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文言文翻译的六种方法

作者:武银华




  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客观的检验标准是“信、达、雅”。信,就是忠于原文,力求准确;达,就是表达通顺;雅,就是优美、有文采。初中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普遍困难大,疑难多,这一规律难以掌握。目前各种版本的译文较多,由于地区差别、语言习惯不同,译出来的文句,或多或少带有浓郁的主观色彩,这对正入门时的初中学生却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如何翻译文言文?现从所学课文中举些句子作例,谈谈自己教学的看法:
  对译——即直译。这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例如:《岳阳楼记》中的“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依照文句的内在含义和对偶的修辞手法,采取对应的句式可直译为:“天空里,弥漫的烟雾整个消散了,皎洁的明月在千里湖面普照着;湖水中,浮光把跃动的微波染成了金色,月影像无瑕的白玉沉浸在水中”。这样,词语对仗工整,译文就比较和谐。
  留译——保留原文,无须翻译。诸如人名、地名、官名、帝号、国号、年号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汇。
  如“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译为:“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又如“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其中“心旷神怡”在现代汉语中被作为成语仍广泛使用着,无须译成成语的解释“心胸开朗,精神畅快”。如果多译,就产生了累赘的成分,使句子复杂化,会有画蛇添足之感。
  补译——就是加以补充。
  第一种情况: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这是最普遍的现象。
  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为“(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第二种情况: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补充省略的、缺漏的词语。
  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这几句话省略了部分主语、宾语,翻译时应加以补充,译为“(桃花源中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作了回答”。
  又如“大楚兴,陈胜王”,对学生来说就不易理解。有的译为“大楚要复兴,陈胜要做王”,这里的助动词“要”是添补的,且使“天命”观念不显露了,人为的主动性却突出了,似有不切原义之感。此句如果译为“大楚复兴,陈胜称王”,那么,一没有改变句子结构,二是形容词、名词作谓语用时动词的规律性也显示出来了。
  删译——去除不用翻译的文言词语等。主要指部分文言虚词。
  如“是吾剑之所从坠”,这是一个判断句,谓语是“吾剑之所从坠”,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助词“之”联系定语“吾剑”和中心语“所从坠”,按语言习惯,助词“之”不译,这个句子译为“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又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而,连词,连接“笑”和“止”,“笑”表示“止”的情态,连词“而”起着修饰作用,不译。这句话译为“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
  调译——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
  如:“何陋之有?”即“有何陋”。之,宾语前置的标志。译为“有什么简陋呢?”
  又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者在这里用的是互文见义的修辞方式,前后文义要贯通来理解。“喜”的原因不单是“物”,还有“己”;“悲”的原因不单是“己”,还有“物”。因此,依据作者的意思,应译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换译——就是替换。
  第一种情况:不能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补充成双音节词来翻译时,就得另找一个合适的词来翻译。
  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译为“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考察民情的人得到这篇文章”。
  第二种情况:古今词义的变化。有的古汉语词汇,现在虽然还在使用,但是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为了避免误解,翻译时要替换。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和现代汉语的“卑鄙”不同,今指语言行为恶劣。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和现代汉语的“感激”不同,今指深刻的感谢。所以译为“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第三种情况:古今句式、结构的变化,翻译要按现在语法习惯。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理解为“以……为耻”,按意动用法的规律,这句话译为“他聪明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总之,文言文翻译要对译文以“直译为主”的原则严格地付诸实践。“对、留、补、删、调、换”等技巧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译文与原文的同步性,克服随意性,从而能较好地体现文句的原意。“信”也就从此确立起来,惟有“信”则易“达”,惟有“信”、“达”,则“雅”自现。
  
  武银华,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本文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