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王希杰语言学论文的语言特色

作者:赵贤德




  语言学家王希杰先生四十多年来已经写出600多篇文章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其影响遍及海内外同仁。这些文章,有的几百字,有的数千字,有的上万字。不管篇幅长短大小,读其文章都有一种轻松愉快的享受。让人如饮甘露,如坐春风,给人以精神享受,给人以心情愉悦。王希杰先生能够吸引大量的非语言学专业的人士来阅读语言学著作,这对于扩大语言学在学术界的影响,提高语言学在学术界的地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本文拟探讨王希杰先生文章的语言特色。
  
  一、语言散文化,风行水面,自然成文
  
  王希杰先生文章多用散文随笔形式写成。虽然用散文随笔的形式写语言学的文章不是王希杰先生的首创,但是,王希杰先生却将这种形式发挥到极致。其影响之大超过了很多前辈大家,在质和量上比同时代的学术大师更是略胜一筹。
  研究语言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许多语言学文章给人的感觉就是术语的艰深,论述的晦涩,表达的拗口,乏味语料的堆砌,好似一些了无情趣、枯燥无味的语言标本,令读者昏昏欲睡,令许多后学者望而却步。
  然而,王希杰先生的文章风格则迥然不同。
  我们随便看看王希杰先生一篇语言学文章:“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看过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吗?你乘坐过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吗?……”
  这哪里是语言学的文章?这分明纯粹是散文。
  再看看王希杰先生的《癞蛤蟆和天鹅肉》一段话:“癞蛤蟆和天鹅是一组对立的意向。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一个在洁白的白云中飞翔舞蹈,一个在污泥浊水中爬行,一个美丽,一个丑陋,一个高贵,一个低贱”;“它们遵从了人类的教训:要认识你自己!经过反思,它们十分地认识到了它们自己,它们承认它们丑陋、低贱,同白天鹅,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风马牛不相及,有天渊之别。它们老实,本份,不妄想,不胡思乱想,安于现状,甘于落后,只求过得去,不想改变现状,没吃到羊肉,还惹了一身臊,被人耻笑,它们害怕失败和失败后的痛苦。”“细想一下,嘲讽挖苦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人们,在思想深处,有一个择偶原则,便是门当户对,尤其是男性必须比女性高明高大高强,否则便是妄想。这其实正是男尊女卑的观念的一个变形产物。如果男女是真正的平等,爱情只建立在感情上,那么癞蛤蟆和天鹅只要有感情,便可以成双成对了!”
  亲爱的读者朋友,当你读到这样的文章,难道不认为读到的是一些优美的散文吗?须知这是语言学的文章,能够将枯燥的语言学文章写成如此老辣的文学文章恐怕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生动形象、没有雕琢、没有粉饰、自然成文是其语言学文章的重要特色。
  
  二、语言生活化,植根群众,泥土深厚
  
  关于学习语言的途径,毛泽东曾精辟地指出:“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表现生活实际的。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在说话写文章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第二、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第三,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
  语言只有置身于广大人民群众中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王希杰先生文章的语言主要来源于身边的生活。阅读他的文章就仿佛身边一个老人在和我们聊天、拉家常,彼此亲切,热乎,熟悉,没有陌生感,不觉得吃力,没有痛苦和难受。可以说,王希杰先生是毛泽东语言思想的忠实实践者。随便选一篇王希杰先生的随笔小品文,都可能出现这样的语言:
  “总之,把强词夺理作为论辩的手段,不好,很不好,十二万分不好。但把强词夺理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来用,好得很哩。因为说写者并不相信或者不完全相信自己的话,也并不要求听读者相信或者完全相信他所说的一切,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完全相信,呆子一个!”
  这都是一些典型的日常语言,生活化的语言。
  又如:王希杰先生在《没有骂人功能的骂人话》中引用了武汉作家池莉小说《金手》一段话:
  儿子顽皮不好好吃饭,你说,唉,你管管儿子,他的筷子刷地就落在儿子手心里了:吃!你这个婊子养的!儿子哭起来,他就火了:你哭你哭!我日你妈!
  王希杰先生在《东家之子美丑辨》说:“可千百年来的读者,包括你我他,可一直认为东家之子既不高来也不矮的呀!这个王若虚真是神经病没事找事做,吹毛求疵,强词夺理,诡辩!”
  这样的语言何等生活化,这种生活化的语言何愁没有生命力!有生活才有艺术,有生活,艺术才有生命力。
  读王希杰先生这样的文字,一点也感觉不到这是在读被认为枯燥的语言学著作。这纯粹是在阅读精妙绝伦的散文,在体验最基层的劳苦大众的生活,在听街坊邻居、左邻右舍、市井小人、平头百姓、夫妻配偶、七大姑八大姨在聊天斗嘴打情骂俏。这样就难怪黄健同学在《不可错过的美》中说:“我一直对语言学抱有偏见,认为他们枯燥乏味,但当我读到著名语言学家王希杰老师的随笔时,便立生耳目一新之感,被其文章呈现的新鲜生动、潇洒从容、开启智慧的别树一帜的风格所吸引,读后如在酷暑里吃冰西瓜,一个字:爽!”
  
  三、语言智慧化,启迪心智,拓展认知
  
  湖南师范大学秦旭卿教授说:“希杰有深厚的普通语言学理论根底,有学术胆略,善于和敢于提出新问题。他从不空口说白话,言必有据,但也不就事论事,必从事例中抽象概括出一个道理来,使人受到启发。即使材料是别人用过了的,也必发人之所未发,对人有所启迪。所以有学生对我说:读王希杰先生的书,人会变得聪明。”
  读王希杰先生的文章不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心灵的涤荡、精神的陶冶,同时也给人智慧。这种语言我们可以说是一种智慧化了的语言。
  王希杰先生的《反成语》一文,实际上就是教给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看待事物。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实际上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增添生活的情趣,增加生活的乐趣,而且可以拓展我们思维的角度、深度和广度,丰富和深化我们的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反成语》这篇文章虽然有调侃幽默开玩笑的成分,但玩笑中蕴含着非玩笑的因素,即合理性、真理性,可以使我们聪慧,深刻。
  如“放虎归山”,这一举动在古代那简直就是害人害己,大不可取的行为,有时比喻成放走敌人,贻害无穷,而且有姊妹词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为证。但是现在是一种非常好的行为,是党和政府大力提倡的行为,是广大动物爱好者的口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这句老话。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就是说要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但是王希杰先生认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人和人应当互补,互通有无。所以我嫌多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多,甚至正是别人所需要的东西;我不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不喜欢。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互补关系,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好,“互通有无”才是对双方都有益的。
  在王希杰先生大量的文章里,这种智慧化了的语言随处可见。
  比如坐井观天、斤斤计较、半斤八两、标新立异、变化无常、开卷有益、偷梁换柱等等都可以反其道而观之。
  另外,王希杰的发散思维、立体思维使他的联想能力极其强大。他由“吹牛”联想到“吹牛皮”联想到“吹牛B”;由“羊皮筏子”联想到“牛皮筏子”联想到“混沌”联想到“黄帝”;由一个地名联想到地名中的古汉语,联想到地名中的修辞学、地名中的历史学,联想到地名中的文化和人类的心理等等。这些已经不仅仅是智慧的语言了,而是思维的方式和思维角度的变化了。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的变化可以使我们聪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