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试谈高二语文教材选文的悲情色彩

作者:王诗桥




  古人有语:忧愤出诗人。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一些在一般人看来很一般很普通的事物或现象,到了多愁善感的诗人、作家们那里,往往能引发一种难以排遣的愁绪。如国家民族的衰微、社会的动荡变迁、时光的流逝、人类自身的老病伤死等正是诸多诗人、作家们共同的悲情之源。也就是说,作家或诗人正是借助于文学作品来展现一种伤怀时世的悲情的。在高二的语文教材选文中,这种情形确实不在少数。其中较为明显的如杜甫的《蜀相》、陆游的《书愤》、刘禹锡的《石头城》、李商隐的《锦瑟》、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等诗文作品就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悲叹与伤感;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雨果的《巴尔扎克葬词》、张溥的《五人墓碑记》、袁枚的《祭妹文》等文章表达的正是作家对人生死亡的悼念与悲痛;鲁迅先生的《药》、巴尔扎克的《守财奴》、老舍的《茶馆》、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巴金的《灯下漫笔》、余秋雨的《道士塔》等文章正是作者基于对时代社会的理性思考后表现出的或世态炎凉之悲痛,或国民人性弱点之悲哀,或时代变迁带来的生存状态之悲苦;而其他的如《陈情表》等文章则是触及作者心灵情感的最深处,表现一份最真最纯的对人间亲情的悲情感受。
  
  三
  试问:悠悠悲情谁可堪?
  我说:闻说语文春尚好,悠悠课堂,载不动这许多悲!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学家们把悲剧看作是最高的一种伟大,或许是正确的。”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前文有述,面对高二语文教材中如此众多的悲情类作品,我曾为自己的语文教学感到不知所措,这是真的。我在讲授这些带有悲情色彩课文的时候,总会一次次地郑重其事地告知学生们“要进入课文,要认真体验作者的真情实感”“要随着作品主人公及作者的或悲而悲,痛而痛,或哀而哀,怒而怒,或愤而愤,或伤而伤……”而每当这时,学生们便满脸呈现凝重之色,满眼饱含悲戚之意。最初的几次,我会赞扬学生们在课堂上进入了角色和状态,但慢慢地我发现学生们在课上课下的学习生活中,凝重之色、悲戚之意在加深加重,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也似乎增加了几分沉重的叹息。而在学生们的周记和作文中,类似“人生就是一场梦”“人生就是遭受苦难”“人生中的忧患是我追求的财富”等这样带有伤感的句子明显多了。于是我有些惊愕了:这是高中的语文课堂吗?这是高二的学生对人生的情感体验吗?我知道,这不是的。语文课堂本应如春天充满阳光,学生本应该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快乐!正在成长成熟的高中的学生应该对人生充满了无限美好地向往与憧憬!人生应该体验真诚、善良、美好与快乐,而决不是感悟虚假、邪恶、丑陋与悲愁。尽管我也知道悲情审美也可能让人产生一种崇高的“道德美感”甚至“娱乐快感”,但我仍然想说的是让处在人生黄金时段的高二学生,在一年的语文课堂上不得不体验十之七八的悲情,作为成年人的为师者总该有些不忍与不安!这不是一种故意的做作,而是应有的一份人文关怀。
  于是我有要说的话和有要做的事。首先我要说的是,我真心地希望高二的语文教材能少一点儿悲情类的作品,多一点儿轻松快乐的且富有生命哲理意义的佳作,让高二的语文课堂多一点儿阳光,多一份快乐。其次我要说的是,在我的真心希望还没有实现之前,我当尽力做好该做的事,那就是努力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浓郁的悠悠悲情的体验尽可能地限于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努力让学生在人生黄金时段的体验中少一分哀伤与叹息,少一分怨愁与苦痛,使学生不至于在对人生的向往与憧憬中生发出“人生如梦”“人生就是苦难”的慨叹,为了高二语文,也为了成长中的高二学生。倘真能如此,也当聊以慰藉了。
  
  王诗桥,语文教师,现居湖北保康。本文编校:晓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