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该教什么

作者:张银萍




  新课程改革若干个年头了,语文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学生们动起来了,读了,问了,说了,演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师生互动充分了,但语文课堂效率低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出现了“课上热热闹闹,课后收获寥寥”的现象。有人感慨语文教学是最辛苦的了,有时为了一节课要查大量资料,结果吃力不讨好。比如有老师教《长亭送别》,找《西厢记》影视材料,从学生中选演员扮演杂剧中的人物,让他们背台词,选场地,备道具,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学生的表演却在全班同学的哄笑中结束,完全表现不了主人公分别之时的悲伤缠绵悱恻、对功名前程的蔑视之情,也感受不了景物环境的渲染烘托作用,更体会不了凝练生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的魅力。教《说数》时老师花了近一个课时来展示通过网络搜集到的许多跟“数”相关的素材,如“数”的定义、“正数”“负数”是什么、“有理数”“无理数”等,结果上成一节数学课。《奇妙的超低温世界》成了一堂用现代媒体介绍“超低温世界”的科普课,学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课堂竟变成了审判李甲的公堂……我们经常“观摩”到类似的语文公开课,往往会遭遇这样的尴尬:语文课不像“语文”了!由于教学内容的移位,使得“概括观点”、“筛选信息”、“解难句”、“体会作者精神”等这些真正的语文目标反而旁落了。其实,这种现象,在许多文体的教学中普遍存在,《孔雀东南飞》变成了伦理道德教育课,《瓦尔登湖》变成了图片展示……
  这样的课听得多了,不由得思考一个问题:语文课,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究竟应该建构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呢?毋庸置疑,这是语文教师在思想上必须明确认识的首要问题。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语文该教什么
  语文课是研究人们言语交际的基本课,因为是涉及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知识,也是涉及面最广的知识,所以这一课程在“程”的安排上,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甚至人们终生都在学习语文,所以教什么尤为重要。
  我们平时常说:语文有人文性和工具性。所谓人文性就是指政治性、思想性、品德性、情感性。其中,道德、情感和价值观是最重要的人文性;所谓工具性,就是指语文的使用价值性,指语文这门学科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起的运用功能。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语文该教什么?就是教语文的人文性。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换句话来说,就是通过语文教学来教学生怎样做人。其实,任何学科都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功能。都有除了传授本学科的使用功能外,还必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等做人的观念、思想以及行为准则的义务。但是,语文学科又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它与思想政治课不同,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人文性,是以教学生怎样做人为主的学科,而语文则是培养学生的语与文为主要目的的学科。因此,不能把语文上成思想政治课。再者,因为语文课是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训练语言能力的的课程,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道德、情感与价值观等人文内容的载体,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比起数学等自然科学来,它的人文性更突出。人文性是在教学工具性时潜移默化的体现的。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心里有数,但在教学过程中不宜故意张扬,否则像在衣服上强加了一块补丁。深圳宝安区胡浜老师在教《留取丹心照汗青》时让一名学生诵读第三部分,当学生读到“啊啊,古今的无穷雄文宝典,在这儿都要黯然失色。这不是寻常诗文,这是中华民族的慷慨呼啸!”语气慷慨,情感真挚,并伴有手攥拳头的动作,老师问你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读?学生说这样更能表现文天祥大义凛然,慷慨赴死,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精神,教室立即响起一片掌声。胡老师相机点拨,举重若轻地将情感、价值观等人文精神适时地不着痕迹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
  从语言的角度来看语文该教什么
  这里的语言教学是剥离了所有课程都须有的人文教育后,专指剩下的为完成本学科职能——工具性职能的课堂活动,这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如果说,人文性任务是所有课程都有的共有任务,那工具性任务就是语文课的私有任务。
  从这个角度来看,语文课应该教些什么呢?首先,什么叫语文。所谓“语”,就是说的话。它是人们利用声音互相传递彼此意思的一种约定。不同区域的人,不同时代的人这种约定是不相同的。所谓“文”,就是人们用文字表述出来互相传递彼此意思的一种约定。跟“语”一样,不同区域的人,不同时代的人这种约定是不相同的。地球人都知道,肯定是先有语,后有文。文是在语的基础上产生的。既然语、文都是人们用来互相传递彼此意思的工具,那它们必定有公共认同和熟知的语音约定、符号约定、表述规则,进而还有表述技巧。让人们都熟知这些约定、规则、技巧——这就是语文老师的职责所在,这就是语文课应该教的东西!具体来说,语文教学就是完成八个字的任务。让学生掌握语与文的基础知识:字、词、句、篇。让学生训练语与文的基本技能:听、说(语)、读、写(文)。这八个字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是非常丰富的,简直就是浩如烟海。怎样把这浩如烟海的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专家就给我们编写了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就是一个例题,由一系列的课文把知识由浅到深地串起来,教给学生。还以胡老师教《留取丹心照汗青》为例,胡老师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品读段落,训练表达”。步骤是:(一)诵读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二)简析段落结构,1、2句是承接句,3、4句是中心句,5、6、7、8句为例证句,10、11、12句为结论句;(三)熟读全段,背诵第3句;(四)训练表达,仿照第3句再写一个句子,接着自己仿写的句子,再写两个例证句。(五)“他的使命还没有结束”中的“使命”指什么?“使命”指文天祥用他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的精神为百姓竖起一座丰碑,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品性再添光彩。胡老师紧扣语言本身,教给学生怎样通过语言体会主人公的事迹情感,体会作者的旨意、编者的意图。熟读文段,背诵经典语句,仿写经典语句,将仿写的句子在课堂上交流并作修改……立足本文,而不是节外生枝地去说教布道,这样将语文课上出了本学科应有的特色。
  从语文教学的目的来看语文该教什么
  语文是新中国人文教育科学中以典范的古今书面语言作品为教学媒介、以启迪并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以同化现代化的书面语言交际规范和同化现代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人文心理为任务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会思考、敢质疑、能创造、善表达、有批判精神和沟通能力的人。启迪发展智力,是语文学科的根本目的。语文教学对于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与判断等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作用。胡老师教《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教学流程是读—析—背—练—悟,这就是一个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也是逐步提升的思维过程,教学的内容充分考虑了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体现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语文课促进学生的知、情、意全面发展的目的。本人曾主讲区级公开课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这节课我采用的发现法教学。布鲁纳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的一切方法。”发现法倡导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全盘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方法。课前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陶渊明的一些资料,参看文前的赏析提示、文下注释、课后练习,提出发现方向:本诗在语言方面你有何发现?本诗透露出的作者思想情感方面你有何发现?你发现的依据是什么?突然有一位学生说读《归去来兮辞》中的“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等诗句并不能给人一种轻松感,诗人看似逍遥的背后似乎有一种忧愁和无奈……教参上不是写着本文体现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的欣喜吗?我当机立断,让学生就这一同学的发现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论证一致认为:陶渊明本质上不是一个只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关心时事的纯隐士,虽然他说“性本爱丘山”,但他的骨子里是想有益于社会的……这节课预定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但听课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样的发现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十分有意义。的确,学生会思考敢质疑、会表达能论证这不正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吗?
  在新课改进行若干年头,语文课堂“轰轰烈烈”“异彩纷呈”,弄得语文教师眼花缭乱的情况下,明确“语文课教什么”的问题,是不无裨益的,只有充分认识到每一节课教什么,才有可能探究每一节课怎么教。一位语文老师,上课时首先要想的是“今天这节语文课我将教给学生什么”,把语文课教什么放在首要思考的地位,这样才能把语文课程目标细化到每一节语文课堂上。
  
  张银萍,语文教师,现居广东深圳。本文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