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让课堂对话成为艺术

作者:唐桂艳




  “这些学生,一上高中就不爱发言了!”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也常常思索这个问题。如果我们不是单纯地责备学生,而是主动地探索打开学生心扉的途径,这时,我们便不再高高在上,我们就会发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首先应当是学会与学生对话。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传道、受业、解惑”的载体,但若只认定后者,忽略前者,那么教师的课堂语言就可能只是居高临下的提问与传授,势必会影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从而也就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教学是一种艺术,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师生的对话,师生对话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创造;但是教师是主导,只有教师的创造符合教学规律的时候,才有可能形成教学艺术。
  变责问为询问——“以退为进”的艺术
  “你怎么理解得这么慢?”“你怎么不开窍?”“你为什么不举手?”“你思考了吗?”“你的回答对吗?”……遇到这类的责问,学生一般只能报以沉默,而这种沉默实在应当看做是对教者的无言的谴责。高中生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就是对来自家长、师长的责备异常敏感,防护心理极强;他们很希望得到尊重、认可,生怕被人“小瞧了”,特别是重点高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初中的学习尖子,都是被“宠”被“捧”出来的,心理自视较高,也较脆弱,教师强硬的口气,往往会使课堂变成“审讯室”,让师生产生隔膜,让学生对老师、对这门功课产生反感。如果我们将责问的口气换成商量、征询的口吻,效果可能就好多了。例如,“你同意我这种看法吗?”“你希望我给你一点提示吗?”“你觉得我这个问题表述得清楚吗?”“你看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换个什么角度说呢?”……使用这类语言进行引导,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教者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对话,低调地看待自己的位置,往往很容易得到学生的回应,而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接应老师的询问时,思维也很容易进入轨道。这时,教者实际上是用“以退为进”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不因问题有难度就放弃思考,养成积极与老师同步思索的习惯,努力证明自己是颇有见地的,主动帮助老师化解疑难。
  由此,我想到著名新闻工作者赵忠祥先生的一句心里话:“新闻采访提问要像迷路时问路,不能像公堂上审贼。”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杜绝“粉碎性”追问——“二传手”的艺术
  新闻工作者将审问式的追根究底称为“粉碎性”追问。德高望重的赵忠祥很直爽地谈出自己的看法:“‘粉碎性’追问不但不符合新闻道德,也太有点欺行霸市。”又想起这样一句话:“无能的指挥者只能靠粗暴的责难来维持自己的尊严。”我想,教师的“欺行霸市”可能不仅仅是道德问题,它还可能是内心虚弱的一种表现。它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教师树立形象和威信,更破坏了教学规律,两败俱伤是在所难免的。“欺行霸市”往往反映出教者功底方面的缺陷,比如灵活性不够,问题把握得不透,语言组织能力不强,同时也表明教者没能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学生。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应该既是“发球手”(提问者)、“扣球手”(解疑者),更应是优秀的“二传手”,准确地接应突如其来的各式各样的“球”——学生回答中暴露的弱点或遗留的问题,而后巧妙地进行处理,传给其他“主攻手”、“助攻手”。这个环节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及时把握肯綮,将各种纠结理出一个头绪,以便让问题顺理成章地得到解决。这要比认定一个答案,对一个人甚至全班人紧逼硬攻好得多,它会让每一个发言的人都觉得自己是尽了力的,问题的最终解决是有自己的一份贡献在里面的,因而人人都有成就感和收获的自豪感,人人都能够证实自己的实力,也会让未发言的人跃跃欲试,争相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
  比花还美的故事——“顺水推舟”的艺术
  在若干年前的某个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直记在心中。
  “花儿为什么会开?”幼儿园的老师问孩子们。
  “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
  “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
  “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更漂亮。”
  “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她摘走。”
  第六个孩子问:“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又想了想,才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们都特别喜欢她,就仰起她的小脸,笑了!”孩子们全看着老师,笑了,那笑脸比花更好看。其实,老师原来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
  “孩子们真不简单!”这位老师想,她从此记住了这个美丽的故事,终身不忘。而我也由衷地赞赏这位老师,她没有用预想的答案去扼杀孩子们那纯真而丰富的思想,并且顺着孩子们的新鲜思路,用生动的答案和颗颗童心一同进入至善至美的境界。
  由此,我想到了两点。
  第一,世间万事万物纷繁芜杂,受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问题绝非一种答案,有时甚至不能肯定哪一种理解是最正确的,对一文一章、一句一词的理解也是如此。我们前面说过,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是自尊心极强,气可鼓不可泄,而且,他们的思维也很活跃。这些都告诫我们不能在教学中死死抱住一个答案不放,否则,不仅会伤害许多学生的自尊心,更有可能使学生的思维渐趋僵化,从而对思索与回答产生畏惧与忧烦的心理情绪。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合乎情理地“顺水推舟”,教者会受到多方启发,有可能进一步丰富、完善甚至纠正自己预想的答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第二,教师若想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就必须具有引领学生、让学生叹服的思维。试想,当幼儿园那一张张可爱的小脸仰望老师等待她的回答时,老师没有能力把那美丽的思维延伸下去,或闪烁其词,或语焉不详,孩子们将是何等的失望啊!课堂上高中生一旦活跃起来,几个人的思维接续下去,有时可能是连贯的,有时可能是断裂的,有时还可能出岔子,这时就要求教者能及时归拢与提炼,以便正确把握思维的大航向,并且能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更高的台阶或更广阔的空间。例如,选修课本《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第一节“从素材到写作内容”的教学进行到了实际操练阶段,我和学生共同研讨课后第二题所给材料的“中心印象”并进行主旨的挖掘。
  甲同学说:孔雀的主人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这让我从奸商的行为想到了动物保护法,进而想到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主题。
  大家颔首,表示赞同。
  乙同学说:孔雀的主人用铁丝把孔雀漂亮的羽毛撑开,让它永远“开屏”,这确实是生财有道啊,我赞赏他的聪明,难道他不聪明吗?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大家议论纷纷,可很快,又都沉默了。是啊,难道他不聪明吗?这时,我想起了中央10(科教)频道播出的“金点子”大赛,于是说:“让孔雀的主人站到演播大厅里,把他的“金点子”推广给全世界……”“那不行!”大家纷纷说,“那拿不出手。”“那太丑陋了。”“是啊,”我说,“面对生活素材,分清善恶美丑应该是抓取中心印象的第一步吧。”乙同学醒悟过来,说:“是啊!不然可真叫‘知识越多越反动了’。”
  
  唐桂艳,语文教师,现居辽宁本溪。本文编校:李凤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