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阅读教学切忌盲人摸象

作者:郑福良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现代阅读教学理念无时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当然,在课堂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诸多新理念的理解还存在偏差,教师往往对自己司空见惯的教学行为,陷入一种当局者迷的境况。莫衷一是,无所适从,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像盲人摸象。其问题主要表现在:“盲视”、“盲文”、“盲从”。
  所谓盲视,这里指课堂上,教师眼里有学生,心里没有学生,即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具体表现为:不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不让学生读懂文本;不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估计不到学生解读时的障碍;忽略学生阅读时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究其原因,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一是没有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时间,赶着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二是在解读文本时,教师本身没有考虑到学生解读障碍,甚至连自己解读时遇到的问题,都是照搬参考书解决的;三是怀疑学生的能力,搬用专家的意见方便。这样,学生没读懂,又哪来的感受、理解、体验,更谈何运用。课标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这里实施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实践的主体也应该是学生。教师越俎代庖的做法又如何培养学生“能初步理解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呢?深圳唐建新老师曾将阅读教学概括为三个阶段,即“读得进,悟得出,记得住”,道出了阅读教学的根本所在。当然,这里“读”的主体、“悟”的主体、“记”的主体、获益的主体,都应该是学生。“学生就是一眼泉,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而教师就是引导发掘泉水的人,使泉水喷涌而出,永不停息”。因此,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把阅读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算抓住了阅读教学的根本。
  所谓盲文,这里指的是,师生手中都有文本,上课时却常常游离文本。
  课堂上,很多教师存在以下问题:把文本精品肢解,大多只讲一下背景,分析一下词句,理一下段落,归纳一下主旨,品品写作特点,把语文课上成写作课;或者上成了有关领域的学术课、知识课、信息课;或者仅把文本当作思维的触发点,大搞创新、发散思维;或者片面强调人文性,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把握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性质。以上做法,无论偏向工具性,或者偏向人文性,听说读写能力难免都会落空,创新恐怕也只是纸上谈兵。只有立足文本,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体验,品味挖掘,才能把握文本深刻的内涵,体会其艺术魅力。
  勿庸置疑,课本所选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需要读者用心灵去感受,用灵魂去拥抱,而我们的阅读教学,正要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帮助学生,利用名家成熟典范的言语成果和言语经验,来改善学生的言语行为。倘若脱离文本去谈感受、去谈领悟、去谈运用,这和空中建阁又有何异?立足文本,深层解读,可以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尝试从抓文本的物象、细节、文眼、主旨句、文化韵味、文化背景等方面入手,从这些方面都能拖出一连串值得探究的问题,深究下去,文章深层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就会浮出水面,为解读另辟蹊径。这样,阅读才算抓住了立足点。
  所谓盲从,这里指的是没有自己的看法,盲从教条,盲从权威,盲从学生。
  课堂教学讲究功在课前,成于过程。可我们有些教师,在备课时,自身都没有参透文本,教参搬来就用,教案搬来就用。在实教过程中,对学生的回答,不管合不合理,一味的肯定、鼓励,课堂开放得没有原则。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没有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害怕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其实,文本的解读是多向的,专家的解读只代表一种意见,教师可以有自己的合理的解读。再说,学生也很喜欢有独特见解的教师,更希望听到老师对自己恰如其分的评价。人云亦云的课是很难出彩的。苏涵教授在《我的语文观——语文教改当下的思考》一文中说道:“一位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不盲从权威,不轻信教条,不追逐流俗,博览群书以增学养,深入思考以成己见,沉潜人生以达经验,独辟蹊径以立风范。”像这样,精心地设计每一节课,认真对待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透析拿来的每个观点,修正学生偏薄的理解,这才称得上一个称职的教师。教师也只有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才能不断地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构筑的智慧乐园,只有师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展现,才能给学生以熏陶,养成学生良好的独立的人格,才能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文本,内化专家的见解,形成独特的看法,和学生的理解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这样,高屋建瓴,才能占领解读的制高点。
  课堂阅读教学如若陷入眼中无生、心中无文、脑无创见的泥淖,肯定是失败的阅读,解读的过程,就像盲人摸象,结果必然是“大象是扇”、“大象是墙”、“大象是柱子”、“大象是绳子”。因此,我们认为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才能避免“盲视”;坚持立足文本,才能避免“盲文”;坚持独立思考,形成个人见解,才能避免“盲从”。
  郑福良,语文教师,现居江西德兴。本文编校:洪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