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语用学视野下的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浅析

作者:朱小军




  “语用学”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哲学家格赖斯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研究的是“符号与符号解释者之间的关系”。后来他又将语用学定义为“处理在一定行为内所发生的符号及其起源、用法和影响的符号学部分”。20世纪下半叶,语言学家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语用现象,开始从事语用学研究。20世纪70—80年代,语用学成为语言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语用学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使用和语言合适得体的学问,语境和意义是语用学的两个基本概念,它特别强调“是在何时用何种语言向谁说话”,即“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目的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并且得到什么结果”。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话语所表达的意思往往不仅限于所讲语句本身的意义,语境的不同,话语所表达的意义也各不相同。所以,作为语用学范畴的教师课堂评价语言要合乎言语行为、切合课堂语境、遵循语用原则,以达到以言取效的目的。
  
  一、评价语言合乎言语行为的规范
  
  言语行为是说话者借助言语来传达其意图以实现其意图的行为。在奥斯汀看来,人们在说话时,或者说在实施一个言语行为时,同时包括或者要完成三个子言语行为,即以言行事、以言指事和以言成事。塞尔认为每个话语事件都代表一个言语行为,只不过有时候这个行为表现得较为直接,而有时候则表现得较为间接,人类学语言和用语言,不是为了别的什么目的,而是为了用语言更好地做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行为作出评价,这本身是人类的一种言语行为。而任何一个语言行为的实施都不可能只包含一个单一行为,而应是交际双方的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课堂评价语言这一言语行为中同样也包含着教师和学生这一对说话者和话语接受者,而说话者(教师)意图是言语行为的起因和目的。
  言语行为的本质是一种双向动态的语言行为。然而,教师语言(包括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在课堂形式中往往居于主导地位。从控制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教”和“学”之间信息传递和信息反馈的控制过程,由于教师与学生角色之间存在信息差与权力距离,教师和学生在班级场域中的话语角色是不平等的,在课堂评价语言这一言语行为中,教师是施控者,学生是受控者,教师语言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控制着整个交际过程,正由此,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往往不能表现其应有的交际意图和交际功能。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在言语行为理论观照下,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更应做到有效地做事,实现教师的评价意图,促进学生行为全面发展。
  作为权力控制者,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对学生的行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我们教师必须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实施课堂评价语言中不仅应该重视学生学习结果,更应该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体验的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应有的“以言成事”的目的。因为作为社会人的教师,每说一句话就意味着对学生(另外一个社会人)实施一个行为。我们所要致力阐释的唯一的实际现象,归根到底,是整体语言情景中的整体言语行为。如果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实际,一味以追究结果来衡量学生学习的水平,评价就失真了。
  同时,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要受学生这个不定因素的制约。教师无法预测哪些学生课堂上会举手要求发言,也难以知道回答的学生会作出什么样的回答,以及教师讲评后学生还会提出什么不同意见,因此,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评价全需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即时行为作出合理的处理,不可能进行事前排练。也就是说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是在特定情境中动态生成的,评价语言事先是无法确定的。这也要求教师应以扎实的语文功底作基础,以一定的教育理论作指导,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思维判断能力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才能丰富自己评价语言的艺术性,更好的达到自己的评价意图。
  
  二、评价语言适合特定的课堂语境
  
  语境是指言语行为赖以表现的物质和社会环境。⑤教师的一切课堂评价行为都有赖于班级这个特殊环境,钱冠连认为环境由语言上下文和非语言性环境两大部分组成。语言上下文即是语言符号内的因素包括上下语(可听的)或上下文(可见的)。语言符号外的因素可以是外在于人的、显性的、可见的现场,如对象、场合、自在物体、意外出现的人或物(意外符号)、自然环境等;也可以是隐性的、不可见的背景,如社会文化、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等。在环境的诸因素中,不同的情景特征决定着与之相适合的语言特征。教师尽可能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得体的语言,使语境与语言互相适应,相得益彰。
  课堂语境是教师使用教学语言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具有导向作用的教师评价语言的有效实施,对课堂语境的调控、良好教学效益的取得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语境一般具有两大特点:其一,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涉及人际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当然互动要以教与学为中心;其二,课堂中师生之间关系不平等但却亲密。通常来讲,无论从社会地位、知识水平还是从权力分配上来讲,教师与学生都处于不平等关系,教师始终控制着话语权利。但是,为达到更为有效的教与学,师生之间更倾向于建立亲密的关系,因为相互之间关系越融洽,距离越近,越有利于课堂教与学的进行。另外,师生几乎每天都在课堂内参与教与学活动,其间已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融洽亲密的关系。因此,要加强课堂的互动,促进教与学的有效、高效,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必须适合特定的课堂语境。教师的控制性言语行为不能太有强制性,要多与学生交流,不断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使教与学在融洽的氛围中进行。否则,会使教师自己的教以及学生的学都陷入不利。
  言语实践是一种情境性的活动。一切言语行为都发生在特定的语境里,而语境是与语用行为密切相依,同语用过程始终相随,对语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不可或缺的语用因素。杜威对于人类活动模式的猜想:“为实现某些目的而采取相应的手段统统取决于一定的环境。”因此,教师应把自己的评价语言和课堂教学场景合在一起来看待,在课堂特定的言语环境中进行适切的语言评价。如多个同学对同一个问题作答,教师只对最后一个接近预设答案的同学的回答给予肯定性鼓励评价,这样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就否定了前几位同学的回答。这样,由于教师不注意当时语境(对象情况),反而使自己没有意识到的言语行为得到了实施,严重挫伤了其他几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语境诸因素中语用主体是焦点,没有语用主体的话语,其他的语境因素也不会被激活。因而,处于班级现实的课堂语言环境中的语用主体——教师与学生,特别是教师在实施评价语言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构建有利于实现评价目的的语境。我们应把语用主体置于言语活动的中心地位,视交际者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赋予语言使用者更多的主动权。我们教师尽可能把具体语境因素内化为大脑中的种种关系,在进行评价时,根据学生行为,自觉或不自觉地激活储存在大脑中的相关认知语境内容,综合运用语言评价的方式与形式,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根据具体课堂语境,合理利用语言符号外的显性与隐性因素,如:地点、对象、自在物、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遵循词汇、句型以及说话的语调、口气的变化等用法,努力促成课堂语境的生成,主动地操纵语境,而减少语境对教师评价语言的干涉。当然,在教师主动参与评价的同时,尽可能发挥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共同构建评价语言与课堂语境相适应的良好境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