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作文教学与教师下水

作者:薛思雪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的环节,也是语文教师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为此许多语文教育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作文教学理论,很多语文教师进行了作文教学的探讨、改革和创新的尝试。如快速作文法,快乐作文法,五步作文法、满分作文法……种种理论、方法可谓五花八门,接踵而至,令人眼花缭乱。然综观现实,这些理论方法和尝试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更无法大面积推广。作文教学依然成为语文教师最头疼的问题,写作依然成为学生心头的痛,治标难治本。究其原因是很多写作理论太深,名家范文太神,很多学生被吓着了。更可笑的是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只教而不作,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指导学生写作。这不显得有点滑稽吗?不“下水”老师们又怎能知道学生写作的甘苦,题目是否合理呢?又怎能从取材布局、遣词造句上给学生作指导,给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呢?笔者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证明:一个语文教师指导写作要想增强实效,教师自己要与学生一道“下水”,师生共写同题作文;一个语文教师只有抡得起笔杆,亲自“下水”,写出一手好文章,才能堂而皇之地指导学生写作,才能收到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才能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一、摸“水情”,知甘苦。
  
  写作是学生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学生主观意趣的表现,是学生精神家园和人生的“史记”;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历程。一个语文教师只有亲自“下水”,亲自动动笔,才能知道哪些题目好写,哪些难写,哪些学生喜欢写,哪些不适合学生写。教师只有“下水”了,才能摸清“水情”,才能深知学生作文“甘苦”,指导起来才能胸有成竹,运筹自如,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敏感熟练地给学生以最有益的启发和最切用的经验。这时学生只要用心领会,努力实践,作一回文就有一回进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享受到写作的快乐。同时教师作文“下水”,可以很好地起到检验作文题目是否合理的作用。有时候我们教师出一题目,往往自以为很妙,以为学生会写好;实际上却很难写,只有自己“下过水”,才会反思,将题目改得更合理一点,这样也有助于教师尊重学生的劳动,体味其中的甘苦。作文是做“真人”的一种历练,是一种劳动,劳动必是一个艰苦的历程,写作是没有“快乐作文”一说的,作文的快乐只有写成了,只有写自己愿意写的题目,说自己想说的话,“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于性情的自然”时才会有快乐可言。一个教师只有自己“下水”,才能感到写作原是艰辛时,才会想到学生原来很苦,才会设身处地为学生设题,为学生写作设置适宜的题目,创设良好的情境,有目标、有角度、有序列、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做好作文教学。
  
  二、练“水性”,作示范。
  
  作文技巧的掌握,在于多写多练,游泳的方法在于多“下水”。下一两次水当不了游泳健将,更谈不上当一名优秀的游泳教练,好的游泳教练没有不会几手“水上”绝活的。语文教师在紧张繁重的教学生活中,也应偶尔与学生一道“下下水”,练练“水性”,写几篇作文甚至创作几篇文学作品;这样可以使自己的作文指导更有针对性、示范性和权威性。教师的言行,是学生最好的榜样,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催化作用。一个语文教师起码应该具备“两头”,一个是好“舌头”,一个是好“笔头”。我们老师往往能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却很难做到与学生一道写写随笔,记记日志。老话说:“三日不弹,手生荆棘。”一个语文老师如果不经常动动笔,“下水”练练“水性”,怎么能有作文的敏感和灵感呢?一个“水性”不佳的语文老师,又怎么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成为学生的精神导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呢?当我们面改学生作文,或在课堂上给学生评讲指导作文时,我们又有多少底气,讲出的话是否有穿透力,能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真真切切地起到指导作用呢?当然,作文教学的事不限于改文或评讲,凡是有关作文的事,我们语文老师只有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水性”越好,给学生的帮助就越大。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自然要仔细研究,看准本班学生的实际,乃至某一学生的实际,挑选适当的方法来用;但是教师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是作文指导的根本;根深本固,再加上适当的作文教学方法方式,这样成绩就更斐然可观了。写作是“心泉”的自然流淌,一个语文教师只有多“下水”,练熟“水性”,让自己的“心泉”与学生的“心泉”自然交汇,才能流淌出更美的语言文字,更清澈的思想灵感。
  
  三、提“水平”,展魅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中小学界曾有一个关于中学作文指导的最新看法,其中就有一条是“让学生感觉老师就是作家”。如果说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生活老师,而语文教师更应该成为其精神导师。一个能说会道,又能写一手漂亮文章的语文老师,在学生心中“魅力”是无穷的。语文教师只有通过多“下水”,摸清“水情”,熟练“水性”,提高“水平”;才能知其甘苦,作好榜样,展现魅力;学生自然会亲其师,信其道。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每当笔者拿出自己的“下水作文”作为范文讲解时,学生特别喜爱,特别崇拜,看了又看,读了又读,大都能达到背诵的地步。因此,语文老师的“下水”作文是最亲切、最有“魅力”的范文,其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过课文中的经典名著,更甭提一般的《作文选》了。榜样的力量是无声的,魅力的影响是无穷的。在作文教学中,语文老师要多“下水”,多练笔,多了解学生写作甘苦,跟学生一道在疑中探究写作,在析中练习写作,在品中感悟写作,在练习中提高写作;尊重学生的作文价值,肯定学生作文的进步,在平和、轻松、快活、幽默的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喜欢上写作,享受作文的快乐。
  写作是学生抒写心灵,通向周围世界的一扇窗口。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通过亲身的实践,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用精练、优美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思想写出来。“打铁还靠本身硬”,作文教学的方法再好,也抵不上老师的“下水作文”实用。一个语文老师只有“下水”了,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写作基本素质;基本素质提高了,什么理念都能辨识和理解,什么方法都易学会使用。水之积厚了,负大舟才有力;风之积厚了,负大翼才有力。一个语文教师只有在经过炼狱的考验之后,才能在教学中踌躇满志,“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作文是学生思想的结晶,情感的载体,我们语文老师只有多“下水”,多尊重学生作文的价值,才能使学生感受其乐,感悟其美,发现其妙,才能真正喜欢上作文,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薛思雪,语文教师,现居浙江苍南。本文编校: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