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语文教学中的留空补白艺术

作者:汤建梅




  “空白”是一个文学审美概念,它指的是作品已书写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提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透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想象去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的理解和把握。巴尔扎克说,作家要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表现最大量的思想。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创作给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一、在学与思之间留空补白
  
  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空白”艺术是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需要。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是一个紧密的结合体,不可分开。课堂上的留白正是在“学”的同时构建了一个“思”的平台。
  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中多处运用了省略号,同样的符号但蕴涵的内容却不尽相同,这时就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这些省略掉的“空白”是否相同,作者这样表现的独特之处是什么。比如当闰土递过纸包时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这里省略的内容并不复杂,学生基本上都能补充完整,“收下”或是“不要嫌弃”之类都可以。但要让学生明白鲁迅先生的良苦用心则需要同学们做深入思考。此时教师无须急忙道出答案,而应该给予学生较为宽裕的时间,让学生研读课文,走进闰土的内心世界,走进作者鲁迅的世界;考虑闰土见到阔别二十年现在已经是“老爷”的迅哥时的心理,思考闰土这二十年来的生活状况,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而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究,也只有我们教师舍得在学生学习之后留一些时间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活动,学生才真正会有收获。真正明白鲁迅先生使用省略号的用意:这里的空白,蕴涵闰土因所带的东西少而感到拿不出手、道不出口的难堪心理,以及由于经济上的窘困和精神上的折磨所造成的麻木迂讷的性格,还可以看到作为贫苦农民闰土和作为“老爷”的“我”之间的可怕的隔阂。“思——悟”是抽象思维的过程,学生开动了脑筋,展开积极的思考,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隅而反三隅,真正有所收获。如果走捷径,教师越俎代庖,那只会使学生徘徊于思维的迷宫而达不到真理的顶峰。
  
  二、在教学时间上留空补白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参与教学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中,为学生留出几段相对可以独立使用的“空白”时间,确保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落到实处。教室不应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讲堂,而应该留给学生发言、活动的余地。相反,一堂课不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不让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解析、消化,当然不是一节成功的课。教学中要运用空白艺术,给学生留下自觉思维的空间和知识内化的机会。
  教育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学生在一节课内,脑力工作节律是起伏变化的,有“兴奋波峰”,也有“疲劳低谷”。课堂教学,必须有动有静、有张有弛,开合有度,富于节奏感。因此优秀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在时间上,必须给学生留下几段空白,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自己去读,自己去写,在不间断的读写中锻炼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教学中采用“空白”艺术,克服了“填鸭式”教学的弊端,有利于学生系统、扎实、牢固地掌握知识,并能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更多的新知识。所以课堂中“空白”的设计,着力于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化,帮助学生掌握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实现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的目的,从而确保学生在学习和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三、在教材处理上留空补白
  
  歌德说过:“一件艺术作品是由自由大胆精神创造出来的,我们也应该尽可能用自由大胆的精神去观照和欣赏。”歌德所说的“自由大胆的精神”,实际上指的就是艺术作品的“空白”性质,或称想象力的空间。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的作品,常有“空白”,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教学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这篇小说,如果阅读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把有关空白填补起来,那么对学生理解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不无裨益的。例如小说描写孔乙己的外貌:“脸色青白,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此处蕴含的空白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填补:他脸色为何是青白色的?伤痕从何而来?学生受到问题的启发,就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究孔乙己的遭遇,进而深入对课文的阅读感知和理解,认识到作者正是借助于这些空白使读者对当时的社会黑暗、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当然,文中像这样的空白不止这样一处,这都有待于教师去引导学生用想象弥补。可以说,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或多或少地都有着艺术的“空白”。学生由于受自身的知识结构、生理心理特点的影响,对“空白”的解读不尽相同,回答问题可能片面或肤浅,甚至不符合文意或有失偏颇,但毕竟是主体独特的体验,教师应予以肯定或点拨,不宜不予理睬或一棍子打死。
  当然,恰当运用“空白”艺术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空白”不是指教师对教材什么都不讲,什么都不说,甚至将课堂交给学生“自由”支配,如果这样,则是违背教与学的基本规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白”,更谈不上什么“空白艺术”。
  
  汤建梅,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皋。本文编校:黄碧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