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对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拓展的反思

作者:黄群芳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这是新课程标准中对文本拓展的表述和要求。所谓文本拓展就是围绕具体的课文文本,给予相应的补充材料,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和深化对于文本的理解。如何利用文本资源进行拓展训练,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落实“课文是例子”的教学思想的关键,同时也是高明教师与平庸教师的分水岭。其实文本拓展早在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之前的语文教学中就已经存在了。但在新的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对文本的拓展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文本拓展成了一种教学时髦,似乎不拓展,课就不丰富,不大气。但是,由于文本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许多教师又往往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和洞察力,因此抓偏、抓错、抓不到位的现象层出不穷,太多的文本拓展都表现出忽略教材的内容、要求,忽视对课文的研读,过早、过多地补充其他内容,热衷于安排与学习语文关系不大的活动等不良倾向。有人曾经对这类走入误区的文本拓展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教材(文本)就好比是新娘,拓展文本是伴娘,但伴娘花枝招展,装扮时髦,远比新娘漂亮,而听课的老师和学生往往忘记了新娘而记住了伴娘。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对文本的拓展往往会走入哪些误区呢?
  
  一、忽略语文特性的文本拓展
  
  新课程基于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出“语文课程应根植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崭新理念,强调语文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但在实际操作中,一部分教师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只要文本一出现跨学科的知识点,他们就大肆延伸拓展、探究辩论,忘记了语文课的学科定位,忘记了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于是,在课堂(尤其是在公开课、展示课、竞赛课)上,很多教师便以眼花缭乱的多媒体展示代替对文本的阅读,以大量的延伸拓展、跨学科的整合渗透代替对文本价值的重视,而与文本的深层对话、对文本价值的研讨、对语言的品味与鉴赏,教师不是蜻蜒点水、走马观花,就是束之高阁。
  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老王》这堂课的时候,设计了这样的拓展问题:“联系当前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老王这类人的看法。”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老王这类人需要迅速转变经营方向,坐三轮车的人毕竟很少;有的说,现在像老王这样的贫困群众太多了,要建立有效的社会救助体系;有的说,社会贫富悬殊不断加大,老王这样善良的人,总有一天也会变坏……如此,学生活动充分,课堂固然是走向了热闹,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还是语文课吗?这是政治课。这样能够培养出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人来吗?只能培养出一批夸夸其谈的政客。还有一位教师在讲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在一节课中利用多媒体介绍了作者,展示了与《水浒》有关的图片、邮票、书法作品,欣赏了他人制作的该课的课件,观赏了与此课有关的动漫、电视片断,教师还制作了一个网页、装订了一本书……整个45分钟可谓花样迭出,四通八达的资源链接让学生眼花缭乱、目不暇及。这样的课堂是语文课吗?这是综合实践课,它没有语文应该有的特质。同样是讲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笔者在教学将要结束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性的问题:如果鲁达穿越了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中间,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基于前面对人物的理解,有的表达了对鲁达的崇敬之情,有的对鲁达表达了美好的祝愿,但也有同学对鲁达的做法表示了否定,认为他触犯法律打死镇关西的举动是不可取的,甚至还有学生认为他应该采取暗杀方式,既替金氏父女出了气又保护了自己。此时,笔者引入了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来评价人物,并结合原著中鲁达一生的经历来认识这个人物,最后学生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今天的我们之所以仍然肯定千年之前的鲁达是令人景仰、光彩照人的英雄,那是因为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历史的眼光在审视这个人物。今天的我们更看重的,是他坐在鲁家客店门口等金氏父女远去的那份真切情怀,是他在桃花村救助刘太公时死也不走的那份执着,是他在瓦罐寺听得老和尚们三日没饭吃自己也不肯喝粥的那份仁念,是他为救护林冲“万里曾将壮士寻”而大闹野猪林时的那份侠义。但是,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我们呼唤的英雄不仅要有鲁达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优良品质,更要有知法守法的行为方式。这就是不同时代对英雄的不同要求。”这样的拓展不仅让学生更进一步加深对人物个性的理解,激发学生课外去阅读原著的兴趣,还教会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去鉴赏文学作品。语文本质的魅力在这样的环节中得到了最充分的绽放,这才是具有语文特性的拓展。
  
  二、偏离文本内核的文本拓展
  
  教材不是孤立的文本,教学需要拓展,但是,拓展一定要立足文本。拓展的时机、拓展内容的宽度和深度、拓展的形式……都要围绕文本来展开。立足文本的拓展,是文本解读的延伸和补充,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文本解读的一种形式。比如《岳阳楼记》这篇千古美文,字字珠矶,拓展的角度和形式非常多。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些拓展:
  教师:前几天,我上网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有一个日本旅游团游览寒山寺后,向苏州市政府提议,要为张继铸一枚一吨重的金质奖章,以表彰他及不朽的《枫桥夜泊》。因为《枫桥夜泊》,寒山寺成了一座著名的文化公园。同样,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由于北宋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而名满天下,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座“文化楼”、“精神楼”。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包括岳阳楼在内的中国古代四大名楼的一些概况。同学们知道四大名楼指的是哪几个吗?
  生:我国古代四大名楼指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和山西的鹳鹊楼。
  教师:你们能列举出有关四大名楼的诗歌吗?
  生: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教师:你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
  生:略(翻译这首诗)
  生:李白有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教师:大家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吗?
  生:对扬州的向往之情。
  生: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生:还有对朋友的羡慕之情。
  教师:说得很好。还有哪些诗?
  生:我们还学了崔灏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教师:你知道这首诗好在哪里吗?(生不语,教师讲解)
  生:关于滕王阁,最著名的莫过于王勃的《滕王阁序》,里面最著名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教师:人以文传,文以人传,其实,楼也可以以人传、以文传。岳阳楼就是因范仲淹和他的文章传颂古今的。让我们记住这四大名楼,也记住和这四大名楼有关的诗和人吧!
  这样的拓展,确实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积累,但联系文本不紧,只从文本的一个枝节入手,充其量只能作课外阅读的相关补充,如果在课堂花大量时间去讲解与四大名楼有关的诗文而对文本中俯首皆是的美点视而不见,那是对文本资源的最大的浪费,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再如这样一种拓展:
  在理解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后,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拓展性问题:如果你是范仲淹,被贬逐外放,你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排除心中的抑郁之情?
  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发言异常踊跃:有的说,我会好好工作,为人民做贡献,不把个人的得失放在心上;有的说,我心中就是有抑郁不满,也要分清国家与个人谁轻谁重;有的说,我会经常登临岳阳楼来排遣心中的抑郁;有的说多读书来消除心中的块垒;还有的说我要多写文章,让历史记住我,让后人去评说……这样五花八门的回答一律得到教师的肯定,学生越说越带劲,却越说越离谱,花了大量时间对文本进行的解读前功尽弃。原因就在于,范仲淹虽被贬逐外放,但人家心里根本就不抑郁,又何谈排除的方式?这就是偏离文本内核的错误的拓展,是对学生已有认识的颠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