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依托课文提高写作水平

作者:何文峰




  很多学生作文写不好,写作文往往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他们很是希望能有高明的老师点石成金,祈望着茅塞顿开,好使自己也能达到古人“下笔如流水”的境界。但是囿于自身的文字积累和阅历体验不够,往往造成闭门造车的尴尬局面。高中生的学业负担重,要想在繁杂的学习之余打开生活的“窗口”,很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假如我们能从课文中汲取作家的写作经验,就可以为学生找到一条写作的“捷径”。笔者想举几个简单的例子简析这个道理,以求教于方家。
  一、依托课文,妙用仿写技巧。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传统名篇。历来被各类学校的教材所选用。其中超凡脱俗的景物描绘和意味隽永的意境令人百读不厌。文中的第一小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我们是不是能改写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宿舍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学校里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操场上同学们打闹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室友在宿舍里听着mp3,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衣裳,带上门出去。”这样一改,就把课文很自然的改写成了切合自己生活实际的文段,仿佛盛夏时节的“我”因为考试不顺心情绪烦闷,渴求自己“走出去”从而排解烦恼。这段文字仿写看似简单不过,但是我们一定要在仿写过程中把握好“改写”的时候不同文字的不同的意境,推敲很重要,在遣词造句中完成对原有课文的玩味和对自身语感体系的升华,把自己融入到作者所营造的意境中去,此时自己已经成为了“作者”,但是自己却依然还是“自己”。假如能做到这点,那么《荷塘月色》原文下面两段描写景物的语句,就仿佛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一样了。在这里,语言的优美,修辞的娴熟和抒情技巧都已经不复存在,有的只是美,有的只是对课本感悟,在感悟课本的同时,也能真切的学到下次写类似的抒情散文时该运用何等的语言,何等的文笔了。所以,我们平时阅读优美散文时,设身处地的去改写,去感悟,是慢慢写好作文的“捷径”。当然,笔者在这里举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说明浅显的道理,优秀的散文很多,我们每看到一篇真正好的作文时,不妨都沉浸其中,多多感悟,假以时日,功力必然大增。做到这点,文章写什么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二、依托课文,领会朴素语言的魅力。很多学生写作文有一个误区,认为自己的文字功底很糟糕,常常为记不住那么多的优美词语而烦恼,有些同学干脆就认为作文就是速记一些优美的词语了。诚然,写文章需要一定的文字积累,但是堆砌辞藻的文章在高考中并不沾光,就好比让同学们写个自己熟悉的人吧,都感觉那个人太平凡了,没有什么词语可以用,没什么东西可以写。笔者举一个例子。课本中杨绛先生的《老王》很典型,对于一个和自己“较陌生”的人怎么写?杨绛先生告诉了我们答案。课文中杨绛先生写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老王一辈子很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眼睛又不好,他的一生凄凉艰难。但是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他需要钱,可是他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或者少收钱。课文对老王的描写一切都是“娓娓道来”,朴素之风迎面吹来。作者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没有惊天动地的人物事迹。有的只是一个文人对一个善良的人的观察,有的只是一个善良的人对另一个善良的人尴尬处境的同情,有的只是一个“人”对善良的不忍。同样的道理,我们写一个人不需要写他多么轰动的事迹,不需要圈勒勾画多么伟大的形象,一切只需要“娓娓道来”,一切只需要怀着真诚的心去朴素的描写另外一个人的生活故事。倘能举一反三,那么文章怎么写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三、依托课文,学会行文结构技巧。“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是作文行文结构的基本要求。在考生的作文结构中,却往往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殊不知结构便是作文的房子,房子造得如何,首先看结构。结构是否“合意”,结构是否让人喜,这是得分的亮点,也是最要研究的。课本中所选的文章大多在行文结构技巧上是颇有特色、不尽相同的。譬如课文《十八岁和其他》就采用的是谈话式的行文结构方式,这种行文方式很特别,作者用一种谈话般的形式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这种行文远离了板起面孔的说教,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文字本身与阅读者容易化为一体,在对话中让阅读者受到了心灵的感化。平等,对话,理解,一下子就成了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所以,我们要想在平时练就掌握行文结构技巧的方法,我们就要学会跳出课文看课文,学会跳出课文看行文结构,学会跳出课文学行文结构技巧。课本中的每篇文章是如何铺陈转叠,如何想象感悟,如何阐述哲理的,那么这些宝贵的经验就都在我们脑海之中了。
  其实,方法是固定的,而人却是活的,我们不能局限于条条框框的束缚,我们要在学习每篇课文时都真正的有所感悟,用“学写作文”的眼光去“学课文”,假以时日,作文水平必将提高。
  
  何文峰,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泰州。本文编校:程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