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陈淑梅和她的《语法问题探究》

作者:邢福义




  陈淑梅教授把她十多年来已经发表和尚待发表的文章汇集成为《语法问题探究》一书出版,我读后深感高兴。
  认识淑梅,是三十六年前,在她的家乡湖北省黄冈地区英山县。1971年春季,华中师范学院(现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在黄冈地区开办了一个中小学语文教师短训班,历时四个月。短训班开办地点设在英山县杨柳区,教室和教务人员的住处都在一个经过分隔的似乎原来是仓库的大房子里。学校的派出人员共七位,其中工宣队师傅一位,教师六位。六位教师中,除了姓周和姓李的两位正副组长,按年龄大小排下来,是郑老师、叶老师、陈老师和我。参加短训班的学员,来自英山、罗田两县,共三十多人,有的年龄稍大,有的却很年轻,只有十多岁。在最年轻的学员中,有一个便是淑梅,她当时还是一个学生。教师上课,主要是分析文章名篇,介绍写作知识,让学员写写小评论或调查报告,也穿插着讲点现代汉语知识。那时的教师,有双重任务,一方面接受学员再教育,一方面给学员上课。不过,学员们都很纯朴,很尊重教师,大家关系很好,分别时依依不舍,十分感人。
  人生是丰富多彩的,学者们的学术经历也繁丽多姿,各有特色。淑梅接触汉语语言学,应是从那次短训班的学习开始的。她由一个短训班的学员,到成为一个大学语言学教授,其历程,相当富于启示性。她的《语法问题探究》一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一点。我读过这部书中已经正式发表的大部分文章,下面三句话,代表我的突出感觉。
  第一,文章要写自己最熟悉的事实或现象。这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当年,在那次短训班期间,为了训练调查报告的写作能力,我曾带着包括淑梅在内的几个学员,步行二十余里,前往淑梅家所在的村子,去访问一位名叫葛秀英的全国劳动模范。淑梅的调查报告写得不错,有血有肉,因为她写的是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通过这样的写作,她尝到了甜头。她后来用很多精力研究家乡的方言,当是由此有所感悟的自然延展。1987年,在多年没有联系之后,她带着一篇《英山方言与北京话语音对应规律及其辨正》的文章来找我,让我看。我觉得她对语言问题有悟性,就鼓励她继续往前走,多研究英山方言问题。这部《汉语语法问题探究》,既有英山方言的文章,也有其他方言的文章;既有关于方言的文章,也有关于共同语的文章。其中,方言研究更出色,成果更多。这说明,她由此及彼,不断拓展,终于走出了适合于自己的一条路子。
  第二,文章要抓住有特色的事实或现象小题大做。这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文章的效用。当年,在那次短训班期间,为了写好小评论,学员们学会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思路。记得淑梅写出了一篇《一片苕干》,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可贵感情,很能打动读者的心,得到了教师们的好评。二十多年以后,淑梅对“小题大做”有了更多的领悟。她的好些文章,或者讨论一个事实,或者讨论一个事实的一个侧面,或者讨论一个事实一个侧面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现象,都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然后一个个地寻求答案,发掘出规律性东西,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比如《汉语方言中一种带虚词的特殊双宾句式》《鄂东方言的“V得得”结构》《鄂东方言的“数+量+O”的结构》等文章,写得细致深入,富于新意。又如《汉语方言中异称现象与民族文化》《鄂东英山方言中满意度量的表达方式》二文,前者从语言与文化相互关系的角度思考问题,后者从“主观化”的角度出发,讨论对量的满意程度的评价,都从新的角度切入,发掘颇深,文章显得颇有分量。
  第三,文章要有良好的学风。治学之道,学风先导。良好的学风表现在各个方面,“实”字是根本。淑梅研究汉语语法,特别是研究方言语法,题目既来源于客观事实,结论又需要回转到客观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因此,必须讲求踏实而不轻飘,扎实而不浮华,老实而不虚夸。她的文章,具有这一风格。我想引述《鄂东方言的副词“把”》一文导言中的几句话:“在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的42部分卷本中,唯有汪平《贵阳方言词典》提到‘把’字的副词用法。”“贵阳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把’的副词的用法,鄂东方言里也有,而且,跟《贵阳方言词典》所列举的现象相比较,意义和用法更为复杂多样……其方言属于江淮官话区。”这样的平实表述,让人深切地感到,作者是在进行新的探索,但作者又首先交代,自己的探索是以站到别人的肩膀上作为起点的。学术的发展,需要这样的学风。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淑梅有一股子坚持的劲头。她经常对我说,她很少有星期天和节假日,经常熬夜。这部《语法问题探究》,无疑是她不懈努力的记录和回报!
  
  邢福义,著名语言学家,现居湖北武汉。本文编校:晓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