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关于当下研究性阅读的反思

作者:杨昌顺




  研究性阅读是阅读教学中一种极具个性的新模式。他借鉴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阅读,要求学生用研究的方法学会阅读课文,去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课文有关的语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在发展自己个性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研究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比起背读、讲读、导读的课堂教学模式有着“注重全员参与、注重探究过程、注重诵读感悟、注重实践运用”的特质;相对于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型”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价值,研究性阅读已是大势所趋。但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研究性阅读的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下面我和大家来共同探讨一二。
  问题一:没兴趣的同学怎么办?
  有兴趣当然有研究。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对所研究的东西有兴趣。很多学生语文水平低并不只单是老师的问题,其中更大的问题是一些学生本身对语文没兴趣,对阅读没兴趣,对书本文字没兴趣,一看到书本就想睡。老师监督下都不看书,何况没有了监督?如果不看书又如何谈研究?我承认对于有兴趣的孩子,研究性阅读是有帮助的,但对另外一些一看到书就头疼的孩子来说,这是否有些太理想化了呢?可能有人会说,老师同学多带动就行了,但这真的只是一个带动就能解决得了的问题吗?这里面涉及到很多东西,况且学习并不只是一个兴趣的问题(并且兴趣也是会发展变化的),从整个过程来讲兴趣也不可能主宰得了所有人的学习。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兴趣有时也是可以“逼”出来的,很多成功的人后来回忆都说感谢某某,其实那时是很不想学的,多亏了某某老师或父亲逼我,不然就不会学了。综合以上情况,我们是否可以作这样一个假设,研究性学习是否会犯“用一些人的更大牺牲来换取一些人的进步”的嫌疑?如何处理那些对阅读没什么兴趣的同学是我们开展研究性阅读教学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问题二:兴趣如何持续?
  自主研究的艰苦和研究时所产生的那种茫然无助学生真的能承受吗?真正的知识不是单凭兴趣就能学好的,兴趣只是一个引导,一个开端,要掌握知识,必须经历一个刻苦的过程。研究其实是个很痛苦的过程,其中并没有想象中的热闹繁华,它需要独立思考,需要艰苦探索,需要方法指导,并且不时会觉得很茫然(因为无果)。热闹的讨论其实是很短暂的,刻苦的单独的攻读是更长久的,我们那些没有监督的孩子能完成这样一个任务吗?如果不能,那所谓的研究也只是一场闹剧罢了。如果有了兴趣而不能再继续深入,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不行的。现在一些学校反馈出来的信息有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去解决?
  问题三:研究合理度如何把握?
  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积极思考,动手动脑去研究,这固然好,但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这是否太有点理想化了?撇开这个不说,就算每个人都开始了研究性学习,但这里面还有个度的问题。首先是研究程度的把握。我们知道,语文知识博大精深,想在高中把某个知识点给吃透那显然是有点不可能的(除非不学其他),所以学到什么程度停止算恰到好处,既能在停止时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有一定的能力,能把考试考好,又不会让学生觉得草草收场,兴趣被打断,学的不痛快,几次下来完全失去了兴趣,这要求老师对每组学生时刻有着清晰的把握,这对老师来说是否有点苛求?其次是每个研究小组横向的进度如何统一的问题。每个学生每个小组的文化底蕴是不同的,因而他们研究的进度也是很难完全统一的,如何去协调他们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的关系,既不打击程度好的,也不落下程度差的,如何对他们研究的结果进行引导讲评,这也是个很难的问题。如果只研究不讲评,那对学生来讲学东西是否会缺失一些归属感?同时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不同小组的研究进度在每个知识点上就一定都能协调吗?这也显然有点牵强。而一旦不能协调,这课程该怎么进行下去?是放弃不讲还是不顾他人?
  问题四:效率如何提高?
  高中老师很大程度上承担教学效果的问题。语文和数学一样,她也有着自己的独特性。语文的独特性在于知识的整体性和知识的相关性,学习的点滴性和运用要求的完整性。这就决定了语文学习的长效性和回馈的缓慢性和学与考的脱节性。有谁敢说他一两个月就学会了诗歌吗?有谁敢说他一两个月就读通了古文吗?但考试却是要求时效的,并且每个考点内容都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去变化体会才能有答案。有些东西就是学会了,你还得经历才能有理解。但考试有时很难照顾到这点。因此这时就让语文老师很尴尬,也让学生很迷茫,好像语文学与不学总是差不多似的,好像语文怎么学都学很差似的。以前的讲问型教学方式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我想现在研究性教学应该也很难解决这一问题。
  研究性教学一展开受到很多人的欢迎,这其中除了研究性学习本身的优点外,我想也不排除很多同学喜新厌旧的思想在里面。但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艰巨性,如何去教好学好语文,我想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决不是某一个方法的转变就可以简单解决的问题。
  
  杨昌顺,语文教师,现居广东开平。本文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