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文学文本整体感知三步法

作者:朱 云




  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所占分值日益增大,而现代文阅读尤其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又是最容易失分的试题,也是最具有区分度的试题。
  根据本人数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体会,我觉得学生在这一部分失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不能熟练掌握相关题型的答题规律,也有的是因为不能灵活机动地运用相关答题技巧,但更多的原因是因为答案不够准确或者答案不够全面。而答案不准确或答案不全面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是因为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出现了偏差。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很多同学拿到试题后总是匆匆忙忙把文本或试题大体浏览一遍就草率下笔答题,当涉及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又不得不回过头来再次看文章,像大海捞针一样盲目寻找。由于对文本不熟悉,又由于考试时候紧张心理的影响,这样写下来的答案自然很不尽如人意,而且还可能耗去更多的时间。假如在答题之前认真的将文本整体感知一遍,那情况会好得多。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比较准确地整体感知文本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和同学们做了一定的探索。下面就结合2007年高考中的一些文学类文本将我们探索的“文学类文本整体感知三步法”介绍如下:
  
  一、揣度题目内涵
  
  在实际训练中乃至高考中,很多同学们往往只把文章题目瞟过一眼,不作任何思考,这实际上就是对有效“信息资源”的忽视。
  大家知道,一篇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或接近于)这篇文章的“文眼”。“文眼”即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它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我们透过一些文章的题目,往往就能对整篇文章的主旨有个大概的了解。如全国卷《总想为你唱支歌》,看到题目,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这是对某个对象进行讴歌的文章,再结合文本,一下子就明了了,这篇文章原来在赞美大西北的人和物的顽强、坚韧以及大西北对人的磨练作用;再如江西卷《泰山很大》,结合题目我们可以想象,文章是否在赞美泰山的巍峨、高大呢?抑或还赞美其他什么震撼人们心灵的精神上的伟大气势等等;再如《湿湿的想念》,从题目的偏正结构就可以分析,文章可能是在想念某个人,而从“湿湿”二字,我们可以猜测这种想念一定是极为深情的、令人感动的甚至有些伤感的。
  有的文章题目虽然不是文眼,但却是文章组织材料的线索或者是文章记叙描写的重点对象。如重庆卷的《告别三峡》,无论是写游人对原始形态的长江三峡的怜惜失落还是写移民对故人家园的恋恋不舍,乃至作者对移民现象的评论,文章自始至终都紧扣“告别”二字组织材料。又如广东卷《泥泞》,从题目我们知道作者重点写的是“泥泞”,而不是前文的飞雪;再如:天津卷《雪野里的精灵》,通过文章题目就能猜测到这可能是一篇咏物言志或托物抒情的文章,而这“物”应该生长于或生活于雪野。
  另外,一些文章题目即使不能让我们从中直接得出什么有用的信息,但是我们可以借助题目多角度地寻找到直达文章腹地的捷径。如《落叶是疲倦的蝴蝶》,文章题目是一个比喻句,看到“落叶”,自然容易想到叶落归根,看到“疲倦”二字,我们是否联想到游子漂泊闯荡的疲惫厌倦,以及希望回归故乡的渴望?当然,结合文本,我们知道文章题目更是喻指劳累一生的母亲。又如《泰山之思》,从题目我们应该考虑到,文章的重点应该在“思”字上,是对泰山的一种思考、包括反思。再如山东卷《灯火的温情》,根据题目,我们是否可以生发一些疑问:文章是否讴歌着“温情”?是否呼唤着人间的“温情”?这“温情”来自于“灯火”,那么这“灯火”来自于哪里?……如此等等,往往能激发我们解题的灵感。
  
  二、理清结构内容
  
  揣度了文章题目,下面就顺理成章看文章的具体内容。这一步既是对上一步所揣度的题目内涵的印证,也是下一步感悟作者思想情感的重要依据。
  在具体操作时,不必贪求快速把握,而是习惯性地带上铅笔,将每一节的序号标上,并把每一节中关键的语句(包括起迄句、过渡句、鲜明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议论性的语句、抒情性的语句等)划上记号。然后把这些语句联系起来看看:这篇文章先后依次写了些什么?作者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做好这一步,既是为了下面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作铺垫,同时也是为了准确全面地完成相关答题必要的预防措施。
  如全国卷《总想为你唱支歌》,开头两节概括大西北的“倾斜”环境,接下去几节依次描写左公柳在恶劣环境中不屈不挠的生命形态;大西北人向命运抗争的顽强品质;伤痕累累的胡杨林死而不倒的坚韧精神。正是有了上面几种生命形态的具体体现,才有了下面过渡段的议论、抒情:“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也才有了下文和南方天地的对比。通过以上结构内容的梳理,不但文章的主题思想了然于胸,而且第14、15题的答案也浮出了水面。
  再如江西卷的《泰山很大》,文章第一节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不同的文化人笔下泰山之“大”;再通过第二节过渡到文章第三节:自己之所以写不了泰山的具体原因。第四节以“同样,我对一切伟大的人物也只能以常人视之”过渡、领起,表达我对所谓“大人物”的不屑。最后几节是写“这一次登泰山”所受到的教育。通过这样的梳理,再抓住文中一些关键的语句,文本后的试题就一一迎刃而解了,如果没有这样的梳理过程,仅仅匆忙阅读一遍,文章不仅看不透彻,甚至难以看懂。即使粗略理解了文本,像试题第16题“从全文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泰山很大”的?请加以归纳”;第18题“结合原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泰山是一面镜子’”这样的题目,答题时很容易造成疏漏。
  又如《告别三峡》,文本总共4小节,1000字左右,花很少的时间就能将文章结构脉络理清,感知到文章记述了游人和移民的两种“告别三峡”,而从第四节我们就知道作者的重心落在“移民的告别”上……
  理清结构内容是我们感知文本的核心,通过这一步的梳理,我们不仅感知了全文较为具体的内容,而且给我们解决文本后的相关题目提供了直接的帮助,甚至明确的答案。何乐而不为?
  
  三、感悟思想情感
  
  完成了前两步,第三步就可以水到渠成了。因为通过第二步,我们知道文章的重心在哪一部分,那么文章的主要意图也正是通过这一部分来体现的。如《海南杂忆》前文写了不少历史上的海南,但从后文我们就知道,写历史上的海南仅仅是为了反衬解放以后海南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感悟思想感情还要善于抓住文本重心部分的重点语句。如上文提到的《告别三峡》,我们抓住文章第四节中“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在远离长江的地方,我同样也看到了一座座崭新的城市和村镇,三峡移民已经开始新的生活,建设新的家园。其实,在今天的中国,移民已不应再被看成苦难的象征”以及“中国人固守家园,终老一生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移民正成为当今中国具有活力和开拓精神的一个群体”等语句,就能感知到文章主要是在赞美三峡移民以大局为重的自我牺牲精神。再如《泰山很大》,虽然前文写我对所谓伟大的事物伟大的人物的不屑所占篇幅很多,但是我们抓住文末“同时我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微小,我们平常,更进一步安于微小,安于平常”,“这是我在泰山受到的一次教育”,“从某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等语句,就能感知到文章的主旨所在。
  又如山东卷《梦碎雅典》文末“奥蒂以永不服输的精神感动着观众。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焰火的变奏》文末“但愿有这样一天,人间本来用着准备战争的火药,都被改做成了烟花,在一个全人类共庆的夜晚,让象征和平团圆的火焰之花开满地球的上空,万紫千红,此起彼伏”等等,无一不是文章的“后窗”。透过这些“后窗”,再以文章的题目内涵和结构内容为参照物,那么,大都答题目标都能锁定。
  总之,“磨刀不误砍柴工”,同学们不必担心因此浪费了时间,何况整体感知是阅读文学类文本不可逾越的重要环节呢?关键是要准确把握时间,灵活机动地运用。完成了这一步,就意味着我们比较具体地理解了作者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至于作者是如何写的,如何表现的,这涉及到作者的表达技巧,这不在我这篇短文的探究范围。
  
  朱云,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皋。本文编校:洪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