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

作者:蒋红梅




  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是语文教学的宝贵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好民俗资源,无论是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人文素养,拓展知识面,陶冶情操和审美情趣,还是了解国情,传承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借助民俗文化,解读语文课文
  民俗文化是解读课文的一个重要视角。借助民俗文化,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从文化氛围中去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有些课文内容本身难以讲清,如果从民俗的角度切入,则可迎刃而解。先秦诸子名篇以哲理性强而著称,但这些文章往往深奥难解。其实,从民间文化角度来阐释就容易理解其中的思想,因诸子学说源于民间,是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相结合的结晶。曹雪芹、鲁迅、老舍、沈从文、赵树理等的作品涉及大量民俗生活描写,语言风格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惟有了解民俗背景,才能揭示主题思想,领会到独特的形象性格、风貌气派。如果忽视民俗文化的解读视角,仅从相关时代背景和政治背景的套路教学,就很难品味到文章独特的个性风采和深邃的价值意蕴。中学语文中与民俗相关的课文相当多,涉及内容广泛,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大的解读空间,它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
  2.增添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我国民俗文化斑斓多姿,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等民俗事象趣味盎然,魅力四射,穿插一些民俗文化知识,同学们将随作者一起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感受不同民俗的妙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古代社会中对图腾的崇拜、禁忌等引发的礼仪、祝福等民俗,节令习俗中的咏元旦、闹元宵、清明祭奠、端午纪念、重阳登高等,以及现当代的礼节习俗,这些风俗礼仪内容丰富,描写生动,妙趣横生,上课时只要稍加点拨即可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3.陶冶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文化具有熏陶作用,民俗文化是陶冶道德情操、提升人文素养的一个台阶。民俗中蕴含着中华民族自然淳朴的优秀美德,祭祖扫墓的清明、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大年三十的守岁等等,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课文中有对节日风俗的描绘,有信仰、婚姻、祭祀等习俗的叙述,反映出人们健康的生活情状心态、美好的理想和人际关系的准则。这些风俗历经风霜已成为一种美的风范,善的追求,真的指归,是全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对学生的陶冶教育是不可低估的。用这些传统美德来教育和规范学生的言行,可以培养学生感知有品味的文化,陶冶健康的文化趣味,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4.利用民风民俗,渗透思想教育
  民风民俗是渗透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语文课中涉及的一些民俗民情,真实地记录了民族的发展史,包括民族斗争史、民族屈辱史和人民的苦难史。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可以让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国家情感,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屈原和流传至今并发扬光大的端午节即是一个很好的题材,这样的题材不胜枚举。像《故都的秋》《茶馆》等一系列京韵十足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生活美,从而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爱,呼唤出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爱。
  5.体认民俗文化,传承文化传统
  语文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在社会转型期,民俗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文化认同遭遇危机。中学生对传统文化普遍陌生,知之甚少,对时髦新潮的洋节日、洋文化则趋之若鹜。文化兴亡,匹夫有责。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语文教学责无旁贷。民俗资源是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好素材,开掘和运用民俗文化资源,才能让教育在多元文化冲击的环境中保持本土文化,在强势文化面前永不丧失民族文化特色。民俗文化资源的有效运用,有利于学生体认民族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了解民族文化精髓和审美艺术,提高文化修养,扩大文化视野,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明辨精华与糟粕、先进与落后,否则,难免会对民俗文化产生误解。我们应加强文化引导,弘扬先进,摒弃落后,让学生能正确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学生只有真正懂得民俗文化,才能发自内心地热爱民族的语言文化,在“韩流日风”“欧风美雨”的文化大潮中树起民族文化的旗帜。
  6.了解民俗文化,开拓知识视野
  民俗文化是帮助学生开拓知识视野的一条渠道。民俗是人民生活的反映,蕴藏着大量的文化科学知识,把民俗结合到语文教学中去,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语言文字、礼节禁忌、历法地理等知识,从而“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比如,借助民俗了解语言文字。“杨柳”本为树名,一涉民俗,那就意蕴深沉。“柳”“留”谐音,折“柳”相赠以示相思,用“杨柳”表离愁别绪,故而柳永有“杨柳岸,晓风残月”,《诗经》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借助民俗了解礼仪习俗。在生活中,人们讲究避讳,了解避讳常识,能使学生自觉地注意说话场合和方式,做到文明礼貌。民俗还涉及大量的地理知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可以延伸出长沙和武昌两地的地理风物。总之,民俗文化包罗万象,举凡生产劳动、游艺竞技、岁时节日、礼仪制度、社会组织、民间艺术等,关涉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语文教学中挖掘民俗资源,有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7.挖掘民俗文化,构建课外资源
  现代课程论将课程资源分为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民俗文化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还是构建语文课外资源的重要源泉。语文课程建设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忽视民俗文化的深度挖掘,就容易使课程建设受到局限。传统的课程仅仅归结为教材,缺乏教材的延伸,语文课程被窄化了,失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特征,失去了飞扬的灵性和鲜活的生命力。新课程改革倡导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由此看来,挖掘民俗文化,可以有效地丰富和延伸语文教学,构建出富有地方特色的课外资源。
  
  二、利用民俗文化,促进语文教学
  
  1.增强教师利用民俗文化的意识
  课程文化的建构,首先是教师素质的建构。语文教师应从课程建设的层面,充分重视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资源价值,增强利用民俗文化的意识,积累民俗文化知识,提高民俗文化素养和鉴别力,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如果我们不重视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缺乏民俗文化修养和鉴别力,就难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掘民俗文化资源。
  2.导入民俗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在利用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可从四个环节着力:一是新课导入环节,二是教学过程中的穿插环节,三是作业布置环节,四是课外延伸。如何导入新课文的学习,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重要环节。民俗事象因其趣味性,可利用它在导入上作文章,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上多运用民俗知识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讲授《芦花荡》时可以用壮族歌王刘三姐智斗大财主的故事导入,刘三姐的故事极富趣味性,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找课文中与民俗有关的知识,进行穿插,娓娓道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布置课外作业,巩固教学效果
  在作业布置中,为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民俗文化,可布置实践性探究型作业,提出一系列与课文有关的饶有趣味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搜集这些民俗资料,如时间允许也可以开展小范围内的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制作资料卡片,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资料的能力。在课堂上或课后开展交流和讨论,谈一谈自己在收集过程中的体会,并将优秀作业在黑板报上展览。这样的作业,有助于巩固教学效果。
  4.民俗文化的课外延伸
  课堂讲授和作业布置能获得不少的民俗知识,但毕竟是有限的,要获得更多的民俗知识,不妨将学生引向课外,让学生挖掘身边的民俗,感受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课外延伸包括:(1)课外阅读活动。向学生推荐与民俗有关的课外阅读篇目,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简单的书评,或者仿写和创作文化散文。(2)课外民俗调查。利用过节的机会,进行社会调查,记录过节习俗,追溯传统节日的缘起、发展和流变,然后通过演讲、征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形式把学生的亲身实践成果展示出来。(3)开展主题活动。尤其是民俗礼仪和语言禁忌,作为一个主题活动,可以一举数得,有着重要的主题开展价值。(4)举办专题讲座。为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调查活动,辨析民俗的精华与糟粕,可举办民俗文化鉴赏讲座,讲座者可以是专家,是教师,也可以是在老师指导下有准备的学生。
  5.让地域文化走进校本课程
  开掘民俗文化资源,不仅可以利用教材已有的内容,还可以编写乡土教材。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文化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在选修课的设置中,还列入了“民俗文化专题”。可见,将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引入语文课内课外,是落实语文教育改革中所提出的“大语文”理念,将学生引向社会和生活的必然之举。在这方面,云南丽江将纳西族的东巴文化、西双版纳将傣族的贝叶文化中的民风民俗编写成双语文教材和扫盲读物,受到好评。乡土教材突出了乡土特色和地域文化,包容自然资源和当地方言土语、衣食住行等习俗,更容易被认同和接纳,是别具特色的语文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陈孟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课程文化内涵.教学月刊:中学版,2004(6)
  [2]郑伟荣.民俗:语文教学崭新视角.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16(4)
  [3]黄玫.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构建特色语文教学.中学语文,2007(9)
  [4]傅阿循.民俗文化传承与中专语文教学.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3(3)
  [5]李春香,唐明哲.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民俗文化鉴赏.湖南教育,2003(11)
  [6]王萍.关于新疆民俗文化的语文课程资源建设.昌吉学院学报,2006(3)
  蒋红梅,语文教师,现居广西全州。本文编校:晓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