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关于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教学衔接的冷思考

作者:李时容




  按新课标编撰的初中语文教材,异彩纷呈。但新的初中语文教材的具体实施怎样同高考前提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又成了一个有待于深入研究的课题。
  2007年10月中旬,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教育科学研究所邀请了州内部分重点高中的语文老师参加了全州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评课活动,让高中教师参与听课评课。
  这次参赛选手的授课,分别涉及了从初一到初三的8篇课文:
  莫怀戚:《散步》
  罗迦·费·因格:《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温庭筠:《望江南》
  冰 心:《荷叶·母亲》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刘禹锡:《陋室铭》
  张之路:《羚羊木雕》
  泰戈尔:《金色花》
  这8篇文章涉及到不同文体、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作家作品。纵观初中教师的授课和高中教师的评点,明显感到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推进,而且距离越来越远。让人深深地感到高、初中语文教学的严重脱节。就整体说来好有一比,那就是初中语文教学就像一个伐木工,采的是茂林深处的大树修竹,抑或是山花野草。但无论怎样,总是在山的表层劳作。高中教师则犹如一个矿工,总是向山的深处掘进,采挖金矿银矿,抑或煤炭汞渣,但无论怎样,总是在向山的深处挖掘。
  高中语文教师,在高考大纲的指引下,重视文体、强化语文基础知识,但忽略了教学手段的更新和变化。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改的前提下,改革课堂的结构,更新教学手段,但对文本的把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强化明显表现出缺血现象。
  《散步》是莫怀戚的一篇散文。
  初中教师授课时用多媒体放课件,把课文内容动漫化。课堂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最后老师总结,扣住两个要点展开:
  1.文章写了什么?
  2.发挥自己的想象简述文章的情节。
  一节课得出一个答案:春天,一家三代四口在田野散步。
  高中教师评课时认为,如果他上这篇课文,他将围绕这样几个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课文:
  1.文中的“我”身份上有什么特色?
  2.这篇文章的焦点是什么?
  3.一家人散步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但这篇文章却显得不平常,文章的波澜是怎样产生的?
  4.这篇文章到底是在歌颂谁?歌颂什么?
  针对以上四点结构课堂,显然将阅读思维的锋刃伸向文本的核心。四个问题的解答就成了对这篇散文最透彻的赏析,几个问题的答案串起来就成了下面的文字:
  文中的“我”具有三重身份,既是母亲的儿子,又是儿子的父亲,同时又是妻子的丈夫。三重身份,三重责任,所以中年是人生最艰难的负重岁月,即使是一件极小的事,比如散步,“我”也常常感到处于矛盾的焦点,弄不好,就导致了家庭的不和谐。因此,这篇文章的焦点也就是怎样化解“我”左右为难的窘况。这也是《散步》这篇文章骨架的支点,也是这篇文章的波澜之处。从文章表层看,是在写“我”尊老,其实“我”只不过是文章的线索和铺垫。在路线的选择上,“我”以尊老为由选大道,但是“我”的母亲最终以爱幼为出发点选择了小路。这就突出了“我”的母亲的伟大,她不仅深深懂得“我”的难处,为“我”化解了难处,同时又体现了奶奶对孙辈的爱。所以,《散步》真正歌颂的对象是“我”的母亲。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罗迦·费·因格的一篇科学论文,被编入初中新教材九年级上学期的语文课本中。参赛教师授课时先用课件展示赵本山的小品《卖拐》,用赵本山忽悠人的语言引入课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然后再引入一个话题进行论辩。一节课饱饱满满,笑声闹声从头至尾,课在一片热闹中结束。
  高中教师评课时认为,如果他上这篇课文,将不会在一些概念上去纠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文章强调的是思维要创新,要不受传统思维的限制,如果扣住这个问题展开去讨论,只能是舍本逐末搞“花架子”。相反,授课应抓住文章本身去讨论。
  1.论点是什么?
  2.论据有哪些?
  3.论证有什么特点?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文章的论点带入到生活中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这样既走进了文本,又强化了基础知识。显然,这也是向文本深处进军的一种思路。
  《望江南》是温庭筠的一首词: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余晖脉脉水悠悠
  断肠白蘋洲
  初中参赛教师用近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来识字和正音,用极短的时间梳理诗的内容并总结中心。最后要求学生模仿《望江南》的词格,去套写一首表示心情高兴的词。
  高中教师评点时说,如果他上这课,将不会在字形、字音上去花太多的时间,而是要短文长教,挖掘词的内容,丰富课堂信息,诸如扣住以下问题去结构课堂:
  1.这是一首写怨妇的词,它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背景?
  2.词中这位怨妇应是什么人?
  3.她守望的人是谁?
  4.她大清早就去望江楼,是偶尔如此还是天天如此?
  5.她站在高高的望江楼为什么老远就可以断定“过尽千帆皆不是”?
  6.她天天去是为了望人还是为了寻找断肠的这种感受?
  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去结构课堂,课堂就会充满“语文味儿”,对文本的挖掘也会达到一定的高度。至于按词格套写的练习,高中教师评课时认为,是不伦不类之举。
  《荷叶·母亲》是冰心的一篇散文。
  初中参赛教师授课时紧紧扣住母爱去结构课堂,首先赏析文章的细节描写,然后用课件展示一个母爱的故事,用动漫的形式展示美国一位儿童被小汽车碾压,母亲惊慌跑过去双手掀起了小汽车,救出了儿子。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情绪高涨。
  高中教师评点时说,如果他上这一课,他将不会在母爱问题上纠缠。因为母爱是一个很浅显的问题,不是冰心的《荷叶·母亲》一文精妙之所在。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思考,这篇文章是怎样表现母爱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荷叶护荷花,来比喻母亲护儿来结构文章的妙处。读有两大作用,一是悟道,二是促写。在这篇文章的导读中,悟道为次,促写才是关键。如果就此展开,可以学习冰心仔细观察生活、善于联想和细腻准确的描写技巧,课堂就会大大地增加信息量。
  《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的一首边塞词。初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手段:动漫再现古代边塞的风光,诵读渲染悲凉气氛,提问让学生熟悉课文,讨论让学生读写结合。总之,四十分钟百花齐放,让听课教师目不暇接。
  高中教师评课时说,如果他上这一课将不会动用这么多教学手段,不能把工具变成了目的。他要做的事是引导学生向文本更深处进军。如唐诗宋词中有很多边塞诗,能背诵哪一首?边塞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边塞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有哪些?这首词上片用一个字来统领边塞风景,请具体分析范仲淹这种心境产生的原因。
  另外三篇课文,参赛教师和评点者的分歧与以上五篇课文的授课和点评大致相同,让人明显地感到当今初中语文教学和高中语文教学在教研方向上似乎要分道扬镳了,究竟孰是孰非,不得不令人冷静地思考。
  导致分歧的原因,主要是出发点不同,高中语文教学紧扣高考,是功利使然。高考考纲中的每一个考点,都将触角深入到了文本核心,这必将驱使高中教师深入文本。初中语文教学则受到了新课标的影响,而新课标旗帜鲜明地贯彻素质教育,这也便是初中语文教学追求不同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原因。这就归结到一个焦点上来了,那就是如今的的高考现状符合不符合素质教育,换句话说素质教育的高考应是什么样的高考;新课标要不要同高考紧扣,高中课改是否影响高考。这些问题如烟似雾,让人莫衷一是。但是初中与高中的教学应是一脉相承的,初中虽然不是完全对高中负责,但初中学生绝大多数都是要走向高中,高中生绝大多数都要走向高考,这是不可回避的社会现实。因此,高考这根指挥棒,不管你乐意不乐意也得随之转动。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高考,语文教学也不仅仅是把文章读懂就够了,综合素质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学也责无旁贷,怎样在高考的前提下把高中语文课上活,上得有生机,让学生在笑声中走进书斋,在悦耳得笑声中接触孔孟,也是应该思考的问题。
  李时容,教师,现居湖北恩施。本文编校:石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