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试论象征手法及其魅力

作者:张 莉




  
  三、象征手法的魅力
  
  象征手法的运用源远流长,优秀的象征类作品往往会具有更持久的艺术魅力,没有时空、地域的界限。艾米莉·狄金森的小诗《篱笆那边》就是因为象征而成为艺术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我知道,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
  可是,脏了围裙
  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boy)
  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狄金森二十三岁时感情上的挫折,让她选择了闭门谢客。父亲去世后,她更加深居简出。她的诗,生前只有8首公开发表,且不被世人所认同。其余的著作,在其死后三十年内才断断续续由亲人发表。狄金森的内心是孤独的。
  “篱笆那边”是内心之外的世界,“篱笆这边”就应该是诗人的内心世界,孤独的狄金森时刻忍受着外界诱惑的进攻。面对“篱笆”是一种无奈,传达的是一种不被他人理解和帮助的孤独。正是有了这道“篱笆”,诗人虽感受到“篱笆”那边的世界是那么的美好。但心中既要担心“围裙”——情意中的世界——被“弄脏”,又要担心“上帝”——世人的认知和理解——的“责骂”。诗歌意在表露诗人抉择时的复杂心理,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孤独感和渴求走出孤独、得到世人理解的强烈愿望。
  这首诗中诗人选用了三个主要意象也就是象征体即“篱笆”、“草莓”、“上帝”。《世界文化象征辞典》中对“草莓”的解释:当人死去,灵魂会一直飘到一只大草莓处。“如果死者的灵魂尝了这只草莓,他将忘记活人世界,就不可能复活与返回人间。如果灵魂拒绝这只草莓,死者将保留返回人间的可能。”可见“草莓”是一种诱惑,代表了一种抉择。“篱笆”也可翻译成“围栏”,对“围栏”《世界文化象征辞典》解释是象征人的内心世界。“上帝”是一个长者,同时也是权威代表正统思想的代表,象征着行为约束、思想禁锢。
  象征体的组合不但更深刻的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矛盾,而且增加了诗的意蕴。由于原诗中的孩子为“boy”,澳大利亚拉托贝大学的Gloria Lappin这样评论这首诗:“她(指作者)描写一个‘好女孩’想摆脱‘淑女’模式的束缚,同时又担心自己举止太过鲁莽。但是‘淑女’模式就是为了将女性圈在里面而创造的,为了压抑、控制、支配、包涵、禁止、限制女性,使她和其他姐妹没有两样。她揭示父权制的要义,是以以下信念为基础的:即男子是上帝的代表者,所以摘草莓以及攀爬、玩耍的权利,属于那些和上帝最相仿的人,特别是男孩子。”伯利兹的Carol Ann Duke 也认为该诗含有对女性的特别期望。
  而更多的中国读者把该诗理解为追求个性的自由却不得不受着传统道德的束缚,追求事业的创新却不得不受着传统观念的禁锢。所有的人都从诗歌读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也许就是虽时隔百年,人们仍对这首小诗把玩不已的原因。这也许就是象征手法的艺术魅力。
  总之,象征手法运用不但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而且,使文学创作由外部世界转向了更加隐秘内在的精神世界,扩大了写作的题材范围,改变了人们表现世界的方式。由于象征手法运用,写作者可以避开原先有所顾忌的事物或事理,采用曲折隐讳的表现方法,大胆放手进行叙述或描写,因而也就可以更深刻的揭示被象征物即本体的本质。同时象征手法所创造的特有艺术意境,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它所引起的更广泛的联想,延伸了文章的内蕴,使文章具有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张莉,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樊。本文编校:晓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