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巴尔扎克葬词》的另一种教法

作者:赵胜启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雨果的《巴尔扎克葬词》被认为“是一篇有难度的作品”(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语)。在高中现代文教学愈来愈不受重视的今天,我也觉得该文没什么讲头。
  把文章读了两遍后,我的感觉是:讲授《巴尔扎克葬词》意义是有的,但却不好讲出意思来。不巧的是教研组安排要听我的公开课。情急之下我这样上完了《巴尔扎克葬词》:
  早自习我首先安排学生预习课文。学生预习前我说:“预习好像已经离我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很遥远了,至少近三年我没有怎么让学生预习过新课了。学生们对预习的感觉就是读读课文,查找些生字词。其实我们得转变一下预习的观念,更准确地说应该归本溯源。预习不仅仅是把课文读一读,解决些字音字义的问题,那是浅层次的。预习得思考。有思考的预习才是有用的。于是我特别给学生的预习加了任务。每个同学提10个问题,写在书上相应位置即可。不能照抄别人提的问题,不能参考课后练习,不能参考《世纪金榜》(我们的配套练习册),提问题就要提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四十分钟的预习就这样进行着,我几乎没有干涉,只是偶尔提醒:“要提自己的问题,要提有价值的问题,问题可大可小,要把问题写在书上,而不能只放在脑子里。”
  公开课我进行了简单的导语,然后郑重其事的放录音。我强调:“雨果写《巴尔扎克葬词》写得很有感情,同样有感情的录音朗读一定会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自己提的问题,请大家认真听,边听边思考。”
  放录音时我用粉笔把黑板划成了二十个长方形格子,并标上了1——20的序号。录音结束后我说同学们,你们提的10个问题都是有价值的,但现在你只能在黑板上写出一个你觉得最有价值的问题,请你们认真筛选。而我们黑板空格有限只能书写20个问题,请各组组长亲点本组五员大将写出本组最有价值的五个问题。
  这一刻教室里真是最热闹,学生最积极的时刻。各组学生纷纷上台,黑板上的问题一个个地增加,一会儿就满满一黑板了。学生往黑板上书写问题时,我旁敲侧击,请大家务必认真筛选自己写的是最有价值的问题。各组表现好的我迅速表扬,表现差的我立即鼓励。书写的结果出现了两个例外,一是袁琴同学在黑板上的问题本来已经写好,可她很快又上来把原来的问题擦掉又换了一个新问题,显然他在“最有价值”上下了功夫,我立即表扬。二是第一组、第二组都分别写了六个问题(原本要写五个的),因为黑板上还有空隙,同学们“见缝插针”觉得有价值的问题不止五个,我也立即表扬。
  这当然不是作秀。学生所提的问题不少出乎我的意料。这22个问题是:
  1、“这也许是一桩好事,这也许是必要的。”“这”指什么?为什么说“也许是”?(张福林)
  2、文中第三段说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又说他所有的作品仅仅成了一部书,二者相互矛盾吗?为什么?(徐雅丽)
  3、第八段用了五个“这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蔡群群)
  4、“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工作”一词很普通,是不是有深刻含义?(闫江)
  5、第8段为什么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进入了荣誉的宫殿?(李豆)
  6、文章开头称呼为什么是“先生”?(董子瑞)
  7、“令人生畏的研究”研究为何令人生畏?(胡龙平)
  8、本文是一篇葬词,为何写的如此悲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丁贝)
  9、“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这句话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语言表达上有何效果?(加松)
  10、对巴尔扎克的哀悼,作者是怎样逐层说理的,全篇悼词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谷艳萍)
  11、第四段的“揪”字很妙,它妙在哪里,请谈谈。(喻静)
  12、在第十段中对巴尔扎克的逝世所造成的沉重打击雨果却说“先接受下来再说吧!”包含了什么内涵?(赵诗芳)
  13、如何理解“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中“金刚岩层堆积”的含义。(施婷)
  14、为什么说“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肖晓)
  15、作者写这篇文章在悼念巴尔扎克的同时还有何现实意义。(郭诗怡)
  16、为什么“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蔡群群)
  17、“伟人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是什么意思?(魏茹君)
  18、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张帆)
  19、雨果给巴尔扎克这么高的评价依据是什么?巴尔扎克被称为“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作品多为批判性的,但他的代表作却命名为《人间喜剧》为什么?矛盾吗?(张莹)
  20、巴尔扎克能够及人所不及,突出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行?(刘语萱)
  21、第八段,“有目共睹的翅膀”和“看不见的翅膀”分别指什么?(汪慧)
  22、“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有什么含义?(刘家龙)
  满满的一黑板的问题很漂亮。黑板上虽然是22个问题,但实际上这22个问题却来源于200多个问题。而全班63个同学针对《巴尔扎克葬词》一文共提出了630个问题。当意识到这两个统计数字的时候我大大吃了一惊。我不敢说所有问题质量都很高,但我相信这其中绝不乏高质量、高价值的问题。
  接下来是我对22个问题的解答。解答的过程即是讲析课文的过程。常规教学的一些知识点我有机地穿插在讲解之中,倒是觉得算是有的放矢。可学生提的相当多的问题教师备课是根本准备不到的,并且有的问题提的相当出乎意料。
  如董子瑞同学提的“文章开头称呼为什么是‘先生’?”这个问题提的相当偏。《巴尔扎克葬词》这一演讲词的开头为什么不是“先生们、女士们,”而只说“先生”呢?课堂之上我不可能转身奔向图书馆查阅资料,况且,这样的问题恐怕任何参考书上都不大可能涉及吧。真的,连我自己也觉得好奇,开头的称呼为什么不是Ladies and Gentlemen?面对这一棘手问题我急中生智做了这样自圆其说的回答。我说:“对尊敬的人都应该称呼先生的,像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就往往被人称为‘先生’。鲁迅的夫人许广平也常常被称为‘先生’。雨果称所有的参加巴尔扎克葬礼的人为先生,既是对所有来宾的尊称,更是对巴尔扎克的尊敬。或许从这个角度我们得说,这篇演讲词从头到尾都是充满热情的,都是有感情的。另外,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也非常佩服本文的翻译者。可惜翻译者是谁,课文注释未标明。这个翻译真的做到了“信、达、雅”,很符合汉语的特点。这个回答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自满一点说,我还真有点为我这个自圆其说而满意。可是我更清楚,没有学生的如此一问,绝没有我的如此一答。
  喻静提的问题是“第四段的‘揪’字很好,它好在哪里?请谈谈”,这个问题很常规,似乎波澜不惊。可是从我备课时所接触的材料看,没有哪个材料涉及到这个问题。许多材料为老师准备了许多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的参考资料,可没有一个提到“揪”字的妙处。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让学生思考的同时自己也认真琢磨着第四段的相关文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几经推敲,终于向学生交出了一个差强人意的答案。“揪”字其实是很形象的,“揪”意味用很大的劲,似乎还有点“拧”的趋势。如“某某,你把我揪疼了”。从“揪“字可以看出巴尔扎克在解剖,分析法国社会时,显得相当的果敢、勇猛,并且毫不留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