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雷雨》课堂教学实录

作者:元 泽




  (学生纷纷说周朴园看重名誉、身份、地位、金钱等物质利益,抛弃心中情感。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别人,自私、冷酷、绝情……)
  这时的周朴园已不再是深切怀念侍萍急切打听下落的周朴园了,变成了一个绝情冷酷自私的家伙。那么对侍萍出现在眼前这件事,他打算怎么处理呢?
  (学生注意到台词,“好!痛痛快快地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好得很,那么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并且认识到这是一个资本家的本性,将一切真情都理解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教师设置疑问:周朴园既然要用钱来解决问题,但在他用钱收买前,为什么还要反复讲自己对侍萍的怀念。请两位同学朗读一下。从第八十三页“周朴园:你静一静……”至八十四页“鲁侍萍:……这些话请你也不必说了”。教师出示投影。
  (学生朗读比较入境,尤其是“周朴园”显得十分深情。学生掌声很热烈。)
  请全体同学讨论如何理解周朴园三十年来的怀念。
  (学生展开了热烈地讨论,纷纷谈自己的看法,学生虽有不同的理解,但在这三十年的怀念的真实性上是基本同意的。)
  教师总结,作者曹禺本人也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绝对真实的。这时周朴园述说自己的怀念却成了他安抚软化侍萍的手段,丑陋到了极点,而且从侍萍的反应来看,确实奏效了。
  (学生找到了“鲁侍萍(低头)哦”和“鲁侍萍(叹一口气)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话请你也不必说了”。)
  再次抛出问题:在冲突的最后,周朴园签了一张支票,目的是什么。
  (这既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也是本文要突破的难点。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有所不同,但对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多认为周作为资本家是为了用钱将鲁家人打发走,封住他们的嘴,免除后患。)
  教师呈现多媒体画面,要求学生看北京人艺的表演,注意是不是像学生所说。
  (人艺表演的片断清晰地再现了原文中周朴园给支票时,鲁侍萍已经表示不想再见到周朴园了的情形,也就是说周朴园可以不给这张支票。媒体片断的呈现有利于突破本文的教学难点。)
  教师要求学生再次思考周朴园开支票的原因。
  (学生阅读后发现,周朴园有一句表白——弥补我一点罪过。)
  让学生讨论思考周朴园是一种什么心理。
  (学生就这一问题相互交流探讨。)
  教师综合大家意见总结,对于怀念了三十年的恋人,周朴园希望永远不见。但是他一直认为自己是有良知的,只要自己做出了赎罪的举动,内心就会得到安宁,他觉得自己有良心,要弥补罪过。正如曹禺所说,周朴园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性格十分复杂。
  在周鲁二人的矛盾冲突中,我们看到了周朴园的不同侧面,面对已死的、活着的和眼前的侍萍时,他的深情与绝情、温情与冷酷时时交织在一起,把握这一人物性格是有相当难度的。
  (此时板书,明晰周朴园人物性格是随着矛盾冲突的发展而不断展示的。)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抓住周鲁二人的冲突,揣摩人物语言,分析了在矛盾冲突变化发展中的周朴园的性格。他的性格是无法用一个两个词语或者一面两面所能概括的。1997年12月11日,北京人艺上演新版《雷雨》,周朴园的扮演者郑榕已是73岁高龄,扮演了400场这个角色。当掌声响起时,郑榕自己却说,到了这次演出,我才刚刚弄明白周朴园是怎样一个人。我们说,一部文学作品,当作者完成它时,它才具有了生命;当读者以自己的阅读参与时,它才具有了价值。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品味戏剧的语言,参与到创造作品的价值中来,从鉴赏中更好地感受生活,体悟人生。
  布置作业。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鉴赏方法,把握第二场中的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进一步了解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
  选作: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表现出他怎样的内心世界?课外阅读《雷雨》全剧,查找相关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
  元泽,语文教师,现居黑龙江哈尔滨。本文编校:程晓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