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无心插柳柳成荫

作者:陈圣宇




  莫砺锋,男,1949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68年高中毕业下乡插队,在江苏、安徽农村务农、做临时工。1978年考入安徽大学外文系英文专业,次年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师从程千帆教授攻读中国古代文学。198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为大陆首位文学博士获得者。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并任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大学等兼职教授,江苏省政协常委。学术兼职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陆游研究会会长等。其学术著作有《江西诗派研究》《杜甫评传》《朱熹文学研究》《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杜甫诗歌讲演录》《唐宋诗歌论集》等。近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设“杜甫的文化意义”、“诗歌唐朝”等系列讲座,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文学研究专家。
  
  问者:莫老师,非常高兴见到您!您是学术界公认的唐宋文学研究专家,这几年出版了一系列的著作,如《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莫砺锋诗话》《杜甫诗歌讲演录》《唐宋诗歌论集》等,同时您最近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相继开设“杜甫的文化意义”、“诗歌唐朝”系列讲座,社会影响极大。大家都很想知道,您当初是如何喜欢上中国古代文学,并决定选择把唐宋文学作为自己的终身研究方向的?
  答者:说来话长,我们这代人,和现在的年轻人经历不太一样。我们中学毕业时,文革发生了。其实我原来在中学时,并不准备报考文科。我毕业于苏州中学(当时叫苏高中,因为只有高中部),那所学校的风气极端重理轻文,考文科的同学很少。记得当时我班里只有两个同学报考文科,其余四十多个同学,包括女同学,都报考了理科。我物理和数学比语文还好,所以第一志愿是报考清华大学的数学力学系,但是父亲一定要我考一个工科的院系,因此填志愿时第一志愿想填清华的电机系,第二志愿才填自己喜欢的数学力学系。志愿刚填好草表,文革就开始了,高考被废除了,也就谈不上上大学了。好在当时的高中是文理科不分班的,而且苏州中学的语文老师教得相当好,老师鼓励大家读课外书。高中时,我就已经读了很多跟高考没什么关系的课外书。虽然是一个理工科考生,但我当时已读过两套文学史,一套是中国社科学院编的,另一套是游国恩他们编的。那时我只是对古代文学比较感兴趣,没有想到以后研究古代文学竟然会成为我的职业(笑)。我人生转变的契机就是文革中的下放。我从1968年下乡插队,直到1978年离开,整整十年。下去的头一两年,我还不死心,带了一些数学书看,但是两年过去,发现在农村自学数学基本不可能,因为数学不懂的话就是不懂,既没有地方请教,也没有人指导,碰到一个坎就过不去了。所以自学了一两年后,我就彻底放弃了原来对数理化的爱好,逐渐调整为只读文科书籍了。但那时读书基本不抱什么功利目的。我家庭出身不好,父亲曾是国民党的军人,虽然到了70年代左右,大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但是像我这样出身的人,绝不可能去上大学,我也不再做上大学的梦了。像我这种出身的人,不能进大学,也不能当工人,更不可能当兵,这些离开农村的道路都行不通。很多人告诉我,你就一辈子死心踏地当农民吧。但是我比较喜欢读书,因为一天到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单调无聊,很苦闷,所以总想弄点书来读读。那时不像现在,你想读什么书就能读到什么书,那时农村连报纸都没有,所以你不可能制定什么计划,只能偶然弄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书实在是太少了,有时只能翻来覆去地看同一本书。在农村的十年时间,我读的书少得可怜,但是也有个好处,凡是读过的书,基本上都读熟了。我记得读过曾国藩编的《经史百家杂钞》,一本太平天国的史料集,还读过苏联科学院编的《欧洲哲学史》,还有一本《气象学教程》。有一次接连几个月没能借到书,只有这本书,所以我就看了几个月的《气象学教程》,现在还记得一些观云识天气的谚语,比如“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之类(大笑)。
  那时我既不可能有自己研究的方向,也不可能有什么系统的学习计划,反正到手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前五六年,就这样杂乱无章地读了一些书。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读的与古代文学相关的书籍,大致有王力的《古代汉语》,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胡云翼的《宋词选》,以及《唐诗三百首》等。我看的书特别少,所以也就看得特别细,反反复复看,凡是可以背诵的地方,基本都看到能背诵了。《孙子兵法》《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基本都能全文背出。我之所以今天从事古代文学研究,跟那个时候打下的背诵基础应该有点关系吧。套句俗话,可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当然,虽然曾经是一个想报考理工科的学生,但我原来就比较喜欢古代文学的。农闲的时候,我还无师自通地基本掌握了诗词格律,虽然写得不好,但是格律基本搞懂了。因为农闲时有的是时间,很多知青下棋打牌,玩得昏天黑地。但我一直迷恋于读书。农村十年中的后四年时间,我主要是学习英语,虽然那时学英语是有风险的,我只好偷偷摸摸看英语书。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书看了。五六年来,书的来源基本枯竭了,手头的书都看烂了,而英语书看得很慢,很经看。我从同学的亲戚那里借到一本非常厚的世界著名短篇小说选,是英文本的,感到很高兴,因为很多单词不认识,可以看很长时间了。许国璋等人编的六册《英语》课本,我曾经全文抄录过。
  如果要我跟现在的中学生谈谈经验,我想说:你生活的时代和环境,往往改变着你,命运的威力好像是令你无法抗拒的,自己看上去无能为力,但是你也不要绝望,要为时代的转变和机遇的到来做好准备。比如我当初努力学习英语,后来恢复高考,我就考上了安徽大学的英语系。虽然我没有读过中文系,但是第二年考南大的研究生,我英语考了96分,古代汉语考了98分。一是因为中学基础打得好,苏州中学的老师上课讲得非常透彻;二是我在课外自学了很多书,比如王力的《古代汉语》等。南大的古代汉语考试,不是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而是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很多题目就是我曾背诵过的古文,自然不成问题。还有一点,就是艰苦的生活是对你的磨练,也是一种机遇,它可以磨炼出坚韧的意志。我还想对中学生朋友说:第一,尽管很多学理科的同学觉得语文没什么用,但是你必须学好语文。我非常赞成复旦大学老校长苏步青的意见,他认为高考应该先考一门语文,然后看分数,如果语文不好,就不用考其它课程了。因为语文不好,就什么也学不好。语言文字是思维和表达的工具,语文不好的话,思维就不清晰,表达就不清楚。即使做数理化研究,思维不清晰、表达不清楚,肯定也是不行的。尽管语文只是一个工具,但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工作,语文都是基础工具。第二,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培养人的素质。很多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表达的是古人对生活的态度,对真、善、美的追求,表达了一种美好的人生理念。优秀的古代文学的作品,不仅给你审美的享受,更能陶冶你的情操,培养你的素质。所以抽出点时间,看看古代文学作品,也是很有意义的。
  问者:在您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很多艰辛,在那些艰苦的岁月中,哪些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精髓对你起到了支持作用?
  答者:我在农村的时候,虽然当时官方的论调是号召知识青年扎根农村一辈子。但是,你总要考虑自己的前途,难道自己的一辈子就这样度过吗?所以我总觉得生活非常单调,很苦闷。我读古代文学作品,主要是想寻求一种心灵的安慰。古代的文人,也往往遭受到时代的不公正待遇。读他们的诗歌,你会有一种似曾相识、同病相怜的感觉,看看他们是如何度过人生中艰难困苦的阶段的,也可以受到启发。另外,古人文学作品中凸现出的那种面对艰难困苦的洒脱和尊严,虽然你不可能达到他那样的思想境界,但是这样的文字依然会深深地感动你。你可以从中欣赏古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比如像陶渊明在艰难中保持自己的品格和尊严,这种精神,对后人是一种激励。我读古人作品的时候,就像孟子所说的“尚友”古人,你会觉得古人并不那么遥远,你并不孤独,古人也是和你有一样的遭遇,也有一样的想法。我特别记得李后主的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那时候我下放在江南,春寒料峭的时节,夜雨潇潇,我独自在茅屋底下打发长夜,深切感受到后主词的境界。虽然他是一个亡国之君,但是这种情感体验,却是和普通人相通的。王国维说后主“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他具有一种普泛化的同情心。从古人诗词中,你可以领悟到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那种从容淡定的心态,会令你面对没有办法改变的境况时,意志坚定,不太焦躁。十年下放,我基本能坦然面对困境,我想这和我经常读古代作品也有一定的关系。
  

[2]