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细节化·生活化·生态化

作者:蒋金涛




  作文是一种经历,是表达思想的王国;作文是一种体验,酸、甜、苦、辣尽在其中;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具有独特性、排他性,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以实现学生的价值观为终极目标。那么,如何使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呢?我认为,作文教学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实现“三化”才可。何谓“三化”?即作文教学的细节化、生活化和生态化。
  
  一、作文教学的细节化
  一篇文章,要想出彩,必须有精彩的“点”来吸引人,必须有能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闪光之处”,这闪光之处就是细节。细节能够加强读者的形象感和真实性。著名作家赵树理说过:“细节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相信像真的,从而使看到以后印象更深刻。”细节描写看似闲笔,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细节描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人物描写表个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物,文学作品就是要把千差万别的人物个性区分开来。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肖像描写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眼睛。心理描写可以直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也可以借助人物的外部表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还可以采用衬托暗示法。语言描写要用最具特色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动作描写要准确传神,形神兼备,切忌大路货。
  2.场景描写凸主题。场景描写就是撷取一个有意义的生活场景或自然景观,充分调动各种感观多方位多角度去观察体验,做到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感受,使所观察到的场景入脑入心,然后用简洁的语言,采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把看到的、听到的、感悟到的,按照一定顺序写下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写作时要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能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使景物特质更突出,形象更鲜明,情感更动人。
  3.修辞手法出深意。运用修辞手段,也是细节描写的一种方法。这类修辞主要有比喻、对比、反复等。比喻能变抽象为形象,变空洞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能使被描绘的对象栩栩如生,能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对比能够烘托环境气氛、展示人物性格,使“白的更白,黑的更黑;崇高的更崇高,卑劣的更卑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反复则能突出内容,强调情感,增强气势,使万物更加富有感情色彩,从而强化某种效果,达到某种用意。
  4.标点符号显功力。标点虽小,作用乃大。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能起到文字之外所隐含的作用,好的作者,无不重视对标点符号的运用。有时一个小小的标点能代替很多语言,能够起到“四两拨千钧”的效果。标点符号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表示停顿,表示语气,标明词语的性质或作用。因此在使用标点时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二、作文教学的生活化
  作文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生活化,而生活又是丰富多彩的,所以作文教学也应该是活泼自然、生动有趣、色彩斑斓的。我们应该让学生享受到真正的作文生活,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自然舒爽的作文环境,使他们的创作天赋得以痛快、潇洒地施展。作文教学“生活化”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作文命题生活化。作文命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牵涉到学生作文的兴趣、学生作文的思路甚至学生作文的成败。命题前,教师可将写作的范围和题材(材料)先交给学生讨论,让他们在讨论中得到启发,打开思路,而后引导学生提炼出既具有表现力又能引发真情实感的题目。这样的命题非常生活化,“生活化”的作文命题远比教师个人凭空想象的命题要好得多。
  2.作文内容生活化。语言研究专家周建设教授认为,言语生成是一个由客体到意象,由意象到词语,由词语到句子的过程。因此,选择内容时就必须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头脑中存在大量图像的内容。一方面,教师应细心观察学生生活,从中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另一方面,可把话语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说出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3.作文形式生活化。作文教学的自然状态,也是作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在作文时感觉不到是在作文,只是在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为此,每一次作文,最好都要从某一真实情景出发,去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创作热情的形式,让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使言语自然生成。
  4.作文评改生活化。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儿童的认识,是先行后知的规律,他们对人类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得。学生学习作文也是如此。作文评改不再是老师的专利,不再是“养在深闺”,最好是互相交流,生生、师生之间交流,在交流中提高,这种生活化的评改方法能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
  
  三、作文教学的生态化
  大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要回归自然”,我们的作文教学就要让学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态”,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有个性地写,写出生命的真实。学生的作文是学生生命的体验,作文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
  1.为需而写——凸现作文的生态化。“作文是老师让我写的,因此我不喜欢写”成了目前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的最直接原因。因而,要想彻底扭转这一现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识作文是“学生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是精神诉求的需要,是人与人交流的需要”的理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并喜欢作文。
  2.贴近学生——建构作文的生态化。要让学生喜欢作文,写出“原生状态”的作文,就要撤消人为的框框,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蓄来作文,自由倾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使每个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充分地反映自己的个性想法,表达自己的个性感情。总之,只有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作文的生态场才能建构起来。
  3.敢于放手——保持作文的生态化。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作文,要能容忍学生作文的疏漏甚至“大不敬”。因为教师的宽容,将给学生的作文带来无穷的希望。只有宽容了,学生才敢想、敢说,才能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我敢说,你给学生多大的自由,他就会还你多大的惊喜。让我们为孩子的作文拓展一方广袤的天地,努力实现学生作文教学的“生态化”吧。
  蒋金涛,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苏州。本文编校:洪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