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语文教学的文化性与语文教师的专业化

作者:洪秀善




  被视为文化存在、文化滋生、文化扩展的语文课,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大潮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往往停留在知识、技能的表层,没有指向学生的精神构建,没有引领学生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用感受、思维和对话方式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价值世界和精神境界,文化这一生命的要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处于一种“空中楼阁”的境地;而当前的中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学生的阅读趣味低下,对经典领悟不深,往往沉迷于肤浅的甚或庸俗的网络读物,再加上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高中的语文阅读教学几乎成了为高考而进行的语段分析甚至文字游戏的训练。钱理群曾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弊病:“我国几十年语文教学的失误恰恰在于人文精神的消遁、科学主义的泛滥。分析日趋精密化、准确化,用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生动的语文感受,用大规模的抽筋剔骨,扼杀语言的气韵和灵动。”[1]
  语文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注重语文课程文化性的特殊优势,抛开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语文教学回归到语文专业,回归到培养有文化、有思想,重情感、会审美的鲜活的生命个体的语文教育本质。马克思说:“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凸显语文教学的文化性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凸显语文教学的文化性的同时,语文教师通过发掘文化促成文化的自身内化,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感受体验语文文化的魅力中培养自身的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促进文化育人,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创造力,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使语文教师“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
  
  一、文化发掘:在开发课程资源中丰富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
  
  个体人格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而个体人格发展主要是靠挖掘文本的文化意蕴来实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创造性的开发课程资源,不仅能够识别判断课程资源的优劣,也要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筛选、组织、创造。
  冯骥才说:“精英文化主要是给我们力量、思想、精神,是一种父亲文化;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体文化,给我们情感、血肉、特征、凝聚力、亲和力。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这段话给我们语文教师很好的启示。不管是精英文化还是民间文化,不管是德性文化——关注情感意志等方面,还是理性文化——经验实证、逻辑理性,不管是传统文化——儒道哲学,还是现代文化——新兴时尚等,它不一定仅限于唐诗宋词先秦经典古文,也不仅限于文学作品,凡是增长智慧、启迪心灵、增长知识、给人艺术享受的文质兼美的各种语言材料都可以选来运用于教学。语文教师拓宽语文学习与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内容的交叉渗透,综合选择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教师专业知识的清理过程和丰富过程。
  “把文本仅仅作为一种传播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凭借,只看到它的知识性而忽略了它的文学性和文化性,或只看到了它的文学性而忽略了它的文化性,这无疑都是对文本资源的极大浪费。”[2]开发出优秀的课程资源,就应充分挖掘它的文化内涵,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教育。数理化英语教师的解释往往是现成的,全世界公认的,而语文教师,却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引导学生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成未知。在教授《鸿门宴》一课时,我们往往只关注项羽的刚愎自用、有勇无谋,有的老师却能够从一些细微处挖掘出新的人生启示:从刘邦的言语中看出刘邦的示弱策略——刘邦在宴会中取胜的绝招。“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言语诚恳,语气谦卑,的确是一种值得我们琢磨的成就帝王之业的屈伸有度的良好品质。教师必须自身有独到的发现,自身形成对文化独有的感受力,才能引导学生挖掘出文化营养。
  因此文化挖掘的过程又是建立在自身文化知识的更新与丰富中的,语文教师也在这种反复性的文化深处的挖掘与探索中锤炼自己,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丰富文字、语音、修辞、逻辑等语文知识,积累文学知识,提高文学鉴赏力,为专业成长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二、文化教化:教学活动中对文化多元吸收促进教师对教学方式多样探索
  
  “语文教育存在的价值,不可替代的价值恰恰就是在具体的语文活动中丰富他们的语文生活,使他们接受语言的塑造,并在塑造中发展人性、完善人格。”[3]语文教学正是使学生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发展语文素养。学生不仅要学习语文知识,参与言语活动,而且通过接受文化精神的熏陶而发展自我,发展成“文化化”的人。建构主义认为文化素养只有在人与人的互动和对话中通过经验共享和经验改组在主体积极的意义建构中形成。语文教学活动就应该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以教材为中介的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和共同发展。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教师不仅知道要教给学生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会学生。教师要将教学活动根植于学生的学习背景与学生生活经验、感受对接,用充满睿智与机敏的方式带领、支持、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厚待学生的多样性的理解,宽容学生个性化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发散式思考,激励学生的创新性行为,引领学生对文化的批判继承,对文化的多元吸收,这样的语文教学活动是学生文化内化的良好途径,客观上促进教师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努力探索教学方式的开放化、科学化、民主化。学习《阿Q正传》,我们往往批判“精神胜利法”,可是结合当今社会,有些学生发现“精神胜利法”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在某些自己无法做到的情况下的失败时,只要适度,完全可以用“精神胜利法”解脱一下。教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引领学生对阅读心得进行判断,不仅可以避免不良文化的侵蚀,还可以增强其自觉接受文化熏陶的积极性。在教《祭十二郎文》和《陈情表》这样的古文时,文章距离现代较远,文中传达出的挚爱真情:骨肉情、亲友谊,亲子之情和反哺之孝很难引起共鸣,但结合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冷漠、人情的淡薄,在古今对比中会让学生体会到情到深处的慈爱,感受到字里行间的古代儒者的一种没有实现“孝悌、慈爱”的痛悔!对比当代人很多弃父母、远亲人的不良现象理解《陈情表》,就会感受到古代文士重亲重孝的可贵品格和优良的民族传统。当然也可以对李密的智慧的拒绝大加赞赏,总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化的多元吸收中不断追求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讲读、评点、研习活动在促进文化吸收的主要目标中适度展开,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不断促进自己教学形式、教学技能的专业化,促进专业成长。
  
  三、文化育人:在对文化的自觉传播中凸显语文教师的独特价值
  
  “语文教学,不管作为科学,还是艺术,重要的是语文教师从自身个人、个性的角度,对汉语、对文学的感受、感情、感悟,对学生学习汉语、文学的态度、心理同情的理解和真切的体验。”[4]中学语文教师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文本的解读,它体现在对学生的文化趣味的养成,文化人格的引领,文化精神的建立,文化品质的发展。
  《游褒禅山记》全文叙议平平,但却写出了人生、事业的普遍性的哲理,“志”、“力”、“物”三者的结合为成就取得的必要因素,而“志”是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这一点学生不难感受,关键要引领学生从文中感受到古人那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并能够在自己的行动中起到作用;教苏轼的《赤壁赋》,光使学生感受到苏轼的豪放旷达却不能在自己遇到困难时保持一种超脱的姿态,也是没有将所读到领悟到的精神素养促成品质内化。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使之主动构建和形成文化品质。教授沈从文的《边城》,在分析到二佬为翠翠唱歌,歌声将翠翠从睡梦中托浮起来上山崖摘虎耳草的情节时,翠翠那青春美好的爱情追求是真实的存在的,作者却用梦境的方式展现出朦胧的美,就像是中学生自身常常做着的各种各样的梦一样,不直接说出也能够从自身的体验中感受到少女的羞涩和丰富的内心。在课堂上这种“不说出”只有通过教师的智性的传达才能再现出一个典型的乡间灵魂的含蓄、质朴、美丽,千万不能因为难以言传而匆匆带过或干脆不提,如果写翠翠直接向二佬甚至向爷爷说出心里的爱情秘密,这个故事就不会是悲剧了,当然也写不出在那个时代农村社会所葆有的正直朴素的人情美了,这正是教师要引导的地方,而不应该仅在文学技法上做枯燥的分析。语文教师往往在文化的自觉的传播中熏陶学生,用作品中“人性的美好”去感染学生的精神境界,用科学的真、道德的善、艺术的美去培养学生的不同的文化侧面。有人说“语文教学是人与人的相遇”,这就是雅斯贝尔斯所强调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语文教师与学生正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中“灵魂与灵魂的相遇”,特别是“文化之魂”的相遇。在凸显语文教学的文化性这一点上,我们越来越感受到语文教师的独特的育人、塑人价值。这也促使我们不断反思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中语文教师的价值所在。
  
  四、结语
  
  语文教学的内容无论是文学的还是科学的,无论是现实的还是虚拟的,都能引导学生对人生、人类文化的感悟、体会。语文教师通过文化发掘形成文化传播的教学载体,通过根植于学生学习背景的语文活动促成学生文化内化。在文化发掘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文化品质;在促进学生对文化的多元吸收中不断探索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而在文化育人的教育目标中反思中学语文教师的价值所在。凸显语文教学的文化性,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引自《语文教育门外谈》,钱理群著。
  [2]《语文素养——寻求文化意义》,引自期刊《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2期。
  [3]《语文教材别论》86页,李维鼎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4]《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我》,王尚文,2007年5期《中学语文教学》。
  
  洪秀善,语文教师,现居浙江温州。本文编校:黄碧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