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关于“春”的作文立意指导

作者:赵 俊 廖 燕




  透过题目“春”可以明确写作的对象、范围,但立意没有限制,且“春”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宽泛,或实或虚,这样写作的角度就非常自由。按一般的思维,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向大自然,去描写赞叹大自然的春的美,去抒怀自己喜欢的季节。但如果仅仅停留在描绘春的如画美景上,没有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立意,这样的文章也难以脱颖而出。因此若要得高分,还应虚化“春”的概念,从感悟或哲理上深入挖掘“春”的深刻蕴涵。
  例如:可以把自然与人生的“春”契合;可以把春天的特点与人的性格特点结合起来;可以拓宽思路,调动知识积累联想到与“春”特征相似的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并以此为切入点写文化散文;可以把社会与自然的春天类比,从自然春天的特质中窥探人类社会发展的影踪,论述国事、人事的“冷暖”“成败”;可以从文学、书法、绘画、电影等艺术形式上找寻春天的特点;可以反弹琵琶,出奇制胜,以逆向思维论及“春”的消失或“春”的反常,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城市文明、工业文明等现代社会人们极为关注的生存问题……总之,考生要找寻合适的角度立意谋篇,将自己对“春”的感性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从叙述抒情中表达理性的思考。
  
  把自然与人生的春契合
  春雨贵如油,春光贵如金,一如我们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青春年少,同学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春天百花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开花的季节。暂时考不好又有什么关系呢?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只是还没遇到适合我们的时机,只要我们不断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在经历更多的挫折,积累更多的智慧后,等属于自己的季节一到,定然会绽放美丽的花朵,而等待开花的季节也别有一番滋味。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就是所谓的“艰难玉成”。的确,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就不了时代的伟人。精悍的水手来自风暴中,他不仅战胜了对手,也战胜了自己,他用坚定的毅力和信心,在逆境中开创了顺境。
  忽一夜寒风倒卷,遍野梨花哭。季节无常,人生亦无常。季节的春天不曾完美,人生的春天却应永恒。一如季节,一如人生,审视自我,一个春天便孕育一个希望,它接纳了阳光也经受了风雨。没有所谓的冬天就没有所谓的春天,春是经历寒冬的美丽绽放,总是在乍暖还寒需要反反复复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复的寒潮才能降临人间。人生不也是一样吗?只有坦途是不够的,它创造不出辉煌。唯有积蓄力量,一次一次地经受风吹雨打,才能创造出真正充实壮阔美丽的生命春天。
  ……
  
  把春天的特点与人的性格特点结合起来
  春是慈母。你看那鲜花为何怒放,为的是下一个季节的收获;你看那落红为何漂落,为的是化作春泥更护花;你看那春风是何等温柔,一如母亲的手;你看那春光是何等的和蔼,一如母亲的眼!
  春是尊师。你听他的课如坐春风,深入浅出;你听他的教诲如沐春雨,润物细无声;你看他的目光如春光明媚,洞烛幽微,一切冰封自会解冻!当我走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春是美女。嘴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梨花如面春带雨,云袖轻摆招蝶舞,纤腰慢拧飘丝绦。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杨柳细腰赛笔管,说话燕语莺声。粉香处弱态伶仃,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让我们欣然赴约吧,或作愉快的投降!
  春是君主。击溃了西风,攻占了这山和水。春天并没有满足,他要让天下尽知,他才是这个季节的君王。于是乎,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
  春是大众。其实,人民就是这遍野的新绿。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洋溢着勃勃的生机。任何貌似强大的势力,不论如何嚣张跋扈于一时,最终都将在他们的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任何视百姓为草芥的“万户侯”,不论如何位高权重,其实也就是一堆粪土。
  ……
  
  与春特征相似的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
  属于宋词的季节,那是百花热情绽放的春季。想做一个豪放不羁的文人,行走在羽扇纶巾之间,在落花中独立,看微雨中飞燕,绿柳如烟中墨笔生香,只求在宋代那华美的锦缎上留下自己韵短而味长的一笔;想学易安凄柔幽婉,随手斟杯清酒,便能盛满离人的眼泪,书页间曼曲轻歌,便能道尽万古痴情。……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过客达达的马啼声将我的思绪带到春天漫步。这是一个怨妇的季节,温飞卿、李煜、郑愁予都曾在此挥洒笔墨。春雨的缠绵笼罩一川烟草,为等待中的人更增添了几许愁绪。也许怨妇们并不知道归客何时还,但她们本身的等待却为古典文化作出了灿烂的贡献。“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愁断多少人的肝肠。
  春天想起林黛玉,葬花吟,桃花诗,柳絮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美丽如桃花的林黛玉,敏感脆弱如春天,红颜薄命如春花……可怜,可哂,可叹!
  春天想起刘禹锡,他过了十年的贬谪生活,回到长安,看到玄都观里新栽的桃花,很有感触,回来以后就写了一首《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有人说,这首诗表面是写桃花,实际是讽刺当时新提拔的权贵的。一下子惹了麻烦,唐宪宗对他也很不满意。刘禹锡又被派到更远更偏僻的地方。过了十四年,他才调回长安。又是暮春季节。他有心旧地重游。到了那儿知道那个种桃的道士已死,桃树没有人照料,有的被砍,有的枯死了,一片荒凉。他想起一些过去打击他们的宦官权贵,一个个在政治争斗中下了台,而他自己倒是顽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想到这里,他就又写下了一首诗——《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同样是春天,同样是桃花,时、空变化,不变的是刘禹锡那坚定的立场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我们通过变与不变的关系,体会到的却是社会人生的哲理。
  ……
  
  把社会与自然的春天类比
  春是除旧布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春辉啊暖透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民生三十年沧桑巨变。
  ……
  
  逆向思维论及春的消失或春的反常
  怀念从前,季节总如歌般行吟。当春来到时,就有“桃之夭夭”的景致;生活的路多姿多彩,一路蜂忙蝶舞,一路花香弥漫。而如今,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于是春天的草没有了立足之地;土地水泥化了,夏天的溪流没有了流淌的床;清洁工扫得勤快,秋天的落叶没有了归根之所;扫雪车多了,冬天的雪没有了消融之家。工厂的烟囱多了,挺拔的大树多了,宽阔的大道有了,山间宁静的小路没了。唉,我们多么可怜啊。办公室一族无论严寒或酷暑,总有空调机调节室内温度。办公室似乎可以称得上“四季如春”,可君不见那里面的空气如何的污浊!
  那百花热情绽放的春季,如今却早已静静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如同秋季般萧瑟与荒芜的现代社会,所有美好的事物早已如落叶般静静飘落。人类文明的进步,数字时代的到来,那个精致玲珑的季节,早已浓缩成淡淡的疏影,在墨香古卷中沉淀下去。骢骏驰骋,快不过手中鼠标轻点;绿蜡红烛,亮不过高楼灯红酒绿。身前身后,全是忙忙碌碌的上班一族;睁眼闭眼,都是琳琅满目的红绿指数,生活节奏正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加快。现代人正在把自己变成流水线上的罐头,没有个性,毫无情感,有的只是机械地、快速地朝着尽头移动。在那本该丝弦弄音、霓裳轻舞的七夕之夜,还会有谁去看那纤云暗渡?素笺成灰,相思成灾,在爱恨情仇随意抛洒的今日,还会有哪家女子,“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箩与烟箩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
  由于文化背景和个人角度的差异,对各个春的特性的理解可以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季节,个人的感悟也可以是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关键是在行文中要写出个性化的体验、感悟。在作文中,既要有感性的质朴与自然,又要有理性的广度和深度,而这要源于对生活的敏感与思考,尤其需要丰富、活跃的想象力的参与,这应该是本次作文题带给我们的启示。
  赵俊,廖燕,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樊。本文编校: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