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绿色语文的四个特点

作者:陈玉芝




  “绿色语文”是近年来被很多语文教育界同仁频繁提及的一个概念,但何谓“绿色语文”,它与传统语文有何区别,其特点有哪些,向来众说纷纭,且多半说法流于感性,缺少认真深入的探究与梳理。本文拟就“绿色语文”谈几点粗浅的认识。我认为,“绿色语文”的主要特点有四,分述如下。
  
  1、人文性
  钱理群先生曾这样描述语文课程:这门课程打破时空的界限,克服个人生命的有限范围,把同学引入民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与百年之远、万仞之遥的大师巨匠,与古代最出色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与现代一流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你将触摸集中了人类大智大勇的高贵的头颅,融会了人间大欢喜、大悲悯、大憎恨的博大情怀的颗颗大心;你将在有声有色有思想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因此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从课程广度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从课程效度看,可提升道德境界,可培养审美情趣,可启迪人生智慧,可丰富文化底蕴。以厚实的人文内涵为其底蕴的语文教学过程因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远的。
  可以这样说,“绿色语文”教学本质特点就是人文性。钱理群教授认为中学语文教育要打好两个底子,即“终身学习的底子和精神的底子”。而打好“精神的底子”就是为了“立人”,就是为了“在他们长大以后,真正面对社会与人生时,就能以从小奠定的内在生命中强大的光明面,来抗拒外在与内在的黑暗”。这就是语文“人文性”的根本所在。
  “绿色语文”教学把教学的着力点与核心从传统语文教学的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提出“语文教育关乎人的发展”这一基本观点,强调语文教学不可目中无“人”。她反对对教材的条分缕析式解读,强调从整体悟读出发,挖掘文本的文化及审美内涵,使学生在与文本,与作家,与教师,与同学的对话中悟得文本的思想价值及美感所在,借以生成自己的思想观点,丰富审美体验,提升其生命感悟。也就是说,“绿色语文”教学不仅注重课程的工具性能,往往更侧重于人本身的生命意义,认为人之于语文的学习过程,不仅是语文素养的提高,更在于修身、正心、明智的生命成长过程。
  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篇篇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无不富于人文精神,包括人性的激情、人品的精华、人类的亲疏、人情的意蕴、人世的沧桑、人生的价值。它们反映了作者的生命,搏动着作者的心灵,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文化精髓。“绿色阅读”教学即以此为核心及最终目的,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提升。不独如此,人文性在“绿色作文”教学中更加突出。有老师指出,做一次完美的绿色作文训练,务必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激活悟性,使学生“心动”;指导写作,使学生“笔动”;引导落实,使学生“行动”。“心动”是本源,“笔动”是关键,“行动”是归宿。“三动”兼备,方始登上训练“绿色作文”的理想境界。情动于衷,文发于外;泼墨于纸,铸魂于心。把“作文”与“做人”融为一体,乃“绿色作文”之本。正是通过日常大量的“心动”,“笔动”,“行动”的训练,使学生练就这“文外”功夫——健康丰富的人文修养,实现“作文”与“做人”的同步“可持续发展”。
  
  2、体验性
  体验是伴随着积极心理活动、寻求未知的实践过程,是获取直接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唤起创造潜能的基本途径,是一种“文化·心理”的过程,符合教育教学的本真。“绿色语文”教学强调体验,主张教学应以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为核心,通过体验使学生感悟文本内涵,解读生命意义。具体而言,她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程参与和全力体验。她以人的发展及对生命的关怀为本,以对文本、生活的体验及智慧的开启为目标。她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体验的时空,崇尚个性化理解,注重体现学生认知、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
  正如张敬义老师所说:“语文是一门充满感受和体验的学科,只有当学生的心灵为墨韵书香所浸染,与作品产生共鸣,对生活移情体验,才能获得人生的启迪,精神的丰富;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素养。”“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智慧、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既不是灌输的(灌输出力不讨好,是苍白无力的),也不是渗透的(渗透仍然有外力的作用),而是读中感悟的(感悟是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的,是内心生成的,是人脑人心的)。”而这种感悟也正是一种体验的方式。
  赵谦翔老师在其《绿色语文教学歌诀》中对此也作了表述:“咬文与嚼字,首贵推敲功”“含英咀华久,谈吐气自华”“品情与悟理,积久自雅儒”“熟读与精思,先哲有规律;熟读得语感,精思悟文意”。其中所提到的“咬文嚼字”“推敲”“含英咀华”“品情悟理”及“熟读精思”等学习方式就是体验式学习在语文学习中的具体表现。
  
  3、陶冶性
  “绿色语文”教学着意于对传统文化中美的因素的传承和发扬,更着意于借包蕴着无限美感的文本对学生进行熏陶渐染,使其情感受到陶冶,人格得以生成。它对文本中美的因素的挖掘和开发没有流于肤浅,失之媚俗,而能够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新鲜的时代精神恰如其分地结合在一起,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准和情感水平,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呈现给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体验,唤起他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提升他们的审美文化品位,促进学生个体情感的生成和发展。
  另一方面,语文教材中包含古今中外许多传递着不同思想观念的文本,这些观念既经得起时间考验、又带有民族共性,还体现着个体的独立的价值取向,张扬着主体精神,既与学生已接受的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相契合,易于接受,又具有符合时代社会所需的新鲜特质,能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引导。如《周易》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儒家积极入世、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思想,道家追求反璞归真、主张自由创造的思想等都是既富有民族共性,又符合时代精神的优秀传统,在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方面能够起到良好的启蒙和引导作用。但这种启蒙和引导不是生硬的、刻板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让学生浸透在文化之中,受到陶冶和教育,产生主动追求的渴望,在全心投入的学习活动中,积极地修正、建构自己的价值观念。
  
  4、开放性
  与传统语文教学的“唯教材是教”不同,“绿色语文”教学强调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将语文教学的空间从教材与课堂拓展向生活,构建出无比广阔的教学空间,也开拓出无比丰富的教学资源。所以,开放性也是“绿色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
  在“绿色语文”教学的视野中,生活处处皆语文。如在生活交际中学习如何听话和如何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在影视中学习人物表演与语言的艺术,了解服饰与历史的关系,了解社会万象,关注生活热点,拓宽知识视野;在电脑网络中接受强大信息浪潮的冲击,感受网络语句的鲜活与另类……可以说,只要带着语文意识看生活,语文资源俯拾皆是,语文学习别有洞天。这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教室的四壁不是水泥的隔离层,应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各种空道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这样,会使教学充满生气,使语文训练多趣而有效。”
  以上是对“绿色语文”教学的主要特点的几点粗浅的认识,此外,语文课程本身特点如工具性、实践性、对话性及创新性等,也是“绿色语文”教学所必然具备的特性,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新课标”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其具体的要求与“绿色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同时,“绿色语文”教学也具备了较为成功的实践基础,而不是仅限于空泛的理论探究,从这种意义上说,它对新课改的推进无疑更具备现实的指导意义,值得语文教育界同仁予以更多的关注与探讨。以上只是个人的粗浅认识,在此提出,以期引出更多大家的评说。
  
  陈玉芝,语文教师,现居山东聊城。本文编校:程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