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孟子论辩艺术技巧探骊

作者:邵慧珍




  《孟子》一书,七篇十四章,流传至今,经久不衰,除了其继承发展了孔子深得人心的仁政思想以外,恐怕还要归结到他那“雄论善辩”的艺术技巧吧?笔者才疏学浅,不揣冒昧,下面仅就个人浅见,见笑于大家了。
  一、善察人意,巧比设喻,诱人入套,畅谈己志。
  例如,在《梁惠王(上)》中,梁惠王自鸣得意地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接着又问道,“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妄图以此来难倒孟子。
  可孟子一听,就明了其内心:表面是说自己在“救助灾民,实行‘仁政’”;而实则还是在妄想“增加国民,实行‘霸道’”。对如此心理,孟子则“明察秋毫”!随即答道:“王好战,请以战喻。”这是怎样的善察人意呀!若是一个庸者,怎会一针见血地说:“王好战”呢?除此之外,他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心”——用战争上的逃跑情况“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设套,让其钻入。结果那梁惠王不知就里,随口便道:“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从而入了圈套;孟子看他入套,则拉紧套绳:“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随即便大谈特谈治国之道:首先应顺自然,遵农时,不扰民生;接着搞经济,增种植,创制民产——搞好物质文明;再接着,办教育,化子民,敬重老人——搞好精神文明。
  由此可见,孟子是怎样“善察人意,巧比设喻,诱人入套,畅谈己志”的。
  再如,同是在《梁惠王(上)》中,当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则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这里,孟子同样是“善察人意”。他知道齐宣王是想实行“霸道”的,所以孟子假托不知,避而不谈,接着便提出“王道”。可是那齐宣王对“王道”提出疑问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针对此问,孟子则慢慢设套地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当齐宣王急于显示自己能“保民而王”时,孟子则立马给以肯定,并且举出齐宣王曾经在祭祀时“以羊易牛”的事,给齐宣王戴上了高帽子。正当齐宣王满足于这种高帽子而沉于喜悦之中时,孟子却顺势一转问道:“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问罢则不容分辩,紧接着就拿“举羽毛不用力”,“见舆薪不用明”,“保百姓不用恩”进行喻说推论,尖锐地指出:“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当齐宣王不明“不为”与“不能”的区别之际,孟子抓住机会,就开始阐述自己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的“施仁”道理;道理阐完,为了进一步揭露齐宣王的内心,孟子又问道:“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问得那齐宣王“笑而不言”了,即使他“笑而不言”,孟子还是不愿放过,紧接着连续问道:“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于目与,声音不足于耳与,便嬖不足于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问得他只好说:“否!吾不为是也。”
  这里,孟子对待齐宣王,同样是在明察其心之后,巧比设套,等他入套后,才畅谈己志的。所不同的是,比对那梁惠王要拐弯抹角一些;可到最后,指责则更要强烈一些。由此可见,孟子是怎样一个“雄论”大家、“善辩”能手了吧?
  二、善用对比,旗帜鲜明,批驳谬误,毫不留情。
  孟子在《滕文公(上)》与景春谈到什么是“大丈夫”时,景春说:“公孙衍、张仪岂不是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听罢立马反驳:“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汝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一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景春认为纵横家“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是大丈夫;可是孟子却认为懂礼节的男女都是大丈夫!只要他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们都只知道,这是一个男子汉应遵循的做人准则,岂知孟子是就女子守礼而提出来的呢?这是在对话中运用的独特对比,他旗帜鲜明,批驳谬误,毫不留情。如果不是善养“浩然之气”者,是绝对做不到这一步的!接着,当那周霄提到男子“出仕难”问题时,孟子则以男女婚配为喻,说道:“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孟子在这里把不走正道出去做官的人,与那不遵守礼法的男女私通者联系起来,他不仅巧妙比喻,而且绝妙对比,对比之中,以一个“恶”字,表现了自己的好恶,毫不留情地指斥了那些不走正道出去做官的人是男盗女娼之类!
  像如此例子,一部《孟子》随处可见。再如,《告子(上)》中,孟子在谈到人的“本心”时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而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于此还是运用了比喻性对比,把“仁”比喻成“人心”,把“义”比喻成“人路”。有的人失去了“鸡狗”还知道去把它找回,可是当他失去了“仁心”,却不知顺着“义路”把它找回。这样的人,就是失去了人心的人!这是多么精巧的比喻呀?又是多么绝妙的对比呀?在比喻性对比中,对那些不讲仁义只追求利益的人,孟子毫不留情,辛辣讥讽,甚至是在痛骂他们是失去了人心的人!像这样的比喻性对比,《孟子》一书,只要是不好直接阐理的地方,他都能巧妙地运用。我们研读《孟子》,如若稍加注意,便能揣摩得之。
  三、对比排偶,问句引用,层见叠出,气势磅礴。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为了使自己的思想,能引起注意,能产生共鸣,能使人心悦诚服,在论辩中,孟子总是追求一种铿锵悦耳、气势磅礴、具有不可辩驳力量的语言。这种语言,不善养“吾浩然之气”者是不能有的!
  为了能体味出《孟子》语言的原汁原味儿,这里先照搬《孟子·告子(上)》中的一段原文,如: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王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有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而已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懿德。’”
  读这段文字时,总有一种铿锵悦耳、气势磅礴、不可辩驳的感觉吧?为何会有此感觉呢?知修辞手法者,一看便知。那就是孟子在语言上恰当运用了众多的修辞手法。
  先说对比和对偶:“求则得之,舍则失之。”这里,从意思上看是“对比”;从形式上看是“对偶”。读起来,铿锵悦耳,容易记诵;想起来,令人惊心,不可忘记:谁能失去“仁义礼智”呢?失去“仁义礼智”便是失去了“恻隐、羞恶、恭敬和是非之心”的人!失去了这些的人还能算人吗?所以说人人都不愿听说自己是失去了这些“本心”的人!还有那公都子说的“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好暴”不也是运用了对比和对偶吗?也许有人会说,那不是孟子的话。不是“孟子”的话,还不是《孟子》的话吗?
  再说排比和反复:“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这里孟子似乎啰嗦,但是倘不如此则不能尽其妙!如若不信,请君试着把那反复用的词句去掉,读起来则索然无味了吧?倘若再把那“四心”归为“一心”,则更是没有任何气势了!不仅没有气势,反而索然无味,听之无力,记之不易!所以说,这里是不能删去和归并的;如果要强行把它删去和归并,那么就失去了铿锵悦耳、气势磅礴、不可辩驳的艺术效果!还有那公都子说的“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王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读起来,岂不是也是如此吗?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孟子的引用。他先引《诗》里的句子,加以强调万物的法则、蒸民的秉德,接着便引孔子的话。《诗》是儒家经典,孔子是儒家先贤,只要是信奉儒家者,引这些,增信度,你还能不信服他的理论吗?
  至于问句,我们总不会忘记在《告子(上)》里,孟子把“鱼与熊掌”跟“义”的比较之后吧?他在得出“舍生取义”之后,便情不自禁地问道:“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于此,充满激情,穷问不舍——设问引人深思,反问不容置疑——问得那些不讲道义者只能张口结舌!所以我们在读《孟子》时,总是在孟子雄辩之后,再也看不到与他辩驳者的言语了,即使有言语,也是转移了话题的。
  总而言之,《孟子》一书,正像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学词典》上所说的:“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较大。”今天我们探骊《孟子》“雄论善辩”的艺术技巧,如能用于演讲,则演讲动人;如能用于写作,则作品增色;如能用于外交,则外交成功!这也许就是笔者从《孟子》一书中探得的“宝珠”吧?
  
  邵慧珍,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樊。本文编校: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