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阅读教学中知识扩展的有效策略

作者:戴林东




  四、“层次理解型”知识扩展。
  文章的结构层次的安排,视文体特点的不同而各有不同。叙事、游记等类文章,大多按时间顺序排列;写景、状物等类文章,大多按空间顺序排列;而议论、说明等类文章,又习惯于按逻辑顺序排列(当然,这不是绝对)。按逻辑顺序排列,常常涉及到其它学科的知识。说明事物,又往往要以人的认识发展的规律为依据安排说明顺序。例如学生初学《森林写意》这篇散文,可能会感到其内容丰富而庞杂,如果教师通过“知识扩散”,引导学生在把握散文“形散而神聚”特点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用“说明的顺序”的一般知识去读课文,学生就不难发现、理解文章的层次关系了:写法上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叙述、描写按照“外部——内部”、“过去——现在——未来”、“森林对人类的贡献——人类对森林的荒谬行为”等顺序进行。理解了这样的层次,就不难把握文章的主旨了。
  五、“主旨理解型”知识扩展。
  一篇文章总要有一个主旨。对主旨的分析,不能局限于文章本身,通过文章的语言文字去分析,有时候会很难把握。这就要通过“知识扩展”进一步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和文章的写作背景。比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对作者在赏景悦目的情境中流露出来的那丝丝缕缕的哀愁,仅凭着文章中的字字句句,学生是很难理喻的。必须将知识点扩展到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的人生感受,才能让学生揭开作者“哀愁”的面纱,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必要时,还可扩展到风格相同或相近的作品,如《故都的秋》,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六、“写法理解型”知识扩展。
  语文阅读离不开学习写作方法。对学生而言,文章的主题思想容易理解和吸收,写作方法(技巧)的学习、掌握却不是轻而易举的。如果满足于分课文孤立地对文本的写作方法条分缕析,学生是很难吸收的。想一想,我们的高中学生阅读过的名篇佳作不可谓少矣,然而能够将学到的写作方法自觉地运用到写作实践中的,能有几何?所以,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通过“知识扩展”,将写作特色相同或相近的文章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自觉地将一些写作方法(技巧)分门别类加以归总,通过积累、比较、鉴别,加深其印象,以收到熟能生巧之效果。比如,在学习刘鹗《明湖居听书》中白妞说唱技艺精妙的描写时,可以扩展到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的句子等,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知识扩展”,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扩展”时,应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为目的。
  戴林东,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泗洪。本文编校:李凤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