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勇气》两次课型的设计与分析

作者:李 劢




  去年,学校参加国家级重点课题“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子课题的开题仪式,我执教了鄂教版七年级下册《勇气》一课。我的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把握重点,准确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2.揣摩语言,学习寥寥数笔勾画人物形象的方法。3.树立学生的和平信仰,培养学生爱正义、爱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品味精彩的语言,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把握“勇气”、“幸福”的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设计:多角度品读课文,并对主要文段、语句进行圈点勾画,讨论分析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紧扣文本,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尝试按照“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的模式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芦花荡》里“老头子”的英雄形象导入新课。
  二、感受语言·触发语感
  寻读——感知全文,把握主旨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2.用“这是一个 的故事”开头,填入修饰语并简要陈述理由。
  三、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品读——认识人物,感悟勇气
  1.细读全文,圈点勾画出文章中描写美国士兵的语句,理解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勇气。
  明确:美国伞兵——“拼命的勇气”——勇敢机灵沉着冷静不乏智慧
  2.朗读描写法国妇女两次掩藏美国伞兵的语段,揣摩描写的语句并比较分析她的心理活动,理解法国妇女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勇气。
  明确:对和平的信仰使她具有非凡的勇气
  第二次
  面容:不是笑容满面 满脸苍白
  眼神:善良而镇定 泪眼模糊
   直直地注视
  语言:“哦,当然啦”“哦,当然啦,快!”
  动作:说着便把他带进屋里 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碗橱里
  形象:长得并不漂亮 幸福的女人(美丽而高贵)
  析读——品味语言,体味幸福
  品味19—22段空军将领的话,讨论对“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一句的理解,领会全文主旨。
  四、实践语言·习得语感
  自由讨论:谁是小说的主角?
  五、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自由朗读
  课型设计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但是在真正的日常教学之中,由于传统的课型惯性大,执教者往往难以突破。我的这一节课,仍然没有走出以“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言为模式的常规课堂教学结构,在语感教学的课型研究中,我将如何进行课型创新呢?在认真学习了语感教学和课型创新系统理论后,根据《勇气》的文体特点、语言风格以及小说主旨,我将语感训练课型拟定为“说读课”,重新设计了这节课。
  案例类型:语感训练课之说读课
  研究问题:语感教学模式下的课型研究
  教材分析:《勇气》是美国作家狄斯尼的一篇小说。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在二战期间,一个与部队失去联系的美国伞兵在身陷险境的情况下两次求救于一位法国妇女,而法国妇女在第一次救助伞兵招来杀夫之祸后,面对他的第二次求救,又毫不犹豫地再次保护伞兵。这篇小说人物鲜活,情节虽不复杂却一波三折、出人意料,学生感兴趣又易于理解。小说人物身上所蕴含的人性美能让学生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得到相应的情感熏陶。
  研究目标:以小说文本为载体,以小说主旨为线索,以语言分析为主要板块,以语言习得、语言实践、语言品味为主要活动,让学生充分地美读起来,静思起来,析说起来,细品起来,熟背起来,使他们在课中有充分的活动与丰富的积累。
  研究策略:说说读读,读读说说,边说边读,边读边说。指导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描绘的形象,加强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体味语言传递的情感,理解语言表达的道理,也引导学生在“说”中进行语感分析,让学生辨析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语言运用的妙处,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翻译过来的外国文学作品,在学习语言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的生活体验,调动自己感受语言的经验,去体察译文语言的意蕴、情感和韵味,以获得新的语感。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训练学生把握重点,准确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2.能力目标:揣摩语言,学习寥寥数笔勾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语言与思维的训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勇气的内涵,体味幸福的深意,感受人性美的光辉,树立学生的和平信仰。
  
  整堂课以“说”“读”为原点,完成了以下教学任务:复述课文内容、学用课文中的语言模式、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课文美词佳句精段进行妙点揣摩以及感悟课文、以个性化的语言交流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等等,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还有一些环节需要注意:首先,教师要设法将多姿多彩的“说”的活动渗透在课文学习之中,让学生的“说”不成为流于形式的应对回答,而是一种有较大的“说”的“量”和较长的“说”的“时”的课堂活动,最好能组织学生进行平实的与生动的、概括的与描述的、形容的与评议的、理解的与品析的、感悟的与鉴赏的、真实的与想象的、模仿的与创造的等各种形式与内容的“说”,要让学生既说得准确有序,也说得合情合理。其次,备课时要站在学生的认知感受和生活体验,对文本有深入浅出的研究,充分挖掘出语言素材的语感分析点,指导学生在课内外语言实践分析中培养高品位的语感,并积累一定的经验。第三,朗读训练要不留痕迹并有层次感,读文本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朗读指导与训练,使学生在准确、流利的基础上,能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李劢,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汉。本文编校:晓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