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打造问题驱动式的语文课堂

作者:罗 曼




  所谓问题驱动式课堂,是老师在课前将本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用问题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完成任务。其间老师做出相应的指导、检查和讲授。这种形式现在很被看好,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的活动在整个课堂中成了主体。这种形式也被评为新课改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如若将问题散在课中,在不同时间向学生提出,学生同样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解决问题,这种形式是不是就是人们要变革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呢?我想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两种方式本质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一而已。其实,新课程改革中无论是三个维度目标的提出,还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提出,都只是一个指导思想,一个观念。而不能把它理解成一种行为,死板的将师生的教学活动往上去套,稍有一项没有照做,就认为是传统,就认为没有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这种行为和思想是机械主义,是没有真正理解新课改思想的一种表现。一堂课当中,无论你的问题是何时提出,无论你的时间是怎样安排,只要学生的知识有所增加,能力得到锻炼,情感被调动,我个人认为就可以了。
  2007年10月份,我听了一节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的语文课,是由我校一位优秀的青年老师主讲的《我们的风景》。这篇文章选自鄂教版九上第二单元,出自日本作家东山魁夷之手。下面就从课堂纵剖面、课后学生的反映以及课堂反思三个方面来再次感受这节语文课。
  
  [课堂纵剖面]
  9:15分开始上课。
  9:15—9:17 老师用两分钟来导入新课。导入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先直接点出王维诗作的特点,即诗中有画。刺激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做到诗中有画?有的学生一口就能答出通过景物的描写。老师进一步提问,怎样的描写才能让读者在阅读中有如观画的感受?借此问直接导入本文,今天我们将学的这篇文章同王维的诗中有画如出一辙。但不是诗中有画,而是文中有画。
  9:17—9:35 老师用了18分钟时间让学生朗读。朗读的形式多样。大致分两步:读出美景和听出美景。在读出美景环节中,学生先自读,自主解决生字词的障碍;再采用赛读式,分组朗读和分男女朗读,全班学生都参与其间,要求准确朗读字词和发挥情感。
  在听出美景环节中,老师点了两位朗读“高手”,运用动情的朗读刺激了其他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在脑海中描绘画一般的美景。在18分钟之内,学生共5次感受了全文。其间学生或读或听,通过不同的形式深入感知了文本内容。这一点,做得很实。
  9:35—9:45 老师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整体和局部感知文本。采用了换和补的方法。在整体感知中,老师请学生换掉文章的题目,用自己的感受去给文章命名。在学生的回答中出现了很多属于他们认知的精彩的答案,如:“我在山巅的路上攀登”“四季之景”、“生命的色彩”、“聆听自然”……种种答案展现了不同学生对同一文本的不同感受。
  在局部感知中,老师请学生给每一小节补一个小题目(文章按春末夏初、夏、秋、冬、春分成了五节),并说说文段是如何描写的。这一任务对学生来说有点困难,因为这一任务既要求学生精读每小节,又要求学生抽象其大意,还要求学生用言语表达出思考的过程。于是老师便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来进行合作讨论。学生分组后,综合集体的智慧,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完成了任务。虽然表述不一,但能准确的点明每节的大意,还能较为准确地表述文字描写景物时所运用的方法,如:动静结合,远近结合,描绘变化的动词及表色彩的形容词。其中学生所补题目中最为精彩的一组是:春夏交响曲、善变的夏、多彩的秋、银装的冬。这些小题目所表现出的特点把握及措词优美让很多老师都感到意外。
  9:45—9:55 老师用10分钟时间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利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教会学生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老师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作者在文中反复写到“此刻,我在山巅的路上攀登”这句话,可以将它去掉吗?2、人们一贯的思维顺序是春夏秋冬,我们也将本文最后的春提到文章开头,这样既符合人们的惯常思维,又符合我们的认知,这样提好吗?学生独立思考,不一会就有学生举手示意。回答的答案非常正确,也体现了中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会。这种逆向思维刺激了学生的大脑,让他们从情感的体验一下子跳到了理性的思维上来。这种跳,也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9:55—10:00 老师用最后的5分钟让学生重读课文,整理笔记和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这最后余留的5分钟,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在这5分钟里,学生的大脑将输入的信息可稍作处理,使知识得到应有的归属和整合。看似闲散的5分钟,其实学生并不闲散,他们仿佛一下子成了老师,更加主动积极的去思考和发现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学生反馈]
  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既不把握在授课老师之手,也不把握在听课的老师和专家之手,而把握在学生之手。具体而言是由学生通过学习所接受到的知识、情感及训练来决定的。
  课下,我有意在教室多逗留了一下,随便问了几个学生同一问题:你通过学习这篇文章知道了什么?答案有很多种。如:知道了怎样来描写自然之景,知道了用美的眼光去欣赏身边的环境,知道了用心去感受生活,知道了自然和生命有相通之处,知道了用打破常规的方法去分析主旨……学生的回答涵盖了很多方面。有知识层面的,有能力范围的,还有情感类的体验,更有思想上的提升。这些都是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收获得到的。足以评定,这是一堂成功的语文教学课。
  
  [课堂反思]
  这堂课教学形式上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问题驱动课堂,问题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这堂课学生学习状态上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积极主动,兴趣浓厚。老师的表现则是精心设计问题,合理的安排教学进程,适时地做出指导。
  在这堂课里,问题散在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合理的推动课堂的进程,由浅入深的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开课导入,将不同形态的艺术绘画和写作揉在一起,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阅读文本环节里,老师花了近五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朗读和听读阅读文本,不同的朗读形式和听读对象让学生面对同一文本不断的保持新鲜感;在感悟文本环节里,又用换和补的方法,调起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此时的思考其实就是借任务来帮助学生梳理他们对文本的初步理解;在探究文本环节里,又用逆向思维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堂课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昂然。兴趣的激起及维持,充分显示着学生的态度和思考是主动积极的。学生在兴趣的激励下,对文本中有关语文的基础知识自主的接纳和吸收;对文本中的情感主动的品味和体验;对文本中的主旨积极的思考和归纳。
  三维目标的实现,不应靠老师生动的讲解,而应靠老师精心的问题设计,由问题来驱动学生去主动完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不应滥用,而应依任务的难易来定,依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定。把问题集中在课前提出,让学生怀抱所有的问题去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固然能提高,但缺少了及时的反馈,兴趣难以维持,加之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够足,效果恐怕没有预期的好。
  在授课时,有了新课改下的总体思想,还应考虑具体的对象。什么类型的课,课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学习的基础如何,学习的状态如何,都应考虑。依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用的方法,这才是科学的观点,这才是对新课改总体思想的科学正确的理解。思想是一定的,方法则不一定,关键是老师如何把握。
  
  罗曼,语文教师,现居武汉江夏。本文编校:晓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