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如何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

作者:李 菁




  毕淑敏在《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中说:8岁的时候“我”绞尽脑汁要把结尾改得皆大欢喜,18岁的时候“我”从中读到了爱情,28岁的时候“我”开始担心人鱼公主的家人,38岁的时候“我”开始思考它的写作技巧,48岁的时候“我”认为人鱼公主是在严峻的考验中锻造高贵的灵魂……同一本书籍,同一位读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却收获了不同的认识和体会,原因何在?一方面是由于阅读者在不同年龄段的思想观念、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的变化,另一方面也缘于文本自身的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让文本具备了解读的多元性,使读者的阅读鉴赏有了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
  我由此想到了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自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们的课堂就开始关注学生阅读个性的张扬,倡导并鼓励“多元解读”,这与过去阅读教学中一切由教师说了算的教法相比,诚然是不容置疑的进步。但是,对“多元解读”的过热追捧,对“独特体验”的过分珍视,却往往导致了对文本价值取向的曲解或误解。这必然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本文试图探索阅读教学中实现文本多元解读的有效策略,引领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误区中突围,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开启智慧,张扬个性,塑造大写的“人”。
  如何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做好以下三个“一”。
  
  一、构建一个平台
  
  “一个平台”,指文本多元解读的平台。构建这一平台的前提和关键是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因为只有创设了和谐的氛围,学生才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学生的思维才能摆脱束缚,时时出新。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要素。具体到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待学生要做到:“微笑”、“点头”、“专心听他讲”。“微笑”,表示友好、亲密,是“我喜欢你”;“点头”表示赞许与接纳,使学生勇气倍增,积极思考;“专心听他讲”,体现着教师对学生意见的重视与尊重。
  2、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曾听过一位同行上《宋定伯捉鬼》,他让学生集体讨论文章主题。学生的观点大体一致,然而有一个学生却举手发言:“文中的鬼,笨头笨脑,自始自终没有一丝一毫加害宋定伯的意思,宋定伯说什么他都信,是很老实巴交的呀!倒是宋定伯,从一开始就打定了要捉鬼卖鬼的主意,一路上使尽了欺诈的手段……”老师当即肯定了学生敢于思考的品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个意见确实与众不同,它和我们原来的想法比,哪个更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教学思想,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在和谐美好的氛围中继续深入。
  3、要引导学生能倾听、接纳和包容他人的观点
  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间互帮互助,集思广益,依靠集体力量来主动获取知识,这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接纳、包容他人观点,不能以我为尊,而要兼收并蓄;不能排斥,而要理解、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实践证明:只有营造起了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才有课堂上师生间情与情的相融、心与心的相通,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特长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养分”。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受到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文本多元解读才能得以真正开展。
  
  二、找准一个切入口
  
  亚里士多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阅读教学的支点即读者与文本对话的切入口——文本中最重要、最敏感、最关键的问题。只有找准了文本对话切入口,才能高屋建瓴,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文本,形成对话,实现有效的多元解读。
  1、以文章题目为切入口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了标题,也就意味着抓住了文章之神。笔者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时,就根据题目设问:大自然是我们人类最亲近的朋友,你听过它的哪些语言?以这一主问题导入文章的学习,引发学生对物候现象的感性认知,同时又激起课文阅读的兴趣。
  2、以文本主旨为切入口
   文学作品的主旨常常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到种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主旨。像《白兔和月亮》,寓意就有多种解读:拥有财富,不能产生患得患失之感;拥有财富是好事,却可能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强求;做任何事要量力而行等。
  3、以人物性格特点或命运为切入口
  它比较适宜于小说的教学。小说中人物形象立体化的特质,和阅读活动个性化的特征,给读者鉴赏人物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如鲁迅散文《风筝》,文中的“我”的哥哥的形象就是丰满的、立体的,读者可以从不同层面去解读:这是个爱护弟弟的严兄,又是一个严于自省的、做事一丝不苟、知错必改的人,同时小时候在管教弟弟时行为又是十分粗暴的人……
  4、以作品的写作手法为切入口
  不管是什么作品,都需要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往往可以让我们很快领会作者深藏的情感。以《伟大的悲剧》一文的教学为例,在初读感知阶段,不妨以“说说这是一篇怎样的传记?”这一问题作为切入口引动学生的思绪。预计课堂的交流是精彩纷呈的,因为可以从抒发的情感、行文的顺序、人物形象的塑造、氛围的渲染、语言的表达等多个角度展开评点。
  5、以文本语言为切入口
  我们的汉语言是世界上最丰富、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的语言,也是最具朦胧、模糊且多义性特点的语言。所以,就文本中那些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语言进行品味揣摩,容易引发学生的多元理解。比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就可把末句“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作为切入口,设置主问题“末句作何理解?”来展开教学。对于这一问题,答案自然是多样的:我们都是幸福的孩子,我们都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我们都是美丽的、品质高尚的孩子等等。
  6、以文本“空白”处为切入口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发掘出来的,作品未读前,其间藏匿了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是读者阅读中不可缺的动力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在读者、作品、作者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例如某位老师教学《最后一课》的高潮部分时乘机发问:韩麦尔先生究竟想说什么?请你做一回韩麦尔先生,说出他没有说出的话。学生反应热烈,有的说:我的孩子们,你们要永远记住法语,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是我们民族的根,记住她就是记住了我们的祖国,谁也不能使我们屈服!有的说:我——我——我的孩子们,我愧对你们!我没有尽好做老师的职责。有的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最后一课,却是你们人生的起始课,你们将从这里走向成熟。学生们的回答可谓丰富,这里有主旨的多义性以及解读的生成性,与小弗郎士一样,他们也在经历着人生一课:面对失去,我们该怎样,一个人的心灵是如何成熟的,人要有忏悔意识等等。
  
  三、坚守一个根本
  
  文本是学生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自身语文素养的重要介质,虽然存在着“空白”和“不确定性”,但必然会有许多显性的、鲜明的“规定性”,总会有个“作品视界”范围。阅读教学以文本为基础,不同的人,可以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解读,但无论你如何解读,你都不能脱离文本,脱离文本的“作品视野范围”,虽然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而不是麦克白不是李尔王,正如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指出的:阅读接受,一方面是多元的,无限的,存在着审美差异性;另一方面是有限的,有范围的,存在着社会的共通性。因此,“多元解读”并不等于随意解读,它必须根植于文本,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
  1、尊重文本自身的价值取向
  语文是文化之根,是精神家园,它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好教学内容价值取向的舵,不能任由学生随意曲解。曾在一节公开课上听到一学生这样解读《背影》中的父亲:父亲之所以关爱儿子是因为父亲失业了,怕儿子不赡养他,所以才爱他的儿子。而授课老师在稍作停顿后,竟然颔首称是,让人啼笑皆非。错误的解读源自学生错误的价值取向,对这一结论,老师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引导学生再读文本,以求获得精确的认识和解读。
  2、关注文本的人文内涵
  什么是人文内涵?就是文本所体现出来的浓浓的人文关怀。初中语文教材是由一系列文质兼美的文章组成,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交相辉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感知世界。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愫,带领学生挖掘蕴藏在课文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生命律动的场所,真正焕发人文的光彩。譬如,凝眸《背影》,感亲情之美;游历《济南的冬天》,感自然之美;登临“岳阳楼”,感思想之美……
  3、遵循客观存在的规律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的批判精神,“不惟师”,“不惟书”。但是对于那些已被客观事实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尤其是对于那些已被揭示的客观规律,应当提醒学生必须认可与遵循,没有理由去批判、去违背。
  综上所述,我们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创新和求异的同时,切不可忘记,“求真”永远是“求新”的基础,文本永远是解读的根本。对学生由于误读生成的或片面或错误的体验就要给予正确的纠偏和引导,不能撒手不管。教师要尊重学生,更要提升学生;要立足课堂,更要超越课堂;要释放生命,更要点化生命。让我们期待着,在文本多元解读的路上采撷更多甜美的果实吧!
  李菁,语文教师,现居浙江温岭。本文编校:程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