳条似愁肠,望断天涯路;柳叶如细眉,勾离愁别绪;柳丝柔长,表依依不舍之情,“柳”变成了“留”的谐音,含有“留恋”的意思。古时在大路旁广植柳树,折柳惜别。写“柳”的诗篇大都与送别有关,继而成为送别文化而流传。这样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词义,领悟作者情感,又能勾连、加深对送别诗的理解。
  当然,要承载厚重的传统文化,还应有相适应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增设网络文化应有的软硬件设施,配备专门的资料搜集人员,让教师放开手脚拓宽视野。只有从现在开始,引起高度重视,从小从早抓起,传统文化一定会成为现代文化的脊梁,引领大众文化,进而提升大众文化!
  掬传统文化之泉,濯大众文化之尘。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实传统文化殿堂之基,让传统文化精髓植根于语文教学中,净化每个学生心灵!
  
  刘玲,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谷城。本文编校: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