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游园不值》之魅与语文教学之思
作者:许国申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从字面上看,诗人在春色正浓的一天出门游园,不巧的是园门不开。轻轻地叩击“柴扉”,很久没人应门。诗人并不着急,因为脚下绿油油的苍苔上印着鲜明的屐齿,非同寻常地可爱。忽一抬头,只见一枝开满红花的杏枝越墙而出。——可想而知,那墙内必定是春色满园了!——啊,动人春色何须多!诗人已经醉了,柴扉“久不开”“游园不值”又有何憾?
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生卒年不详,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从诗中的“苍苔”、“柴扉”、“红杏”看,这园的主人与诗人一样,是个隐士。
看到“苍苔”,我们不禁会想起刘禹锡《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的佳句。只是这里的苍苔却不止于“痕”,而是严严实实的地毯似的一大片,以至于人踩过之后留下的屐齿格外分明。这样看来,这“园”远比刘禹锡的陋室僻静,说它人迹罕至亦不为过。当然,苍苔绿得可爱还因为时值旺春,雨水充沛。——这样一个幽静的所在,主人会是谁呢?这新鲜的“屐齿”是谁留下的?
屐是木头做的鞋。唐以前旅游用,宋代以后又作雨鞋。《庄子·异苑》说:“介子推抱树烧死,晋文公伐以制屐也。”南朝刘宋谢灵运喜好游山玩水,他发明了一种专用于登山的木屐,前后两道屐齿都是活动的,可以取下来: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路再崎岖,也如履平地。诗人李白很喜欢这种“谢公屐”,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还是不忘“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辛弃疾《满江红》也说:“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平生屐?”明代的刘基也曾“蹑屐登崖”。不知道辛、刘所说的“屐”是不是“谢公屐”。——从苍苔上的“屐齿”看,这屐会不会是“谢公屐”?
不知是何缘故,古代诗人词客对红杏好像情有独钟,冯延巳就写过不少红杏词:
[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莺窗人起未梳妆。
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闺中红日奈何长。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该词一说为晏殊作,一说为欧阳修作)
[谒金门]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曾参与编著《新唐书》的宋祈也歌颂过它,还因其中的名句被人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
[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在此之前,与诗人郑谷为友的唐代诗人高蟾(约公元881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河朔间人)在《上高侍郎》中也歌颂过红杏: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与叶绍翁同时代的陆游在七律《临安春雨初霁》中还写了当时杭城卖杏花的风俗: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你看,“红杏”中包含着多么丰富的内容,这“一枝红杏出墙来”,会让诗人产生多么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啊!
——如此春意盎然的时刻,诗意洋溢的所在,主人在做什么?抑或哪里去了?
这一连串的问题不仅是诗人的疑问,也是读者的疑问,只是读者的疑问比诗人还要多一点——诗人后来怎么样了呢?
随你怎样想象去吧,反正诗人觉得他已经把该说的都说了。他相信读者会有各种猜想,不管怎么猜,都比诗人说白了好。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留下大块的空白,让读者去想象。越想得多越有意思,越想得深越有味道。大凡好诗,多是这样。
除此之外,这首诗还有好多耐人寻味的地方。譬如那个“关”字:你想关住园中春色不让我来欣赏,但越墙而出的一枝红杏,却偏偏不听你主人的话,偷偷地遛出来,殷勤而又热烈地向我泄露了满园春色,这大概是你园主意想不到的吧?说“一枝”是照应着前面那个“关”字,——这一枝可是偷偷地跑出来的啊,“数枝”就少了这种味儿。诚然,园主出门也许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人造访,他关门并不是存心拒客,更不是有意关住春色独自欣赏。但诗人却偏偏与这园主开玩笑,说他太吝啬,太可笑。——多么俏皮!还有那个“小扣”的“小”字。“扣”字不如“敲”字有力,“小扣”则用力更轻。为什么?无非就是怕打破这一份苍苔满阶、柴扉紧闭的宁静罢。这只是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在这般静谧的环境中,一点点声响,传入耳中,也已足够有力,怎么忍心扣得更响呢。再说,“鸟鸣山更幽”,门响园更静。听着这笃笃的声音,欣赏着苍苔上的屐痕,遥想着屐齿及园主人相关的种种雅兴逸趣,不是比走进园门欣赏春色更富有诗意吗?从欣赏苍苔屐痕到抬头瞥见一枝出墙的红杏,这时间大概很久很久。瞥见红杏之后,诗人更是喜不自禁,进不进园子已经无所谓了。
我是个粗人,虽然念过一些书,算是大学毕业,但对于诗歌,一直是个外行。而且常常怀疑,老师和专家们的“分析”,对于我们读诗,到底有多大的意义。不知这是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自己一个人读诗,会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想啊想的就是想不透,越想不透越会去想。于是,在不知不觉中,这诗就深深地刻在脑子里了。有些诗中有让人永远猜不透而又欲罢不能的谜,这也许正是它们的魅力所在。不明白诗的意思,很想听听别人怎么解释。听的结果却常常与自己的猜想大相径庭。此时,失落感就来了:是自己水平太低不配欣赏呢,还是老师、专家们讲错了?多少年来,我一直很自卑,现在,我多了几分自信:老师与专家们讲的,不一定全是对的。且看《游园不值》的百度“最佳答案”——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春景的小诗。诗人在春日里去游园,恰值主人不在,只通过出墙的一枝杏花,以点带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应怜屐齿印苍苔”,诗人穿上木屐前去游园,说明连日来是阴雨天气,地上有泥,所以穿上木屐,但是诗人还担心屐上的齿踏坏了地上的青苔,诗人爱春惜春的心态渲染得甚是巧妙。
“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小心翼翼地一路踏青而来,轻扣柴门,但等了很久主人也没有来开,说明主人不在。一个“久”字将诗人乘兴而来急于赏园的心情刻画得细致入微。专为赏园而来却不能入,诗人不甘心就此回去,徘徊在园外。欲扬先抑,吊起了读者的胃口。
就在读者感到失望的时候,诗人笔锋一转,“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徘徊在园外,蓦然发现了一枝红红的杏花越过高墙,迎风招展,向人们证明着春天确已到来,诗人欣喜非常,不由地想象到园内定是春光四溢,高墙再也关不住,一枝杏花已将消息传出。这真是“一花开而天下春”,留给人对园内春光的无限遐想,“犹抱琵琶半遮面”,收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篇幅虽短小,却新意迭出,先抑后扬,读者急于想看到满园的春色却“柴扉久不开”,失望之余却见“一枝红杏”,不由地使人想起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佳句,给人以愉悦的视觉享受。杏花的生机勃勃,顽强地“出墙来”的精神给人以深深的启示。有人说:诗以“游园不值”为题,本是说自己游园的目的没有达到。可是诗人却由此生发感想。他想,这可能是因为主人怕踩坏园中的青苔,怕破坏了园中的美景,因此才不让自己进来的缘故罢。短短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善解人意,也写出了他那一片怜春惜春的情怀!但这首诗更为脍炙人口的还是后两句。柴门虽然不开,满园春色却难以关住,你看一枝红杏探出墙头,不正在向人们炫耀着春天的美丽吗?“关不住”、“出墙来”,简单的几个字,写出的并不仅仅是园中美丽的春色,还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写出了一片春意盎然。尽管主人没有访到,但作者的心灵已经被这动人的早春景色完全占满了!
读了这样的“赏析”,真比吞下一个死苍蝇还要难受。一坛陈年美酒,汆了一沟污水,稀释泼洒了一地:天底下还有什么比这更败兴的事?
古典诗词教学,一直是个问题。——问题就在越教越不懂诗越不爱诗。就拿这首《游园不值》说吧,写这份“最佳答案”的人不知参阅了多少“阅读欣赏”,动用了不少术语,结果却牵强附会,矛盾百出,误导读者,无意之间给这首诗去了“魅”。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大都是这么教的,考试也是这么考的。——语文教学有必要这样教吗?
成功的语文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爱诗。要让学生爱诗,就不能“我讲你听”,“我读你记”,然后背下来对付考试。要让学生爱诗,就得引而不牵,导而不拘,多提供相关资料,扩大他们的视野,并协助解决一些疑难,引发他们的联想与想象,让他们在孜孜不倦乐此不疲的无尽探索中获得美的熏陶与享受。
许国申,语文教师,现居浙江东阳。本文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