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语文教育必须正视人文性

作者:吴怀权




  本文提出的问题,如同问“中华民族,我们过哪国的节日”一样,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问题。遗憾的是,这正在成为很成问题的问题!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她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她的城堡的坚固,也不取决于她的公共设施的华丽;而取决于她的公民的人文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笔者之所以要老生常谈,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首次将人文性列为语文课程的性质之一,可见它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可见人文性教育是语文教育必须正视的课题。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育实践中,对人文性教育的认识和操作出现了不少偏差,具体表现在:
  
  一、语文教师自身缺少人文意识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语文教育中,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已不再是唯一目的,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将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伴随语文活动的始终。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自己讲一讲人文的关怀,他应该先来关心一下自己的心灵,关心自己的语文和思想方面的修养,他必须首先让自己在言语和精神方面获得成长,才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我们只有创设了融洽的情感氛围,创造了一种使学生感到亲切、感到“如沐春风”般愉悦的教学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教师不读书,不学习,不长进,抱残守缺,靠着在大学的一点家底和一本教参包打天下,充当着课堂的主宰,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不重视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不尊重学生的“未成年状态”,忽略了老师是学生人文精神的设计者和领路人的职责!如果说这些还只是在实践中缺少人文性的话,那么,下列情形则是心理品质、道德素质上缺少人文性:遇到学生顶撞、调皮,或考试不好,就把学生批评得一无是处,或者教师明知自己错了,偏偏以老师的身份与学生对抗,死不承认!这些现象或许不是主流,但也绝不是绝无仅有!教师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自己,更影响着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必须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加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不断努力提高自身包含人文性在内的综合素质,我们才能站在教育事业的最前端,经得起时代对我们的种种考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材。
  
  二、语文教育在实施人文教育过程中矫枉过正
  不可否认,新课标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来定性语文之后,“人文性”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竞相追逐的时髦,把语文教学理解成跟风,甚至是做秀。于是,为了“人文而人文”“机械的人文性”“生硬的人文性”等现象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屡见不鲜,成为一种“伪人文性”现象。
  1.对“主体性”认识片面
  语文教学突出主体性,是语文人文性题中的应有之义。连主体性都不讲,还有什么人文性可言。但一讲主体性,是不是只讲学生的主体性?是不是老师就无所作为,对学生就可以放任自流呢?显然不是。教学中我们应该强调的是“双主体性”,重点放在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上。我们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互动式的课堂,师生之间彼此敞开心灵,沟通接纳,吸引包容,互动分享。现在好像有一种倾向,很多老师不敢讲,担心一讲就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这些老师忘记了教师的示范作用,忘记了自己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设桥梁的职责!
  2.具体操作上的失当
  认识上的片面性,必然导致操作上的失当。有的教师为了努力体现新课标所提倡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力求给学生创设“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氛围,就空泛地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这种讨论,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或空洞抽象,泛泛而谈。这种走过场,流于形式的讨论,既没有教师对探讨过程、结论的引领指导、纠正和评点,也没有学生对文本的自读感悟、交流和切磋。课堂看上去很热闹,但这种“热闹”是以失去理性的思考为代价的:因为它偏离了教学内容的真正的价值取向!操作失当还突出地表现在写作教学中。在目前应试教育的氛围下,写作教学陷入了为作文而作文的困境,教师为设计应试题目绞尽脑汁,学生为写应试作文搜肠刮肚,教师不顾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缺少自己的切身体验,无感而发何以有情,无情之文何以感人?因此,我们学生的行文千篇一律也就见怪不怪,滥编滥造也就不再匪夷所思了。
  3.评价上的偏颇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在语文课堂现场生成的资源进行人文性的评价,或肯定,或激励,这无疑是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也是师生之间感情的营养剂。但是,毫不吝啬的表扬和赞美虽然让课堂充满了人情味,似乎让我们真的看到一丝人文性的光芒在闪烁,然而,当我们循着这点光亮深入进去时,却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这种蜻蜓点水式的人文关怀更多时候不过是教师“为了人文而人文”的虚情假意罢了。学生的自主地位看似得到了体现,殊不知另一方面学生的浮躁心理也在顺势滋生着!其最终结果是人文精神的彻底消失!因为它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真实理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对学生的评价,教师既不能无原则地迁就,也不能无标准地盲目称赞,更不能无原则无主见地附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应该从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开始。
  
  三、语文教育忽视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内涵
  语文教材是人文性得以彰显的主要载体。教师应充分运用好教材,研究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人文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材中有的选文侧重对高尚情操的陶冶,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未知世界的探求,它们能启迪学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给学生的“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以生命的启迪;有的选文侧重对美好人性的开发与启蒙,它们能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尊严、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美好,引导学生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有的选文是优美的神话传奇、寓言、诗歌、科幻作品,它们能激发学生对人类智慧、想象精神的领悟,在给学生以丰富美感享受的同时开发他们的想象力;有的选文是最新的时事报道、热点追踪,它们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国家大事,在享受科技日新月异给我们带来幸福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通过这些人文精神的载体,借助有效的语文活动,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诗句,告诫我们做人要有气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体现了追求无止境的豪气;……教材中的这些人文资源无不影响着学生,激励着学生,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良好素材,只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挥语文学科本身的优势,重视语言文字里的人文因素,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的灵魂,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良性发展的人文载体。
  
  四、语文教育中没有找准实施人文性教育的切入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以前在工具性的理论的操控下,强调“学科本位”,一味搞“语修逻文”机械性的语言操作,忽视了语文的意义和价值,语文教育异化成了语文知识的教育;但片面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忽视甚至削弱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也是背离语文学科特点的,同样不符合新课标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在语文教学中,既立足工具作用,又凸显人文思想,找准实施人文性教育的恰当的切入点,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教育目标。
  新课标强调指出了培养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是日常的教学活动,基本的方法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因此,人文性教育以文本为凭借,寓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是其恰当的切入点。学生读文学文,在感知理解课文人文内涵的同时,滋养自身的人文素质。学生在语言中生活,在语言中思考,在语言中沟通,在语言中提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积累和感悟语言,进而领会文本的人文底蕴。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它给人的启迪,总是蕴含在词、句之中的。课堂上要抓住文章中那些最能表现其主旨的词句分析,发掘,师生共同咀嚼、分析、领悟,才能昭显文意,给人教育,从而达到“学语文”到“学做人”的人文性教育目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把教育意图蔽隐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用意之一。”所以我们必须戒除为人文而人文的赤裸裸的人文性教育,而是要用真实的、自然的、含蓄的、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艺术手段,让学生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中体会情感的力量和思想的光辉,得到无痕迹的心灵教化。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的所谓张扬人文性,是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失去了语文作为人文学科重感性、重体验的特点;没有人文性的语文课,就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只有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总之,只有找准人文性教育的切入点,使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比翼双飞,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爱学语文的人,会学语文的人,有丰富文化底蕴的人,有语文运用能力的人,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只有这样,语文教育真正的春天才能来临。
  
  吴怀权,原名吴怀传,语文教师,现居广东中山。本文编校: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